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学习科学技术

1956-08-16 02:34陈汝彬
中国青年 1956年9期
关键词:技术员业余工人

陈汝彬

困难的开始

1950年夏天,我从上海同济高工毕了业,分配到长辛店事辆修理厂做见习生。当我初次踏上工业建设岗位的时候,深深感到我所学到的技术知识非常不够,在生产中几乎插不上手。许多在学校里念过的理论知识,只记得几条简单的公式,却不懂这些公式的来龙去脉,所以不会应用。在现场里碰到有的工友要我计算一个车梁强度的公式,就急得满头大汗,老半天也算不出来。另外,我在学校里学的是机械科,像机械设计、机械加工、配件加工等专门课程,在厂里边只能用上一部分;而厂里的一些专门技术知识,如像车辆鉴定、检修范围 、车辆调度等我又不懂。工作需要我另起炉灶,从新学起。这时我忽然闪出一个古怪的念头:“上大学去!厂矿里反正学不到东西,等打好了基础再来干工作也不迟。”於是我起早贪黑地复习大代数,解析几何,物理、化学,热心地准备着考大学。那些天,车间里的生产竞赛正搞得热火朝天,我也不瞅不睬,上级交下的实习任务,只一般的完成,由於业余学习,时问不多,囫囵吞枣似地读书,功源不但没有复习好,而且不久便累病了。这时有一位工程师,亲切地对我说:“老陈,你想很快提高技术是不错的,但现在工厂的生产需要你,而且厂子里也同样可以学习基础知识,就是要学专门知识也不难。”他又告诉我,厂里有许多中级技术学校毕业,文化水平不算高的青年技术员,由於结合生产学习,现在都已能独立地担负设计或工艺工作,有的并且担负了工程师的工作。比如车间的技术员郭栋同志,他只具有高中毕业的程度,来厂后由於坚持学习,在机械加工方面已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现在已派到德国去留学深造了。於是我便安下心来,决定在生产中好好钻研,学习技术。

国绕生产关键,进行系统学习

在车间实习期满后,我被派到调度科,负责车辆的调度工作。这门工作需要有许多专门知识,比如鉴定车辆的修程,检修范国,强度、限度等。这时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零星地学,碰到什么技术问题就学什么。有时跟着其他同志一块去参加鉴定过程,学到了一点看车的经验;有时碰到车辆的裂纹须要计算,便翻开“车辆学”的公式看一看。这样虽然也积累了不少的实际知识,但总觉得不能抓住关键问题;而且常常因为理论领会得不深,生硬地乱套书本上的公式,使计算上发生差错。到技术科以后,我们的科长便告诉我说:“要围绕着生产上的关键,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才不致弄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领导同志的帮助下面,我把技术科有关我工作中的生产关键问题排了排队,发现有“车梁补强”、“制动不良”、“木材干燥”等几个关键没解决,而且已经成为历史性的老问题了。於是我便围绕着这些问题,拟订了一个业务进修计划,系统地安排了技术理论书籍的学习,如依次阅读“车辆学”、“车辆工程学”、“制动工程”等。

由於我按计划地坚持了科学技术的学习,终於逐步地解决了一些关健问题,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譬如车梁补强的问题,过去就由於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凭工人的经验来决定而经常“扯皮”。在验收交货时,验收员不肯收,硬说“强度不够”,而车间工人则坚持说“已经补够了”,这样往往浪费许多的时间,影响了作业计划的完成;有一次因为“扯皮”的缘故,货车竟有好几天开不出去。为了解决补强的问题,我系统地学完了“车辆学”、“车辆工程学”两本书,并且一章一节地作了学习笔记,把每节重要的公式和资料仔细地摘录下来。这些我便应用书上的公式再结合不同车辆的情况,计算出车辆补强应有的强度,并把计算资料拿给验收员和工人看,由於有了一个科学标准,所以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和系统学习专业书籍同时,我又经常挤时间复习和补充自己的基础知识。因为修理车辆的工作,不仅要有较深入的专门知识,而且需要具有风、水、电、气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而这点正是我所欠缺的。在中等技术学校所学的课程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不一定能全部巩固下来,所以在钻研专门知识时,就常常感到基本知识缺乏,不能很好的理解。为了补救自己知识的贫乏,从去年起,结合着专业知识的

