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高度

1959-08-16 03:30郑治
中国青年 1959年21期
关键词:客观条件客观规律能动性

郑治

在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上,我们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以及有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人,存在着基本的分歧。我们既看到客观对主观的限制作用,又看到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我们不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去计划自己的行动,但是对于凡是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就一定千方百计去做到。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则强调或者夸大客观世界对人们的活动的限制,却看不到或者低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作用,对于许多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们也往往借口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而不去努力做到。对于主观能动性所抱的态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按照我们的观点办事,就能意气风发,所向披靡,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日千里地向前跃进。按照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观点办事,人们就只能伏伏贴贴地做客观世界的奴隶,社会主义建设就不可能成功。因此,在目前反右倾、鼓干劲的高潮中,批驳右倾机会主义者对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正确地认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从而大大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我国人民和青年的战斗精神,对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继续大跃进,都有巨大的意义。

怎样看待客观条件

在对待客观条件的问题上,有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人认为:既然人们不可以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进行活动,那么在客观条件不许可的时候,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无从发挥了,人们对客观世界也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候如果有人责备他们工作不积极,他们就会两手一摊,理直气壮地对你说:“客观条件不许可呀,这有什么办法呢?难道我们做事可以不根据客观条件,而轻举妄动吗?”看起来,他们好像很有道理,很像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右倾机会主义者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这种情况下,绝不是认为就只有束手无策了,就可以睡大觉了。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认为人们不可以超越客观条件去进行活动,但是另一方面又认为任何客观条件都是可以改变的。这就是说,如果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的活动,我们就要积极改变这个条件,为我们进一步活动创造条件。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永远没有束手无策的时候。譬如原材料不足,在右倾机会主义者看来,肯定是无法跃进了,他们说,原材料不足,还要跃进,这不是等于逼着公鸡下蛋吗?但是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这种情况却采取完全相反的态度。马克思主义者的逻辑是:既然原材料不足,不具备跃进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首先集中力量解决原材料不足的问题,这样就为进一步跃进创造了条件。而解决了原材料不足这件事本身也就是一种跃进。在大跃进中,许多遇到原材料不足的工厂企业,正是这样来实现他们的跃进的。远的不说,例如南京无线电厂,在今年初由于缺乏硫酸铜,几乎要停工待料。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感到没有办法了;但是,电镀工段的韩松林等四五个小伙子,得到党和行政领导的支持和鼓励,经过十次、百次的失败,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路于他们自己试制成功了十四种无线电生产上急需而市场上一时供应不足的化学原料,大量生产了硫酸铜,改变了原材料缺乏的客观条件,他们的生产就继续跃进起来了。

有些看来是不利的客观条件,其实也并非全部都是不利。因为许多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有些看起来是不利的事物,往往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只是由于有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人看问题往往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只看到其不利的一面,而看不到其有利的一面,自然就会悲观失望,感到无能为力。但是如果我们既看到不利的一面,又看到有利的一面,而且积极发展有利的一面来克服不利的一面,就不会感到主观能动性无从发挥,就会变不利为有利。例如许多山区种庄稼的条件不很好,这是它的不利的一方面,但是却很适于种植果树或者发展畜牧事业,这又是它有利的一面。有些人只看到山区不利的一面,于是不愿意去山区工作,或者想离开山区到别的他认为条件好的地方去,对山区悲观失望,感到在这里无能为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不可克服的限制。而那些开发山区的英雄模范,既看到山区不利的一面,又看到山区有利的一面。不能多种庄稼,就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引导到种植果树、发展畜牧事业以及其它适宜于山区发展的事业上去。这样,不利条件不仅没有限制住他们的积极性,而且由于他们在发展山区有利的一面大显身手,结果使荒山变成花果山,把穷乡僻壤变成了富饶之地,不利的地方最后变成了非常有利的地方。由此可见,在所谓不利条件面前,就束手无策,就消极悲观,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你是怎样全面看待客观条件。

