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第8期,总第17期-海外书讯

1980-07-15 05:54
读书 1980年8期
关键词:斯托

《十八世纪秘密外交史》,马克思著,石堂清伦译,日本三一书房1979年7月出版,150页。

这是马克思计划撰写的十八世纪英俄外交内幕的巨著的导言,是研究沙俄政治历史,揭露其对外扩张,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的重要文献。我国研究者早已注意到本书,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现在日本出版日译本,可见日本研究者也很关注沙俄的侵略史。

日文版译者为本书写了长达一万字的“序”,介绍书的内容、历史背景以及这一重要文献的遭遇等。译者说,马克思的这一论著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中遭遇最不幸的论著”,因为自1899年出版单行本后,此著既未再版,也未收进马恩全集或选集中,一直受到冷遇。译者认为,斯大林在“强烈的偏见影响下”,曾指名批评过恩格斯的《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一文,认为是一篇错误的文章,同样也不饶恕马克思这篇著作中的观点。译者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供参考。

译者石堂清伦(1904-)为日共早期党员,曾任《赤旗报》编委等职,后于1961年因批评日共党内的官僚主义而被除名。

(益民)

《周恩来选集》(共两卷),森下修一编译,中国经济研究所1978年出版。

本《选集》收入建国以来凡以周恩来名字发表的政治报告、讲话、声明、贺电、书信等,共一千○三十三篇,二百万字,2497页。

《选集》按内容汇编,分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收入建国前后的讲话、贺电等二十八篇;第二部分是“台湾问题与朝鲜问题”,共二十六篇;第三部分是“访问亚洲和欧洲”(1954年),共一百○八篇;第四部分是“访问亚、非、欧十四国”(1963—1964年),共五十篇;第五部分是“中日关系问题”,共五十三篇;第六部分是“政治报告和外事报告”,共十五篇;第七部分收入其他外事工作中的贺电、讲话、联合声明等,共六百五十三篇;第八部分是“中国对内对外政策问题”,共一百十篇;第九部分是编者写的“周恩来略传”,评述周恩来同志光辉的一生,最后以邓小平同志在追悼大会上的悼词全文结束这篇“略传”。

编者在“序言”中说,周恩来的言论“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志和意向,其一言一句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了解现代中国的“最重要且最珍贵的文献”。

本书编者森下修一是中国问题专家,现任中国经济新闻社主干。

(益民)

《东京问题》,小宫昌平等著,日本大月书店1979年出版,262页。

本书包括七篇文章,从各个方面论述东京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核心机构高度集中是最突出的问题。从全国六十二个城市的统计上看,行政机构的43.6%、企业核心机构的44.2%、科教文组织的39.9%都集中在东京。著者认为,核心机构的高度集中是现代国家资本主义的通病。

东京人口已达一千一百十六万,白天的人口增加到一千三百三十六万(1975年统计),这就说明从周围各县远距离上班的人口达二百万,交通十分拥挤,其中市中心三个区,即千代田、中区和港区情况更为严重。目前凭定期车票(包括铁路、汽车、电车等)上班的人口达七百六十五万。人口密度也是相当大,千代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十八万八千人,中央区十七万八千人,仅次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二十二万二千人)。

近二十年来,东京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地皮价格暴涨,昂贵惊人。1972年三菱地所从日本广播电台购得千代田区一块地皮,价格高达每平方米一千一百万日元(约合人民币七千六百元)。少数财团和资本家垄断地皮,牟取暴利。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牺牲郊区农业,占用农地过多,农民减少了一半。目前东京都蔬菜自给率只达10.8%,牛奶自给率达8.6%,鸡蛋自给率达4.3%,肉类自给率达5.5%。

东京的物价之高是全世界有名的。1974年,由于能源危机的冲击,物价比1973年增长22.7%,市民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书中还介绍了公害问题、社会福利问题、供水问题等,有一定参考价值。(益民)

