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关于“为什么进步不快?”的问题讨论(上期因庆祝建国十周年,篇幅有限,暂停了一期)已经进行了三期。在这段时期中,我们收到大量来稿。在这些来稿中,很多同志都对什么是进步的问题提出了较全面的看法,并指出在今天的环境下,一个人进步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自己主观的努力。但也有一部分同志对什么是进步的问题还各说不一,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同志也同意李志同志的意见,举出了不少的理由和例证来说明今天有的人进步不快,决定关键还是在于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好。怎样才算是有了进步呢?应该怎样理解客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求得更大的进步呢?这的确是应该继续深入讨论清楚的,所以我们本期将部分读者在来信中所反映的一些值得讨论的意见分类摘要集中发表于下,希读者进一步展开讨论。
——编者
(一)什么是进步?
一些读者对这个问题有所争论:有的认为进步与否主要看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但有的认为进步与否主要看一个人的职位高低。如北京何光先同志来信说: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姓张、一个姓王,他们出学校后都参加了地方工作,而且同在一个县人民委员会。十年来,他们在党和团组织的教育下都有进步。姓王的一九五六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是县人委会农业局的科员;姓张的虽然还没有入党,但在一九五七年底被提升当了县人委会文化科的副科长。“一个入了党,没当上副科长;一个是当了副科长,但没入党,比较起来,究竟谁进步呢?”消息传来后,老同学之间就展开了争论。有的认为:老张虽然没能入了党,但他当了副科长。而我们提拔干部的标准又是根据德才决定的。科长的德、才自然比科员的德才高些。因此,老张应该是比老王进步。但这个看法又遭到另外一部分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职务高低固然与一个人的德才有关,但我们看一个人进步与否,却不能光从职务大小来下结论。因为职务本身不会给人带来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同时提拔干部的因素也很多:要看德才条件,但更重要的还要看工作需要与否。如果工作不需要,一个人虽然很进步一时也难被提拔;如果工作需要,一个人才稍好德一般,也有被提拨的可能,而党员就不同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工作、学习、思想各方面都要表现很好才行。老张没有入党,就说明他在这些方面还不够,而进步与否主要是看一个人政治思想各方面表现,因此肯定地说老张不如老王进步。但前一种人始终没有同意这种看法。究竟谁进步呢?直到现在还没得到统一的认识。
再有一些读者认为:只有成为出名的英雄才是进步。如河南柳菠同志说:回忆自己的进步,真可称为是蜗牛式的,是不是我主观上不努力呢?不是的。我也常想使自已成为一个超人出众,出类拔萃的英雄;在群众中有名誉,在领导中有威信,我常以此鞭策自己。但因我始终默默无闻,就显得平凡,进步缓慢。
(二)进步为了什么?
一些读者认为,进步就是为了个人能够被提拔等等。当这些愿望达不到时就灰心丧气不再要求进步了。如牡丹江木人同志说:我刚到部队时干得还不坏,在领导与同志们之间的威信也比较高。从透露的消息知道,当时党支部已把我列为培养入党的对象。同时,在职位上由于志愿兵的复员自己也可能由战士提到班级。这一进步虽说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总算有了进步。殊不知天不随人愿,碰上这时正是边防部队整编。由此在1957年的5月我便由边防调到了内卫。这一调不要紧,几乎把我由万丈高楼一掉到底,本来马上可以实现的进步也弄得前功尽弃。虽然原单位有鉴定有材料,但由于到新单位后,领导对你不了解,同志对你不熟悉,又得要经过一个时期的考验,这无形中又要重新做起,重打鼓,另开张,另创立条件才能进步。这一意外的变动,可真使我灰心了。心想:算了吧!你也别考验我,我也不想进步了。从那以后我便抱着混一天算一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放弃了个人的进步。
(三)什么是进步的障碍?
这个问题读者的意见最多,有的认为不能进步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调动多。如新疆严佳同志说:我参加工作以来调动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常担任的是新工作,业务知识学习主攻方向不明,工作能力提不高,工作中也很难获得成绩,因此很难进步。北京业兵同志说:由于参加工作后调动频繁,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一个团员。我对自己要求是严格的,为了靠近组织,我常常找党员交谈,坦率暴露思想,提出入党要求。他们都叫我不要着急,要经得起考验,要从各方面作不懈的努力。我记着这些话,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入党,可是还不等组织对我完全了解时我就被调走了。久而久之,我的朝气,意志也就逐渐衰退,产生了自卑情绪,遇到调动工作心情就不愉快。再想我过去的一些同学,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一个机关工作,现在他们有的是科长、主任等。过去和我在农村一起工作的同志,也都是乡长、书记、社长了。总之,个个都比我强。要是这几年来我也是长期在一个机关工作,现在不也像他们一样吗?
