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集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指出我国人民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地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党中央的这个指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定了正确的方针,为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这是毛泽东同志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贯的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
国民经济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财政、金融和文化科学教育等等部门。怎么样认识这些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业和农业两大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把整个国民经济带动起来,使之迅速地和顺利地向前发展,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毛泽东同志一贯地强调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特别重要的地位。
早在一九三四年,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瑞金召集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就曾经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项目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给问题。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
一九四五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发展过程。”“农民——这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且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
一九四八年,毛泽东同志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地指明了农业的重要性。他说:“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就给发展工业生产,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奠定了基础”。
全国解放以后,毛泽东同志不断地论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一九五七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更尖锐地指出:“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一九五九年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全面地总结了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九年我国整个经济工作的经验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从毛泽东同志的历次指示中,可以看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别重要地位,在于:
第一,农业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吃和穿的两大问题,如粮食、衣服、食油、食糖等日用品的原料的供给者。不论是办工业、办交通、办商业、办文化教育、办科学研究、办基本建设、办任何一项事业,首先都要解决这些事业的职工所必需的粮食和其他生活
第二,农民是工人的前身。只有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办工业,办交通、办商业、办文化教育、办科学研究、办基本建设提供必要的劳动力。
第三,在农业这个最主要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中,有五亿多农民从事生产劳动,这是我国最广阔的国内市场,是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科学教
育事业服务的主要对象。我们办工业、办交通、办商业、办文化科学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很明显,毛泽东同志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不是就农业来论农业的,他是就国民经济的全局,就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来论述农业的,他把发展农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同志丝毫没有忽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是在强调农业的重要的同时,不断地强调了工业的主导作用,注意了工业的发展。
早在一九四五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提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他说:“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一九四九年三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已经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现代性的工业经济,这是进步的,这是和古代不同的。由于这一点,中国已经有了新的阶级和新的政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他又说 :“中国的现代性工业的产值虽然还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左右,但是它却极为集中最大的和最主要的资本是集中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手里。没收这些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
一九四九年六月,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篇著名的文章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过渡时期思路线,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九五五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强调了国民经济技术改革的重要性。他说:“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大家知道,为国民经济技术改革提供机器的任务,只有工业才能承担。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必须逐步地建设一批规模大的现代化的企业以为骨干 ,没有这个骨干就不能使我国在几十年内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
从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指示中,可以看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于:
第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是现代生产工具的供给者。它可以供给农业以拖拉机和其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供给农业以化学肥料,使农业得到技术改造;它可以供给交通运输业等以机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使运轮业得到技术改造;它可以供给各种现代化的武器,使国防更加巩固。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依靠工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装备,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转移到现代技术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只有发展工业,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只有通过工业对农业的支援,把农业转到使用机器、使用化学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都从个体劳动变为集体劳动,才能更好地改变农民的小私有者心理,更好地巩固工农联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正确地把握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内部联系,把握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概括地说来,就是要在农业提供粮食和日用品原料的可能的条件下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各个部门,并且使各个部门努力为农业服务,以加速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中应当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革,逐步地采用现代化的机器生产,这就要注意安排重工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显然,执行这个方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既取得日益丰富的粮食和生活日用品,又会不断地取得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可以看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这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的根本性的方针,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明大道。
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
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这是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的具体化。
一九五八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情况:
第一,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农村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建立,是我国农业改造的重大胜利。这个胜利,为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既定方针,我国农业的改革包括两个步聚:第一步是实现社会制度方面的改革,即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是实现技术方面的改革,即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实现这两个步聚,才能完全改变我国农业的面貌,才能使农业生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现在,我国农业的集体化已经实现,这就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提到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议事日程上来。只有集中全国的力量,逐步地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才能根本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在更稳固的基础。
第二,一九五八年以来,我国工业和其他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农业在一九五八年大丰收之后, 却连续三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克服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增强了人民公社抗 灾的能力,从而大大地减轻了自然灾害的损失,农业的生产从一九六一年起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但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种情况,也更加迫切地要求大大地加强农业战线,加强全国对农业的支援。只有把农业迅速地发展起来,我国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文化科学教育事业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可以看出,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这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采取的一个重大步聚。采取这个步骤,不但不会妨碍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而恰恰是为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
就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就是要求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要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从发展农业着手,来进一步开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除了继续实行党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外,要动员和集中全党全国的力量,在物质方面、技术方面、财政方面、在组织领导方面人才方面,积极地、尽可能地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分批分期地、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根据这个要求,国家将制定实现农业技术改革的可靠的切实可行的规划,并且制定各个方面支援农业的规划;同时,将有计划地增加对农业、包括对农业技术改革服务的工业和其他事业的财政投资,并且将有计划地组织优秀的干部、优秀的技术工人到农村中去。
就各个部门来说,就是要求:不论是国家计划部门,也不论是经济工作部门,重工业部门,轻工业部门,手工业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商业部门,财政金融部门,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部门,他们制定的计划和采取的措施,都要以农业为基础,面向农村,把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放在第一位。就轻工业部门来说, 就是要制造更多的轻工业产品,供应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就重工业部门来说,就是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试验,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农业提供当地当时适用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在过去几年中,工业部门以及其他各个部门,有了很大的发展,只要它们面向农村,就能够为农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农业为基础,而向农村,这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大方向问题。任何部门的发展,如果离开了这个方向,也就是不以五亿多农民的农村作为重要市场,不积极把这个市场组织起来,为这个市场服务,那它就会阻滞自己的前途。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亿多农民,这是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无比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发挥五亿多农民的积极性,再加上集中全国的力量加强对农业的支援,我国农业的前途是远大的和无限光明的。在农业基础日益强大的情况下,我国其他各个部门的前途也是远大的和无限光明的。
正确地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
在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技术改革的进程中,工业担负着极重要的任务。加强各个部门对农业的支援,首先就是要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援。正确地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这是在当前的具体条件下,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援所必须采取的重大步骤,也是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所必须采取的重大步骤。
工业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工业的发展,要农业为它提供粮食和轻工业原料,因而工业的发展规模必须同农业能够提供的粮食和原料的可能性相适应;二,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工业要为农业服务。
关于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工业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经作过多次的论述。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对于这一个问题做了特别重要的指示。他说:“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
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大家知道,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 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工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是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在这里,毛东泽同志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提高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原则高度。
我国过去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工业在过去的发展中,为农业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机械、化肥、农药、电力、燃料、建筑材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但是,就实现农业技术改革这一个伟大历史任务的要求来说,还相差很远,不是相差几倍的问题,而是相差几十倍的问题。仅就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农业是重工业广阔的市场,农业能够容纳的重工业产品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为了更好地使工业为农业服务现在必须适应农业技术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工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具体地说,就是要按照农业技术改革的需要对有些现有企业,进行必要的调整,对有些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增加,并且积极地进行必要的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企业的新建设,同时,各个工业部门都要制定出符合农业技术改革要求的支援农业的具体规划。只有这样,我国的工业才能够越来越多地为农业提供各种适用的机械、肥料、农药、建筑材料、燃料、动力、运输工具等等生产资料和各种轻工业产品,逐步地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并且适当满足农民生活的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就能够逐步解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粮食和轻工业原料,逐步解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逐步地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实践表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这两件事情是互为条件、互相结合的。工业只有以农业为基础,更多地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也为其他部门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主导作用。而农业只有在以工业为主导的条件下,才能逐步地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彻底改变自己的面貌,为工业和国民经济提供越来越多的粮食和工业原料,容纳更大量的工业品,更好地发挥它的基础作用。把这两件事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是一次重大的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提出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方针,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毫无疑问,这个方针将变成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我国各项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光辉旗帜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能够进入一个伟大的新高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