《世界的军费开支与日本防卫预算》,福岛康人著,日本教育社1979年出版,187页。

此书是日本教育社编刊的丛书“时事问题解说”的第268卷。这部丛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文字简练,内容通俗易懂,是为广大的一般读者编写的普及读物。

本卷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资料部分,列举很多较新的统计数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军费开支情况,重点介绍了苏美两霸的情况。

1976年全世界军费开支总额达三千八百零四亿美元,比1967年增加了六百亿美元。军费开支占全世界各国国民总产值的6%。

1978年苏联军费开支估计达一千三百三十亿美元,名列第一,美国军费开支达一千一百三十亿美元,占第二位。苏美两霸的军费开支占全世界军费总额的三分之二。著者认为,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多是谎报,不可信。1978年苏联公布的军费是二百三十亿美元,只达美国的五分之一。著者对此作了分析,并援引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等机构的估计数字(一千三百三十亿美元),不受苏联官方宣传的欺骗。

由于苏美争霸中东,那里的几个国家不得安宁,军费开支在国民总产值中所占比率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根据1977年的统计,以色列军费开支在国民总产值中所占比率最高,达29.9%;埃及第二位,达22.8%;叙利亚第三位,达16.4%;约旦、沙特阿拉伯分别占第四位、第五位;苏联占第六位,占国民总产值的11%至13%;日本占第六十四位,只占0.9%。就每人平均的军费而论,也是以色列最多(一千一百七十六美元),沙特阿拉伯次之(一千○五美元),苏联是五百○八美元,美国是四百八十美元,日本只有五十四美元。

本书著者福岛康人主要研究国防经济理论,著有《决定战略的经营科学》等书,现任日本防卫研修所教官。(益民)

《失业:一部失业者的口述史》(NotWorking:AnOralHistoryoftheUnemployed),哈瑞·毛瑞尔著,美国霍特·里恩哈特和温斯顿出版社1979年版,12.95美元。

美国由于经济衰退而使近些年来社会上失业率递增。前《民族》杂志社编辑毛瑞尔对此情况作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他旅行了一万二千英里,访问了几百名各行各业的失业者,把他们的口述记录下来编写成为此书。

这些失业者坦率地道出他们的惊恐不安、痛苦和期望,不少人承认自己在靠非法手段维持生计。其中也有少数经济上压力不大的人认为失业反倒使自己摆脱了单调的工作,可以趁机重新估量一番自己的事业,筹划今后的远大目标。大多数人感到内心受到创伤,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怨气冲天,有的也因此而招致家庭破裂。另有一些人沉重地感到孤独,厌烦无趣,心情沮丧,濒临自杀的边缘。

作者对一些雇主所采取的那种解雇职工的无情作法表示愤慨,另外他也对社会上竟容忍出现相当高的失业率的现象,以及政府对失业者没有给予足够的救济和保护流露出不满情绪。他提醒公众注意这种被迫失业而闲散无所事事的现象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后果,失业者毕竟是人民,而不仅仅是个统计数字。

(梅)

《俄罗斯艺术和美国金钱,1900-1940年》(RussianArtandAme-ricanMoney,1900—1940),罗勃特·C·威廉斯著,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17.50美元。

作者是美国一位苏联史学专家,喜欢搜寻一些散失在美国境内的俄罗斯艺术珍品的情况。他在调查1904年帝俄运到美国圣·路易斯去展览的一批油画的下落时,无意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帝俄和革命后的苏联都曾向国外大规模推销俄罗斯艺术品。在1900—1940年间,俄国人为了在西方赢得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曾把他们的艺术品作为珍贵商品大批出口。

根据作者的调查,美国在这方面起积极作用的人物是安德鲁·梅隆,他曾购买了一批修道院的艺术珍品,另一位是大富豪阿曼德·汉迈尔,他在罗曼诺夫家族的收藏品上所下的投资,为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供了资金。