学习,便有步骤地进行了材料力学原件设计、热工学、电工学等基本课程的复习,这对於帮助和深入理解专业书籍有很大的作用。

除了系统学习基础理论书籍而外,我还援常虚心地向工人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学习,使专业学习更紧密地和实际经验相结合,我觉得这是厂矿技术员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譬如关於车梁底架的弯曲调修问题,我们从理论书上读到过的,也知道用火调烤的方法,但烤火面积大小要怎样掌握,怎样调烤才比较快而省工,书本上却不详细。所以我在研究梁弯曲问题的时候,便经常注意地观察工人的实际操作,向工人学习调修方法,终於使我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

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学习习惯

如何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学习,是我自己在学习上碰到的一个很大难关。因为工厂里的生产任务很紧,尤其在生产竞赛高潮时,车间里临时发生的事情很多,工人随时会来找我们解决,要在业务时间挤功夫进行系统的科学技术学习,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为着保证业余学习计划的完成,我自己感到又必须善於安排好白天的工作时间。过去我的工作时间是安排得很不妥当的,对工作没有一个全面的计划:今天干了不知明天干什么,上午画完一张工具图,下午就不知干什么。上班后就等着工人来找,或者等着领导来布置,这样弄得工作非常被动而且忙乱,经常加班加点,把业余学习全挤掉了。后来领导帮助我制定业余学习计划以后,我便主动地安排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头天晚上就用很短的时间考虑第二天的工作计划,想想当天还有那些遗留问题须要明天处理。等第二天早晨一上班,便主动地到各车间跑一次,有些问题当场就解决了,有些不能解决的事情,也大致可以预料到,尽量早作准备。这样白天就可以集中精力完成技术科里应该做的事情。为了克服忙乱状态,我又把组内的工作,适当分配给组内其他同志共同来做,不致什么都集中在我一人身上,也免得因赶任务而加班加点,影响业余学习。当然因为整个厂的生产计划性还不强,突击任务是难免的,但这毕竟是极少的。

除了尽量做到安排好工作计划以外,抓紧一点一滴的业余时间也是很要紧的。刚到厂不久,我总觉得工厂里生产很紧张,又常要加班加点,业余时间不多,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就索性放弃了它。和我同寝室的许多青年技术员也有同样的看法。大家常说:“反正时间不顶用,聊聊天拉倒。”於是一下班便在宿舍里玩,海阔天空地扯起来;有时很早便睡觉,或者下棋,打扑克,许多宝贵的时间便被浪费了。后来我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便精确地计算了我的业余时间:每周除政治理论学习、俄文学习、党团工会活动以及必要的文娱活动时间而外,大约还可以挤出十二小时的学习时间,进行科学技术的学习。另外,如开会前等人的一些零星时间也可利用。当然,根本的问题还在於有坚持的毅力,严格要求自己,否则尽管有天衣无缝的计划,也不过是一个画饼而已。为了严格鞭策自己执行业余学习计划,我自己尝试着建立一种考勤制度。办法是做一张月份牌,每天把学习的时数记上。如果不够两小时便一定另找时间补足。不管在任何情形下,我都把学习时间补起来。例如到天津及其他地方出差时,我就带了书本在车上看,每天仍然补足两小时的学习。不久前连续举行电影周,我们厂子里发票看电影,这些影片对我的思想觉悟的提高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所以我差不多每个片子都去欣赏过,但这几天缺额的学习时数,我就分别规定在几个星期天补齐了。为了保证更有计划地学习,在每星期末我还要在日记本上作一次学习小结,以检查学习的心得和进度。总之,我觉得学习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如果有一个晚上没有学习,白白混过去,心里就非常不好受。

由於比较系统地坚持了业余学习,几年来我已系统地阅读了大学的专业书籍和复习了某些基础课程,能够独立地解决一些生产技术上带关键性的问题,使我由一个见习生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进行工艺工作的技术员,并曾当选为全厂的先进工作者。现在党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领导的帮助下,我已作出一年内争取做工程师的学习规划。除继续搞好生产工作而外,我还决心继续坚持自己的业余学习,学完关於车辆方面的全部专门知识,如车辆制造及设计,电镀工艺学,油漆工艺学等等。与此同时,我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思想修养的锻炼,更好地和工人结合及向工人学习,使得自己能够在短期间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红色工程师,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更多的贡献。

猜你喜欢
技术员业余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业余也疯狂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转运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钦州市牛品改技术员队伍问题与对策
遮荫有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