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安市委宣传部关于组织青年参加“中国青年”上开展的“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的问题讨论的通知

1959-08-16 03:30
中国青年 1959年11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个人得失广大青年

编者按:这一期,我们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有关黄里来信中所提到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牺牲应否有条件等问题,读者对这些问题还有什么意见,仍欢迎继续提出。最近以来我们收到读者对这次“大家谈”的投稿,平均每天都在一百五十件以上,而吉林团省委,团西安市委等还发出通知,让各级团委组织青年参加这次讨论。鉴于大家欢迎这个问题讨论,本刊准备将讨论再进行两期后,才作总结。希望读者继续来稿。

向秀丽为党为人民光荣牺牲的事迹在报刊上公布后,给了全市青年以极大的震动。学习向秀丽的活动迅速地在青年中开展了起来,并且很快地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为一项最生动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活动。向秀丽那种舍己为群的英雄行为和崇高的共产主义品质,在广大青年的思想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已经成为他们英勇劳动、刻苦学习的动力,成为他们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的光辉榜样。但是,据了解,也有少部分青年在学习向秀丽时,思想上也暴露出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例如:有的青年认为向秀丽的牺牲价值不大,不合算;有的认为一个人为公众牺牲固然光荣,但对个人来讲,总是意味着痛苦和不幸;还有的青年在道理上虽然同意应当全心全意、无条件地为人民服务,但遇到具体问题要小我服从大我时,则感到是痛苦、是委屈,如此等等。这种思想情绪不仅反映在对向秀丽的认识上,在日常的劳动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类似的反映。诸如惧怕困难;工作中挑肥拣瘦,不愿做脏的累的工种,不愿做平凡的工作;以“我”为重,怕吃亏,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等等。很显然,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对于什么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这一个根本的人生观问题,现在不少青年并没有完全解决。

“中国青年”从第九期起,开展了“人生最大的决乐是什么?”的讨论。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是适时的,符合西安的实际情况,而且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希望各级团的组织积极地组织青年参加这个讨论,阅读“中国青年”上刊登的有关文章,并积极写稿。要求所有团的支部在最近至少利用一次团的组织生活的时间,组织团员和青年进行一次认真的讨论。讨论的重点,一般的应该按照“中国青年”编辑部的按语去进行,但是,必须根据本单位青年的实际思想情况,比较集中地解决一个或两个问题。通过这次讨论,要把学习向秀丽的活动深入一步,从而帮助广大青年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为公而忘私、为群舍己、遇难挺身而出、遇利克己让人、不计个人得失、热爱平凡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共产主义人生观。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个人得失广大青年
算了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张闻天家风不计个人得失,凡事尽善尽美
宽容
从五四运动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中国青年婚姻观的异化
韦君宜在《中国青年》时期的期刊编辑思想研究
胡耀邦和《中国青年》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
本刊从明年起交邮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