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写到,当曹操得知曹仁在新野吃了刘备和诸葛亮的败仗后,心中大怒,立即催动三军,漫山塞野而来,要和刘备决战。刘备兵少,敌不住曹操的大军,部将和家属都被冲散了。正在这危急之际,忽又听人说,赵子龙一个人往西北,反投曹操去了。张飞对刘备说;子龙是看到咱们目下势穷力尽,为了图取富贵,投降曹操去了。刘备说,不然,子龙是自己的患难故交,心如铁石,决非富贵所能动摇,此去必有事故;并劝张飞“休要错疑了”。张飞哪里肯听,说: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
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说,张飞太主观性急了吧,何以见得赵云就是投降曹操去了呢?是的,张飞弄错了,原来赵云并非投降曹操,而是冒死投身虎穴,去抢救被冲散了的阿斗和甘、糜二夫人。后来,幸亏张飞了解到实情,才消除了误会。
这个故事对我们颇有启发。它说明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这里,张飞之所以发生误会,就因为他只根据当时的片断的现象,断定赵云投降曹操去了,而不如刘备那样,能从历史上——患难之交,本质上——心如铁石,即从整体上来看赵云,因而就不免要作出错误的判断了。所以,同样的一个现象,它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有的人能看对,有的人就看不对,即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从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任何事物的现象,都反映着它的本质,而任何本质都表现为一定的现象。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现象进到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便说,有时通过书本或别人的介绍,在我们是先得到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理性的认识,但在别人或古人那里,也是经过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的。
我们对周围同志的认识,也是通过他的工作、学习、生活作风等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而加以评价的。比如,我们说某人工作积极,任劳任怨,某人工作消极,马虎疲塌;某人忠诚、勇敢、勤奋、大公无私,某人虚伪、怯懦、懒散、自私自利……等等。这些看法或评价,是由于他们的实际表现,在我们脑子里所产生的感觉和印象,经过多次的反复,而后形成的种种概念。这些概念反映了他们的基本品质。如果对他们过去并无接触,由别的同志介绍他们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那么也要充分了解,得出这些看法的事实根据,来加以检验。检验结果,或印证原来看法的正确,或修正、否定原来的看法,而换成另一种看法。总之,要使我们的主观认识符合于客观实际,都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要对一个人作出确当的评价是不容易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同志,大家对某个同志的评价,往往不尽一致,有时甚至分歧很大。如象有的团支部在讨论某一青年的入团问题时,有的同志认为他表现很好,可以入团;有的则认为他尚不成熟,需要再考验一个时期;甚至有的认为他缺点很多,根本没有入团的可能。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全部思想行为的内在联系,即他的基本品质是不可能一下子认识清楚的。人们观察到他的种种表现,纷繁复杂,有的是真象,有的是假象,有的发生在现在,有的发生在过去,而每一现象都只是表现着本质的某个侧面,如有反映政治品质的,有反映工作作风的,有反映生活习惯的,等等。对这些多方面的复杂的现象,周围的同志不可能都同样了解得很清楚。因此,大家在作判断时免不了发生分歧。即使大家对某一同志的情况了解得大致相同,但由于大家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判断。若是同一现象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人们就更可能得出不同的看法。如王同志用功读书,由于他觉悟较高而被人称赞为学习目的正确,上进心强。而李同志也在用功读书,但由于他觉悟较差,则可能被人批评为学习动机不纯,追求个人名利。再如,同一现象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人们对他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是,尽管有这样的不同的看法,只要我们对一个人的情况,通过深入了解和互相讨论,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具体的分析,还是可以对他的基本品质作出比较正确的一致的评价的。
什么叫做具体分析呢?真理是具体的,也是全面的,因此,所谓具体分析,就是要作全面的分析,即分析事物的矛盾特殊性: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现象和本质;分析它是偶然的还是一贯的,是个别的还是一般的,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等等。经过这种全面分析后,就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为现象所迷惑,发生偏差。这样,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判断,也就比较正确或大体上接近于实际。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所以,学会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对我们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日常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时候,对具体问题不进行具体分析或不善于作具体分析,那就要发生这种或那种简单片面和不够实事求是的情况。
一种情况是:不从原则上、本质上看问题,就事论事,舍本逐末。比如,有的青年在婚姻恋爱上,喜新厌旧,不负责任,已经有了爱人、孩子,还和别人搞不正当的“恋爱”。对于这种缺乏共产主义道德的品质问题,有人认为只是“生活小节”,何必“干涉”呢?这就是没有把他的错误提到应有的原则高度,进行严肃的批评。这样对他就不会有真正的帮助,而只能助长他犯下更大的错误。当然,对于这种错误,也要作具体分析: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批评时,还要很好地掌握分寸,做到恰如其分。
一种情况是:看到一点现象,随意联系到某种本质问题,以印象代事实,以感想代原则,乱套名词,“张冠李戴”。例如,看到有人有几个交往甚密的知心朋友,便被认为是搞“小圈子”;而没有看到,只要是有原则的、能开展批评与互相帮助的知心朋友,不但不应反对,而且应该提倡。又如看到有人读书用功,肯钻研业务,便都认为是想成名成家,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而没有认识到,钻研业务和成名成家中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且,即使是成名成家,也要看是只为个人利益而成名成家,还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表现出来的雄心壮志。诸如此类的情况,多半由于缺乏具体的分析和审慎的态度,只凭印象、感觉看问题,或者是混淆了是非的界限,或者是把婴儿连同脏水一块泼掉了。显然,这样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本质。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看到同志有些错误缺点的时候,便以部分当整体,支流当主流,加以全盘否定,认为一无是处。比如,有些人思想作风上有些毛病,但并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有些人在工作上有过偶然的过失,等等。这些缺点错误当然都是不好的,应该提出批评,帮助他克服,但是就他的整体来说,缺点错误毕竟还是居于次要的地位,而不应该把非本质的、支流的东西,当成本质的、主流的东西。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没有缺点错误的。在他身上,有成绩,也有错误;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长处,也有短处,不能因为他有某些不好的方面,就否定他在主要的基本的方面是好的。因此,我们应该有“两点论”,即以辩证的观点,全面地看人,而不要“一点论”,即以形而上学的观点看人,认为好即绝对好,坏则绝对坏。古语说:“西施有所恶,而不失其为美者,美多也。”这也可以说明,虽然我们同志的身上有一些错误缺点,但还是“瑕不掩瑜”,不失为一个好同志。