作者为写此书而深入到下层社会,接触到不少艺术贩子、掮客和画家,他发现他们早在“缓和”这个名词还没流行时,就已经给它下了定义,帮了不少大忙,作者由此而揭露了苏美外交关系中的一个隐藏面。(梅)

《蒙代尔:一位美国政治家的肖像》(Monda1e:PortraitofanAmericanPolitician),芬莱·刘易斯著,美国哈泼与罗出版社1979年版,10.95美元。

这是介绍美国现任副总统生平的传记。

作者认为瓦特·蒙代尔是一位正直而精明能干的人,具有一种讨人喜欢的幽默感和谦让作风。由于蒙代尔的父亲是位牧师,作者发现他常在他父亲那套严格的道德准则和那种政治上需要的权术之间产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而这种分叉现象,他的良师益友休伯特·汉佛莱特参议员倒比他更容易处理得协调一些。

蒙代尔由于青年时代家境贫寒,因而比较维护低层社会人民的利益,尤其是儿童的权利,为此赢得人们的尊敬。他也主张取消学校里的种族隔离制度,并支持移民的工人的权利,但是作者认为蒙代尔为人小心谨慎,以致不轻易打一场不能获胜的仗,例如他在1974年总统竞选中就曾中途退出。

美国《出版商周刊》评论员认为书中党派观念并不过分,可以帮助蒙代尔参加竞选最高职位,“但是人们读完这本证实蒙代尔具有非凡能力的书,仍然怀疑蒙代尔就象汉佛莱特那样,胸中是否有股‘热情来承担总统职责。”(梅)

《里奥波德·斯托柯斯基》(Leopo-ldStokowski),亚勃拉姆·嘉曾斯(AbramChasins)著,霍桑书店(HawthornBooks)出版,14.95美元。

美国作曲家、钢琴家亚勃拉姆·嘉曾斯最近出版了他为当代著名交响乐队指挥家里奥波德·斯托柯斯基所写的传记。作者和这位指挥家有五十多年相谐无间的友谊,因此可以说这本传记写来是相当详实的。这二人相识于1926年,当时嘉曾斯初入音乐界,到费城的寇蒂斯音乐学院担任教职,和斯托柯斯基同事。

斯托柯斯基的指挥有他独特的风格,美国的音乐批评家称之为“斯托柯斯基化的”。当斯托柯斯基专任辛辛纳底交响乐队指挥三年时,一位克利夫兰音乐批评家写道,斯托柯斯基“使贝多芬在耳里听来象在跳舞,勃拉姆斯成为一个步履拖曳的病态的感伤主义者,把斯特劳斯煅烧成有更多相互冲突和斗争的色彩;只要一拿起指挥棒,他便把那些大师们的作品,变成‘斯托柯斯基化了的……”但另一面,在斯托柯斯基指挥交响乐队六十八年的后五十年中,他也给听众演出了多少清晰动人的乐曲,不仅在音乐会上,而且在唱片上。

在美国的音乐界里,斯托柯斯基是股巨大的力量。举世闻名的费城交响乐队创建之初颇有生气,不久便走了下坡路,但一经斯托柯斯基的整顿,这个乐队就成为光芒四射的艺术瑰宝了。他之能达到这个境界,在于他给交响乐队树立了一个新的标准,从原来懒洋洋的和一无教养的音乐队变成世界第一流的交响乐队。他对灌制唱片、无线电广播和电影配乐,都比他的同行早为注意,认真对待。影片《狂想曲》六十年代重行问世,成为影响极广的音乐片。他不断重新估价交响乐队的技巧问题,认为音乐并没有在十九世纪末与时俱逝,音乐将永远存在。

