1980年第9期,总第18期-海外书讯

1980-07-15 05:54
读书 1980年9期
关键词:史迪威南斯拉夫文学

《史迪威和美国的在华经验。1911—1945》(Sti1we11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1911—45),巴巴拉·W·塔奇曼著,美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

本书作者巴巴拉·塔奇曼,三十年代曾任美国军事情报局远东编辑部记者,在华期间,她目睹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东北、华北广大地区所犯下的种种暴行。她一生著述甚多,最有名的三部小说是:《齐默尔曼电报》、《八月的枪声》和《金碧辉煌的宝塔》,其中《八月的枪声》曾获普利泽文学奖,在美国风糜一时。《史迪威和美国的在华经验。1911-1945》是她近年来发表的重要著作。

这本书以较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叙述了史迪威的生平事迹,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历史侧面。作者通过史迪威在华期间的活动,概述了从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起至一九四九年新中国诞生止近四十年来的中美关系,揭示了美国政府从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到派遣马歇尔来华调停为止这段历史时期里的对华政策。

作者认为史迪威对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勤劳的人民怀有很深的敬意和友好的感情。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描述了史迪威受美国政府之命,就任中缅印战区司令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到任前所发生的种种事件,筹划缅甸战役的情况,建立美国军事设施以及在印度和中国培训作战人员的情况。她又以较多的篇幅叙述了史迪威和蒋介石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和冲突。作者认为史迪威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杰出将领,他在缅甸战役中所经历的军事活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何一个美国将领所不能比拟的。(炳)

《美国档案馆秘录:贝当,拉伐尔,戴高乐》,尼林·E·冈(Nerin E. Gun)编著,464页。

这本书资料丰富、材料新颖。作者尼林·E·冈翻阅了华盛顿档案馆中大量的密封文件,加以整理,写出此书。美国的历史学家有着优惠的条件,一般档案在三十年后,只要不危及国家安全和引起与其他友好政府的麻烦,便可供历史学家研究之用。这些文件都来自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驻法国的大使馆,是第一手的资料。

这些材料详细地反映了盟国领导人对法国的态度,揭示出一些世人不知的情况。作者引用材料证明了,美国领导人的直截了当的谈吐与他们友好的官场讲话往往相异。如,一九四二年一月,罗斯福的部长科登·赫尔给他的代表海军上将莱希下了这样的命令:“好好转告贝当和魏刚,总统是他们的挚友。他愿意重建一个全盛的法兰西……”同时他又对艾登宣布:“应该考虑占领印度支那,不必顾虑法国人对荣誉的敏感性。”有许多材料尼林·E·冈都全篇引用,如魏刚给贝当的信,一九四三年十一月里宾特洛浦给贝当的冗长的劝谏,美国驻伦敦大使、约翰·肯尼迪之父给罗斯福的信件等。这些文件几乎逐日反映了美国对维希政府的态度;也反映了法国本土解放后美国的态度。书中还写到罗斯福对戴氏是极为不满的,罗斯福的文牍表明他很难理解戴高乐。书中还有许多文件谈及被占领的法国、北非、中东和雅尔塔会议等问题。(王沪宁)

《莫理循通讯集》(The Corres-pondence of G.E.Morrison),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78年出版。

莫理循,英国人,一八六二年生于澳大利亚,一八九四年来中国旅行,写有《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An Australian in China),颇获声誉。一八九七年来北京担任《泰晤士报》记者,直到一九一二年。在这期间,他发表了不少有关中国政局的头版新闻,成了左右中国舆论界的关键人物,被称为各国驻京使节之外的“《泰晤士报》大使”。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后,为了使这位“洋大人”出入东交民巷方便,清政府专门为他修筑了一条大道,西方人称为“莫理循大街”,就是现在的王府井。辛亥革命后,他还充当过中国政府的顾问,直到一九二○年死于英国。

这本书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所远东史室高级研究员罗惠民编辑的。共两卷,第一卷选载从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一二年八月间莫理循的来往信件,第二卷选载从一九一二年九月到一九二○年五月的信件。书前有费子智(C.P.Fi-tzgerald)的评介文章,以及编者前言。从这些材料来看,莫理循生前的档案不少已经失佚,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在书中仍然可以找到许多有用的第一手材料。如在日俄战争期间,莫里循曾一再在《泰晤士报》上揭露俄国向清政府提出的秘密条款,这是他从李鸿章的私人秘书、美国人毕德格(W.N.Pethich)那儿得到的机要情报。书中收集莫理循和袁世凯的机要英文秘书蔡廷干来往书信三十多封,很能说明一些迄今还不太了解的历史真相。例如,民国以来第一个新闻检查条例,原来是莫理循帮助制订的。他曾勾结上海公共租界探长驱逐反袁的革命党人。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丑剧中,他曾劝说袁世凯选择时机,最好是先加入协约国参战,等等。