再有一种是:看到一部分缺点问题后,便作不恰当的提高和推论,认为提的越高就越深刻,越能找到本质的问题。比如,有些人爱吃好的、爱打扮、爱看一些描写爱情的小说……这些多属于生活细节,只要不影响工作和思想进步,一般都不必去过多指责。但是有些同志在批评中,往往把它提高到“原则的高度”,甚至推论说,在这些方面尚且表现不好,将来在重大的问题上,也一定要犯错误,等等。这种任意的提高,简单机械的推论,不顾其它条件,就超越了事物本身的界限、质的规定性,而变成另一种性质的事物了。比如,生活习惯问题会变成思想问题,思想问题会变成立场问题、政治问题,等等。唯物辩证法不允许这种主观随意地乱套和简单机械地推论。对同志的评价,尤其要慎重,决不可以根据一点可能性,便无穷地推论下去,因为这种推论是不切实际的,是把某种可能性当成了现实的东西,是不科学的。
最后一种是:为假象所迷惑,把正确的当成错误的,或相反把错误的当成正确的,而作不恰当的批评。
那么,我们在帮助同志,对他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时,怎样才能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呢?简单地说来,就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严格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全面的分析方法;而力求避免主观随意性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去掉那种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方法。同志身上的缺点毛病,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不能随意地加几分或减几分,或是作孤立的观察,机械的推论。我们理想对他真正有所帮助,就要对他抱负责的态度,多和他接触,题过谈心、交心,对他各方面的表现,有较多的了解,而不是以感想代事实,批评时信口开河,缺乏根据。但是,我们和他接触中所了解到的事实,还只是事物的片面的和表面的外部联系,要进一步地找到他的思想实质,还必须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大量的现象中,抓主流,抓本质特征的东西;而不是把所有的材料都等同起来,平均看待,分不清主次,或把非本质的东西当成本质的东西。要善于区分事物的真象和假象,而不要让一些假象掩盖住事物的本质。要把材料联结起来,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作历史的、多方面的考察;不要只孤立地看到同志的某些方面的表现,而不看整体。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找出其内在联系,思想规律,而不只停留在外部的印象上。毛主席说:“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这样也就可以避免任意的推论和提高,作出主观主义的判断。
但是,当我们对某个同志的错误行为,还不能很好地分清问题性质的时候,为着慎重起见,就还要设想有几种可能性。比如说,某个同志生活作风上有毛病,经过我们了解和分析后,有可能只是“生活细节”,但也有可能是原则性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再观察和调查,再分析判断:并且把各种可能性作比较,看看那种可能性更接近实际,然后作出较为准确的结论来。
还须看到,事物是不断地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因而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发展的,从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有缺点错误的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好;而品德修养好的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坏。因此,把人看成是一成不变是不对的。当着某个同志思想起了变化的时候,我们就又需要继续了解和分析,并且不断地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检验、补充或是修改我们原来的认识。毛主席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我们要想真正对周围同志有所了解和帮助,就要很好地记住毛主席的这些重要的教导。
我们对周围同志的思想情况要想作本质的科学的分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更加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切实地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办事。同时,又要加强学习各种社会知识、科学知识,才能对复杂的客观事物,有比较正确的了解。
在批评和帮助同志克服缺点时,要有满腔热情,与人为善的态度;要依靠党、团组织和通过大家的共同商议研究,集思广益,把问题搞清弄准;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对方当时的情绪,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考虑到他的接受程度,而采取恰当的方法。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现象找本质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不能说我们的认识判断就一定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在批评时,要留有余地,不可说得过于绝对。另一方面,即使我们的批评意见是正确的,但对方接受起来,还要有一个过程,往往不能一说就通。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的缺点错误的性质,也不是很容易就认识清楚了的,也需要经过自我反省和认识的过程。这就要善于等待,不可操之过急。在这里,只有把原则上的坚定性和明确性,同批评方法上的灵活性和耐心说服教育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才有助于同志们对问题的深入了解,促使其自觉地克服缺点错误,力求进步;并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我们说,在批评同志的时候,要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分析,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难免会有不恰当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被批评的同志来说,也应该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尽量吸取同志们正确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不必去斤斤计较批评者的态度。至于在批评中有些偏差,诸如误解错疑之类,只要通过平心静气地解释说明,特别是自己今后的实际行动表现,总是会得以消除的。可以确信,在我们同志之间,只要不断加深了解,彼此关系日益亲切,就能更充分地看到各方面的表现,进而认识到各个同志的基本品质,这样就能更好地互相学习优点长处,更中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达到互相砥励,共同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