传记没法解决斯托柯斯基生平经历中的一些难解的问题。他的出生证书上写的是1882年4月18日,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爱尔兰人,出生地则是伦敦上曼雷明街十三号。但1950年斯托柯斯基亲笔写的致一些编辑的信里,却说他于1887年生于波兰克拉科。1905年,他移居美国,在纽约圣·巴塞罗缪教堂担任演奏大风琴和唱诗班指挥。他口音带着浓重的斯拉夫腔,因此,嘉曾斯说斯托柯斯基的日常说话是“结结巴巴的英语”。

(容)

《我的无数岁月》(MyManyYears)阿瑟·鲁赛斯坦著,美国克诺弗出版社1979年版,16.95美元。

阿瑟·鲁宾斯坦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钢琴大师,现年已九十三岁,被西方誉为“钢琴王子”。他曾写过一部自传《我的年轻时代》,这部《我的无数岁月》是它的续集。

书中回忆了他在过去六十二年当中环游世界各国举行音乐演奏会的情况,包括他和一些贪婪的经理所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他同许多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富翁和皇族成员建立的友谊,他和一些女歌唱家及漂亮的女郎所发生的狂热的恋情等等。鲁宾斯坦瞧不起小提琴家海菲兹、钢琴家霍洛威兹和一些其他演奏能手,他认为他们只是才华横溢、技术娴熟的匠才,而对音乐理解得不够深刻。

鲁宾斯坦在近几十年赢得了许多荣誉,财富也巨增,他在好莱坞、巴黎、纽约和西班牙等处均曾有过华丽的住所。他由于越来越对自己的犹太血统敏感而热衷于支持以色列的事业。

书中详尽叙述他每次巡回演出的细节,使读者会感到沉闷,但也不乏一些趣闻轶事,诸如有关托斯卡尼尼、库塞威兹基或比契姆等音乐家的故事都前所未闻,又如拉赫马尼诺夫和斯特拉文斯基曾因口角而友好关系破裂,而后又怎样得到了弥合。

此书对了解本世纪西方音坛的情况颇有参考价值。(梅)

《魔鬼的抉择》(TheDevilsAlter-native),弗雷德里克·福赛斯著,美国维京出版社1979年版,12.95美元。

前英国路透社记者弗·福赛斯在近十几年里写过三部惊险小说,一部是描写暗杀戴高乐未遂的《豺狼的日子》,一部是追捕一名改名换姓的德国纳粹分子的《奥德赛档案》,另一部是西方雇佣军颠覆一个非洲国家政府的《战争之狗》。三书均在西方轰动一时,甚为畅销。《豺狼的日子》曾被改编成电影。

前些年,福赛斯曾说不打算再写小说,但去年年底却又出人意外地发表了一部结合当前西方主要恐惧因素的小说《魔鬼的抉择》。此书出版后不久即被列入畅销书目。

故事内容是苏联面临一场严重的农业歉收,即将导致大的饥荒,美国和英国政府得悉此事,又决定搞象限制战略武器会谈那样的把戏,可以提供给苏联所需要的一切,条件比苏联愿意允诺的条件优越得多。一艘西方运载石油的巨型油轮初次航行,就在公海上被乌克兰恐怖分子劫持,船上人员全部被扣押作为人质;他们要求以人质交换他们的两名由于劫持飞机未遂而被关押在西德监狱里的成员。不久,苏联克格勃的头子又被人刺杀,但是他在政治局里的敌人由于内部权力斗争而想把此事掩盖起来。一名英国情报人员返回莫斯科,在他的一位以前相好的俄国姘头协助下,开始渗透内部以取得机密情报……

美国《出版商周刊》在介绍此书时说,“书中充满巧合的事物,讽喻之处也颇多,但是关键在于你读福赛斯这部新作时,会被那种扑朔迷离的曲折情节所吸引住,即使有的地方写得杀气腾腾,你仍然能从中获得不少乐趣。”

(梅)

海外书讯

益民/梅/容

猜你喜欢
斯托
写给天堂爱人的情歌
“刀锋战士”被加刑至13年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