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达年国际水平”

1956-08-16 02:35舒芜
中国青年 1956年24期
关键词:响应号召积极响应升学

舒芜

最近听说这样一件事:一个初中毕业的同学,没有升学,参加了工作,正好他那个工作单位要求青年干部订定业务进修计划,他便写下了一百多字的一分计划,里面说,“要在四年之内达到国际水平”。别的同志劝他另写一分,写得切实一点,主要是自己究竟已经学了些什么,懂得多少,今后打算怎样充实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等等,而不要那么空空洞洞,大而无当;并且指给他看,他这一百多字的计划里面,便有十多个错字。他很不满意,回答道:“这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呀!”

我丝毫没有嘲讽这位同学的意思。想起自己初中毕业的时候,似乎也抱有不少“雄心壮志”之类,可是,今天回顾,那是多么贫弱,多么渺小,多么空洞啊!只有今天,一个初中刚毕业的青年,才会这么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从怎样响应党的号召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问题。党的号召,是他时刻仰望着的一座灯塔,所以他走进生活的第一步,便这么自豪地宣布:要以最快的速度向那里航行。承担着我们国家的未来的,难道不正是这样的青年么?

可是,毕竟也不能不说,这件事里面,确实有着令人发笑的东西。目标太高,时限太短,现有的基础太差,而自己对这样的不相称又太没有自觉,可笑处大约就在于此。这一笑,是毫无恶意的。

笑过之后,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响应党的号召的热烈与否,热烈程度如何,究竟拿什么做标准?这几年来,似乎形成了一种风气,党的号召一出,仅仅靠着表示响应得快,宣称保证完成的时限短,就有可能被认为“先进”、“积极”、“政治热情饱满”。我不想在这里来评论那些为了个人的目的而“作积极状”的人们,他们到底是少数。我只想说,另一些主观动机确实很好的人,他们在积极响应号召的时候,却忘了党的一个最基本的号召:从实际出发。他们不懂,号召是指出方向,是要求大家从现有的基础出发,采取最少弯曲的途径,奔赴那个方向;而决不是一道符咒,教给大家,只要一画一念,就能腾云驾雾地飞过去。当然更不是要大家为热烈响应而热烈响应,过后就没有下文。

更重要的是第二个问题:怎样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基本上完成以后的各种革命任务,特别是文化科学领域内的革命任务,同今天以前革命的暴风雨时期中的革命任务,特别是同那时文化科学以外的方面——例如改革土地所有制方面的革命任务,在性质和完成方式上的巨大的区别。

革命的暴风雨时期,顾名思义,就是要用暴风骤雨,来扫荡一切妨害经济、文化开展的障碍,主要是旧的生产关系。那时,为了响应号召,为了完成任务,一般地说,可以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之下,更多地依靠群众革命热情的发扬,采用突击的方式,求其迅速。可是今后,一切革命任务主要已经不是从如何摧毁旧的障碍出发,而是从如何建设新的、如何尽快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出发,那就不是暴风骤雨的突击方式所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这个任务,非经过长年累月、循序渐进、辛勤刻苦、平凡微小的劳动不可。党中央的号召是要在十二年内,在一些主要的科学部门中,争取达到国际水平。这个时限,这个范围,看来已不是容易的事。如果竟然了解成,一个初中毕业生,在四年之内,也就是他如果继续升学:到大学一年极读完,他个人的业务就要达到国际水平,并且还自以为这就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的做法,实在误解太大了。

怎样一方面鼓励青年同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向科学进军的热情,另方面帮助他们实事求是地认清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的长远和崎岖,我以为是教师和青年工作者们及应注意的问题。

猜你喜欢
响应号召积极响应升学
实施“SEEDS”可持续发展计划 德国威能积极响应“双碳”战略
志愿服务展风采 老有所为勇担当
——湖北省老年大学学员助力抗疫纪实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带“宠”上班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致最好的我们
升学啦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互联网巨头积极响应版权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