实际上,某些有右倾思想的人,他们所说的客观条件不允许,客观条件不利,并不是真正的不允许,真正的不利,而是由于他们对客观条件估计不足,或者他们自己的精神状态有问题。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把我国当前继续大跃进的大好形势,看成一团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为什么把当前大好的形势看做是极糟的形势呢?这是由于他们害了软骨病,害了动摇病,太阳中出现了一点小黑点,他们就以为整个太阳要熄灭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下地震,他们就以为地球要完蛋了。他们正如斯大林所说的那种套中人一样,几乎一只蟑螂爬行的声音,都会使他们惊惶失措。他们不过是看到大跃进中一些微不足道而且早已克服了的缺点,于是就悲观失望起来。这样的人,要他们清醒地估计客观条件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所要求的那种所谓客观有利形势是永远找不到的。另一些有右倾思想的人,他们所谓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实际上指的是是否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马到成功,或者是否百分之百有把握可以完成。如果是这样,他们就认为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了,如果不是这样,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还可能出现一些意外,他们就认为客观条件不具备。这实际上只有苹果落在他们嘴里,这才算条件成熟,如果还需要劳驾他们去摘一下,或者在从树上摘下来以前,还可能遭到风吹雨打的意外,这就叫条件不成熟。如果这样来看待客观条件,我们就只好什么事儿也不干。

我们认为,客观形势是否有利,应该从主导的方面去看,而不应该从枝节方面去看,主导方面是好的就是有利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也应该从基本的方面去看,基本条件具备,就算是条件具备了。我们估计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的时候,应该把我们的主观努力这个最积极的因素也估计在内。特别是我们从事一件新的事情,在开始的时候,谁也不可能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只要这件事是可能的,加上我们百折不挠的努力,就可以从没有把握到有把握。凡是具备了客观可能性,加上我们主观努力可以成功的事情,都应该说是具备了客观条件的。作事如果不带三分冒险精神,那么很多可以有所作为的事,都将因为强调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被束之高阁,这对于我们的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怎样看待客观规律

在对待客观规律的问题上,我们和有右倾思想的人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必须遵循着客观规律去办事才能成功,否则就要碰钉子。但是,从这一个正确的观点出发,有右倾思想的人所得出的结论,却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他们的结论是,既然违反了客观规律就要碰钉子,就要失败,那么奉劝人们,千万要小心一点,不要弄得违反了客观规律啊!在没有弄清楚客观规律以前,一定要规规矩矩,千万可不能去干啊!为了怕违反客观规律,他们的清规戒律多得很,其结果是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事情也不敢干,或者不敢放手去干。我们认为,客观规律是不能违反的,但是人们要在干的当中才能学会掌握客观规律,而不是对什么客观规律都完全懂得了才能去干。在没有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以前,我们绝不能认为就无能为力了,而应该在积极探索和发现客观规律上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绝不能在还没有懂得什么是客观规律以前,就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全解除了武装。至于在探索客观规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失败,会干出一些违反客观规律的事情,那是不可避免的,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小孩子学走第一步时,他是根本不懂得什么走路的规律的;你能要求他在懂得走路的规律以后才走路吗?显然不能。同样,我们在刚参加工作时,谁又事先就已经懂得了他所从事的工作的规律性呢,还不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才逐步掌握的!如果进行什么活动都要求先懂得了它的规律性才能干,那人们就永远不能进行任何活动了。

人们不能创造客观规律,但是在发现客观规律之后,可以运用客观规律来为人类服务。在运用客观规律的问题上,我们和某些有右倾思想的人也是有严重的分歧的。他们认为人们既然不能改变客观规律,那么运用规律就只能是被动地按照客观规律所指引的方向办事,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可能发挥什么能动性的。我们认为,运用规律固然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所指引的方向办事,但是在运用客观规律上,人们是可以大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是运用战争的规律来打仗,然而优秀的指挥员可以打得有声有色,捷报频传。同是运用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来建设社会主义,但是这个国家可以是这样建设,那个国家可以是那样建设。高速度,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所达到的高速度,和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达到的高速度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我们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进一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还可以加快。再如栽培农作物,都必须按照农作物生长的客观规律。党和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就是对农作物生长的客观规律的总结。但是如何才能把“农业八字宪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完全要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人们在运用客观规律上真是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有多大本事,你有多少智慧,都可以用出来,也都可以用得上,而不是注定了只能受客观规律的摆布。那些认为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无能为力的人,只看到客观规律对人们的限制的一面,而看不到人们在运用客观规律上的能动性的一面,这同样是只见物不见人的一种表现。