有的读者认为不进步的原因是时机不好。河北风鸣同志说:1953年我参加了教育工作,当时我抱着满腔热忱要在祖国教育事业方面贡献自己一切,创造不平凡的事迹,争取早日入党,做一名优秀教师。由于我工作努力,1954年冬村里党支部根据我的申请让我填了入党志愿书,但是事真不凑巧,我的入党志愿书交到支部后,那位熟悉我的党支书调去党校学习,其他支委不了解我的详细情况,我的入党问题就这样拖下来了。1956年6月村支部又一次要我补填志愿书,我想这次可大有希望批准了。可是事总与愿违,七月份我们乡下洪水暴发,党组织投入紧张的生产救灾工作,没有时间研究发展问题了。后来到农村中学又碰到那时不发展党员。以上我所说的这些过程,我觉得自己真是有些倒霉,机会遇的多么不巧,影响了自己进步。现在还不是个党员。
也有的读者认为是工作环境限制了自己进步。山东高峰同志说:谁都想进步,都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尽一分力量,但往往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我是一个经常在农村搞水利工作的。农村工作不像城市那样有规律,生活环境也不如城市好。我的工作流动性又大,说不定一天跑上几十里路。有时住在生产队,既没有报纸看,也没有广播听;弄得不知道国内外大事,耳聋眼瞎,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怎么能进步呢?再看看我的同学,有的升学了,上了高中;有的进工厂学了一套技术;有的在大机关工作当然进步更快,唯有我停留现状甚至开倒车。为什么呢?就因为工作环境太不好了,再说从小和我在一块上学的一个同学,过去功课不比我好,可是他进了工厂却超过了我,要文化有文化,要技术有技术,这不能说是客观环境决定一个人的进步吗?要是我处在那样的环境中我想自己也不会这样停滞不前。我认为:一个人再怎
么要求进步,但环境不好,也不行;反之一个人虽然不太要求进步,但由于环境好,也会很快进步的。又如吉林高秀甫说:为什么进步不快呢?这个问题在我思想上也不止一次地想过。我1956年初中毕业后参加了一个基本建设单位的工作。和我同时去的有五个同志,大都程度相等,各方面不相上下。分配工作时,按需要各做一行:有的当了会计,有的做了统计工作……而我被分配到主任室当文书,整天除了抄写、刻印材料,就是收发文件,接电话,跑跑腿。同样搞工作,别人成续显著,而我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成绩也很不明显,很不突出,因此再努力也很难进步。以后我被调到氮肥厂分配作修理压力计工作。凡是了解这方面知识的人都知道,压力计是仪表当中最简单的了,比起自动调节、自动分析仪器来,要简单得多。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又是时刻不得清闲而成绩很难突出。以后事实也证明,和我一道来的被分配作别的工作的同志,有的因和师博一道突出地完成了某项任务而受到了表扬,有的因在某某时间特别苦干而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可是,我每天只不过和师傅一道校验和修理几抉表而已,要想更紧张,要想更突出也不可能,就这样一天天地落在后面了。
还有的读者认为:进步不快是由于没得到领导的培养和帮助。山东张进贤同志说:我认为客观环境条件、领导的重视培养对一个人的进步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次干部会议上,我们单位有一位领导同志批判某些人有个人英雄主义,骄傲自满时说:一个人得到进步主要应该归功于党的培养。这不很明显是领导对一个同志的态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吗?党不培养你,要不叫你行,尽管你使尽了力量不也是枉费心机吗?
(四)怎样才能进步?
对这问题很多读者认为,主要是取决于客观环境条件。如果没有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主观再努力也不行。因此归根结蒂只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山东刘成同志说:我从小就有长大了做一个工程师的理想,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毕业始终没有动摇过。但是经过这一年的大学生活我非常失望。我觉得在这个新成立的专科学校里学不到多大的本领。在清华、北大学习的同学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高峰,像我们这样新建的专科学校,将来毕业后最多也不过是一个小技术员,攀登科学高峰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我们这个学校不但没有名教授,连讲师也寥寥无几。大部分教师也都是高等学校新毕业的学生,没有教学经验、授课质量不高。而且这个学校又是一个地方性的高等学校,政治待遇不像北京的高等学校可以经常听到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报告。就是省里面接领导的学校,还可以经常听到省级干部的报告,而我们,最多能听到地委书记的报告。学校设备也很差(更不用说生活条件不好),不但没有好的仪器,而且图书也不多,经常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参考书,不能保证学习。学工不同于学文和学数学。学文只要观点立场正确,多读书即有成效,学数学,也只需要一张纸一枝笔即可办事。学工则不然,若没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做基础,就是再政治挂帅、方法再好,要想有所造诣也是梦想。比如一个条件很差的工厂,不要说造人造卫星,就是造个飞机也不可能。在今天科学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的情况下,一定要有先进良好的技术条件做基础,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作用的。湖北李锡禄同志说:据我所知,英雄模范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就是在那残酷的环境中,才会慷慨从容地走向敌人的屠刀下,倘若,她的家乡不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蹂躏,她本人只是在平静的日子里生活着,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英雄事迹,也不会成为这样名流千古,人人崇敬的英雄人物。也许直到今天,她也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在田野上劳动,而不为人所知。
我想李志同志的伟大抱负不能实现,计划落空等等,都是因为周围环境条件不好所造成。这样说,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客观环境条件完全决定了一个青年的成长吗?我的回答是和李志同志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一个青年的成长,是要决定于客观环境,客观条件,也就是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使青年很好地成长起来。不同之处是:一个青年的成长也要决定于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会使自己求得大的进步,大的成就。但是,不管怎么样,也毕竟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大的进步和成就。所以,一个人成长的快慢,环境条件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说,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产生什么样的入。海南松涛水库梁运贤同志说:常言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这句话是有它实在意义的。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只需要稍微努力就能达到愿望,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相反,当你处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即使你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也是事倍功半很难成功的。如有些同学本来天资不好的,但由于家庭经济充裕,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就到广州去补习,一年两年后结果得到录取。而受经济条件限制的同学,虽然天资聪敏,理想远大,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会被埋没。这不是又说明客观环境好坏对于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吗?又如大城市设立有干部业余大学等学习组织,其他小城镇就没有。假如有两个同样抱负的同志分别分配到城市和乡村,那么谁进步快这是可以想像的。这不是客观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