总之,莫理循通讯集是一本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者说来很有用的书。(夏良才)

《二十世纪的南斯拉夫》(Twenti-eth-Century Yugos1avia),弗莱德·辛格尔登著,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360页。

本书作者弗莱德·辛格尔登现任英国布拉德福大学南斯拉夫研究生院院长,他曾长期生活在南斯拉夫,对南斯拉夫的历史和文化都比较熟悉。作者利用他多年来积累的资料概括地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南斯拉夫的历史状况,又以较多的篇幅分章介绍了南斯拉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情况。紧接着,作者又以大量事实为依据,详细论述了一九四八年以后,南斯拉夫人民在铁托同志领导下,通过多种方式来探索和试验适合于南斯拉夫具体条件的社会主义模式,逐步建立起富有独创性的工人自治制度,并在实际斗争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终于形成了今天南斯拉夫的市场社会主义体系。

这本书的重点显然是阐述南斯拉夫的历史以及当前的经济制度和管理体系,但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又分别介绍了南斯拉夫的政治活动,错综复杂的民族纠纷和宗教问题以及范围相当广泛的社会生活。

作者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这本书对我们了解南斯拉夫的历史和现状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炳)

《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Encyclopeadia of World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总编:沃尔夫特·B·弗莱希曼,美国弗莱德里克·乌恩格尔出版公司出版。

这本文学百科全书共计三卷,共收录词目一千二百条,约有半数词目选自德国黑尔德主编的《二十世纪世界文学辞典》,但对每条词目都根据最新资料作了更正和补充。

本书总编沃尔夫特·弗莱希曼现任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是美国文学界颇有名望的文学评论家,对比较文学有研究。其他撰稿人也大多是某一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如聘请杰尔曼·布利负责撰写有关法国文学的词目;里昂·埃德尔撰写“心理学与文学”的词目;布鲁斯·莫里塞撰写有关“电影与文学”的词目;里尼·维尔克负责选辑文学评论著作并对各家之说作了分析和比较。

本书自出版以来,引起了美国文学界和辞书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和重视。美国几家很有影响的图书评论杂志纷纷发表述评文章,认为它是目前英语国家中收录最全面,注释最准确的大型文学工具书。

综合起来,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传记和书目词条包括各国重要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散文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二、对各国文学界不太知名但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评介。

三、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国重要的和比较次要的文学流派和创作风格。

四、简要分析了现代文学与心理学、伦理学、神学及各种社会势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大量引用了国际上著名文学评论家关于有影响作家的语录。

六、书后附有非英语国家出版的主要文学作品的英文译名,便于使用者参考,查找。

七、在各卷中出现的重要作家都有色彩鲜明的插图。

本书对文学研究工作者和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是较有价值的参考工具书。(炳)

《小拉罗斯绘画词典》(Petit Lar-ousse de la Peinture),卢佛尔宫博物馆绘画馆总管米歇尔·拉格洛特(Miche1 Laclotte)主编,拉罗斯出版社出版,1072页。

拉罗斯出版社曾出版过一部绘画词典,名为《拉罗斯名画家词典》(Larousse des grands pein-tres),共有五百五十二个条目。这次又出版了内容广泛的二卷本词典,囊括世界名画家,共有九千个条目。目前出版了第一卷。编撰负责人米歇尔·拉格洛特是一位在卢佛尔博物馆中颇有业绩的名人,另一位负责人是J.P.居赞(J.P.Cu-zin)。所有的条目都有专家署名,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词典对名画家们的生平及作品做了介绍;最早可溯及旧时期时代的非洲和大洋洲的原始艺术;对于与绘画平行的艺术(版画、壁毯、彩绘玻璃、装饰、胶饰、广告、漫画、连环画等)、技术、科学检验的方法和修复方法也留有相当的篇幅。词典还写进了水彩画、雕刻、透明涂料、水胶颜料画、壁画等条目。全世界的艺术评论家、伟大的收藏家、艺术保护人、艺术杂志、画商、画廊和博物馆应有尽有;并对各个画派、各种倾向和与各种文明(如拜占庭、伊斯兰教等)有关的流派、地方画派、各种运动(野兽派、印象派、立方派等)作了介绍。词典还配有九百幅彩色插图。

海外书讯

炳焮/王沪宁/夏良才

猜你喜欢
史迪威南斯拉夫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浅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南斯拉夫农业发展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从南斯拉夫到地心说
关于史迪威及其史迪威公路
文学小说
制造出来的“史迪威神话”
文学
抗战时期史迪威对国共两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