其实,目前有些人大喊大叫的所谓客观规律,并不是什么规律。比如去年有些资产阶级科学家认为小麦只能稀植,不能密植,小麦最高亩产只能是二三百斤,不可能超过一千多斤,并且认为这是不可违反的客观规律。但是去年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证明,稀植根本不是什么规律,二三百斤不过是在运用小麦生长规律中已经得到的成就而已,这个已经取得的成就是完全可以打破的。又如有些人看到大跃进中的一些暂时的缺点,就大嚷大叫,认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违反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然而事实上由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我们今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好地贯彻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现在查明,不少叫嚷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人,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那些乱叫嚷客观规律的人,除了是敌人有意攻击我们以外,都不过是以此为借口来拒绝改进,拒绝一切新事物罢了。

怎样看待主观条件

有些有右倾思想的人还往往以他们的主观条件不足为借口,来为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辩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暂时不能解决的时候,马上就对自己说:我的文化技术水平太低了,理论水平也不高,这个问题超过了我的能力以外,不是我所能解决的。于是他们就心安理得把工作放在一边,等候别人来解决。在事后,也看不见他们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理论水平。下一次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又是同样满有理由地一推了事。人的工作能力的高低,要受自己的文化理论水平的限制,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既然文化理论水平限制了你,你就应该努力提高文化理论水平呀,为什么又能心安理得地混下去呢?在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主观条件方面,不是正好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吗?而且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理论水平,改变自己的主观条件,又必须在与困难作斗争中才能达到目的。也就是说,要提高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办到。一遇到困难就推开,又怎么能提高自己改造自己呢?不少青年看过“烈火红心”这个话剧,剧中的主人公许国清刚从部队转业回来,到要里去拜访他过去的领导同志,当他听到当前迫切需要生产一种耐火材料所需要的电偶的时候,他就主动要求承担下这个任务。而当时他对制造这种东西可以说是毫无所知的,但是他只是拿了一件样品就回到家乡白手起家办了一个耐火材料厂,干起来了。在经过多次失败以后,他们终于变成了内行。这个例子最有力地说明了借口主观条件不具备因而躺倒不干,是完全没有理由的。正因为主观条件不具备,才需要更加发挥主观能动性,才需要更加积极参加斗争,在斗争中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自己。

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主观条件不具备,实际上并不是不具备,而最主要的是由于他没有具备共产主义风格,没有解放思想。例如,我就知道有这样一位同志,他在一个报社担任内勤工作。有一次领导上要他出去采写一个先进生产者的事迹,他胆战心惊地不敢写,总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写不好,于是他去约了一位作家代他采写。但是后来那位作家写得完全不合乎编辑部的要求,这时候这位同志虽然完全掌据了材料,还是不敢写。最后在领导上的坚持下,他才动手写起来,而且写得比那位作家要好。像这样一位同志,你能相信真是他的主观条件不具备吗?他就是缺乏敢做一下的勇气而已。说起来似乎很奇怪,人们不但往往对客观条件估计不足,而对自己究竟有多大潜力也常常是估计不足的。过高地估计自己当然是不好的,但是过低估自己而不把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也是不好的。

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我无能为力了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一个革命者,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我无能为力了,我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了。因为,容观条件限制了我们,我们就要改变客观条件,客观规律我们不能改变,但是在运用客观规律上,我们完全可以大显身手,主观条件不具备,我们就在干中去提高自己。有了这种精神状态,还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们不勇往直前,百战百胜呢?还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们停步不前,灰心丧气呢?对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我们一定要辩证地来理解。只看到主观对客观的作用,而否认客观对主观的作用,我们就会头脑发热,轻举妄动。只看到客观对主观的作用,而否认主观对客观的作用,我们就会精神萎糜,士气不振,就会一事无成。而当前主要的问题还在于有些有右倾思想的人,拜倒在客观世界面前,而不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医治这些人的右倾顽症的最好药方,就是让他们赶快投入当前伟大的群众性的生产高潮中去,在伟大群众斗争中,他们的一切糊涂想法,就会很自然地一个一个地被事实所戳穿。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和约束,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大有可为。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猜你喜欢
客观条件客观规律能动性
“三件大事”历史性胜利所彰显的客观规律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正当防卫之不法侵害的司法认定:客观条件的主观标准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多向发力提升文化自信
浅谈微课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微机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分析及状态检修的探讨
如何学好语文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