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接到一些青年关于入团问题的来信。他们热情地告诉我们,几年来,由于党团组织的教育帮助,和在实际斗争中的锻炼,使他们政治觉悟不断地提高,因而迫切地要求加入共青团。但同时,他们也向我们诉说,在他们争取入团的过程中,有时得不到团组织经常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努力,因而影响了他们前进的信心。
有些团干部对青年入团的要求不够关心,当那些要求入团的青年们抱着热烈的希望来找他们时,他们并不是热情欢迎并给以具体的帮助,而是以冷漠的态度来对待。北京一位读者来信说:“我在去年暑假到工厂当徒工,到厂后,就决心要在劳动的熔炉中锻炼自己,争取早日加入共青团。可是递交入团申请书已经有半年多了,团组织没有过问我的入团问题,团员也不找我谈心,使我很苦恼,不知如何努力才好。”四川射洪县一位读者也来信说:“我向团组织递过四次入团申请书,也主动要求团干部和团员帮助,但他们总是简单地对我说:‘没什么。使我很失望。”河南信阳一位读者来信反映,他申请入团已经一年多了,团组织未曾找他谈过一次话。他问道:一个积极要求入团的青年得不到团组织的关怀和帮助,这难道不是挫伤了青年的政治积极性吗?
有些团组织由于工作制度不健全,或者团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致使有些青年的入团材料遗失。杭州一位读者来信说:“我在中学读书时,团支部已发给我入团志愿书,当时由于对我的家庭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支部大会来不及讨论。现在我已进入大学了,原单位团组织不但没有帮我搞清家庭问题,还把我的志愿书遗失了。”另一位读者来信说:“我是一个刚跨出校门不久的青年教师。去年毕业前,支部大会通过了我入团。因离校在即,团总支未能审批。支部组织委员告诉我:到工作岗位后等候通知。我到工作岗位后,看到材料迟迟未到,便先后两次写信询问,答复是:材料已随档案转走。奇怪的是,我的档案袋里连一份有关入团的材料也没有。现在我在工作岗位重新申请入团,支部大会已讨论通过,就因为原单位材料未到,团委为了审慎起见,暂未批示,并已去函询问,至今两月有余,未见答复。随后,团总支又委托一位同志到我母校了解,想不到母校团总支书记竟推托说不知此事,材料也无从查起。但据我原班支部书记(也是我入团介绍人)说,我的材料是支部组织委员按照团总支书记的意见亲自交给总支组织委员的,怎么能说不知道。作为团总支书记,难道对青年的政治生命可以如此漠视吗?”
还有一种情况,团支部大会已讨论通过了青年的入团申请,而上级团委却无故拖延不批。福建龙溪一位青年教师来信说:“当我还是少先队员时,我就有入团的愿望。从第一次申请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七年中我先后申请过四次。第三次申请才被团支部讨论通过,可是送到团县委审批,拖了一年,以后也就不了了之。第四次申请是参加工作以后,也被团支部讨论通过了,但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上级团委还迟迟未批。最近我常常想,从十四岁开始申请入团到现在二十岁了,七年的时间过得很快,如果再拖几年,恐怕都要超龄了。”
此外,还有些团组织对支部大会讨论未被通过的青年采取不管的态度,这也是不对的。
读者来信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当然是局部现象,但应当引起各级团组织的注意。应当看到,青年同志们积极申请入团,这是他们政治热情高涨的表现。团组织对青年的进步要求应给予真挚的关怀和具体的帮助,妥善保存他们的有关入团材料,对支部大会已经通过的青年要及时审批。团干部和共青团员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青年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呼声,从多方面了解他们的要求;注意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培养新生力量,有计划地吸收那些具备了入团条件的青年积极分子入团。对那些迫切要求入团,但目前还未具备入团条件的青年,也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觉悟,鼓励他们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入团。只有这样,才能使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