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旧事

1956-08-16 02:35魏金枝
中国青年 1956年20期
关键词:柔石礼教统治者

魏金枝

1930年的春天,我从杭州来到上海,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

我的本意是想搞写作。这样,不但能够得到鲁迅先生的帮助,又和许多搞写作的朋友朝夕相见。但我怕又不能靠写作来生活,必须仰仗朋友们的帮助。而且在那时,正有人介绍给我一个小职位,除相当清闲之外,还有相当的收入,自然还可以乘机写点作品。但这个职位相当卑下,清高的读书人不想做,激烈的革命者更不想做,我自然也有点儿不情愿。怎么办呢?我不免踌躇起来。

躇躇不能够解决问题,我就把这事告诉柔石。柔石脱:“问问鲁迅先生吧!”但我不敢亲自去,就请柔石去转问。

隔了一天,柔石兴匆匆地跑来告诉我:“鲁迅先生说咧:‘革命不能不吃饭,写文章也不能不吃饭。离开社会就无法生活,也无法革命!就是暂时干了一阵,也不能长远的。去吧!”于是我就去了;但不到两个月,我又回到上海来了!

是不是那里没有写作的时间呢,不是的,除开吃饭以外,几乎全是自已的时间,但我却一个字也没有写。是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呢,也不是的,张开肯来,尽是牛鬼蛇神——怪人和怪事。我尽可以把这些写下来,揭露它们,叫它们无所隐匿。但是我受不了,我只是整天地发愁发恨,终于就两手空空地回到上海来了。

那时左联成立了,办了“萌芽”,我就帮柔石搞“萌芽”,柔石把自己的编辑费交给我,生活才算没有发生问题。

我在“萌芽”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内容是近乎空想的革命事件,外面的舆论却相当好。有一天,我和柔石到鲁迅先生那里去,柔石把这个消息告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就笑笑说:“既然如此,那你就多写几篇吧!”但他马上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写得实在些,也就会更好些的!”

不知由于什么,我们谈起了文章的题目。

鲁迅先生插嘴说:“我约略地想了一下,几乎世界上的大作家,取的题目都是随随便便的。就是说,文章的好坏,和题目的好坏,关系并不大。换句话说,越是那些写不好文章的人,题目倒往往是古里古怪的。”

我们乡下有一种说法:把乌龟放在桌脚下面,日子久了,乌龟就会脱离自己的壳,而成为一条蛇。但鲁迅先生的说法,却和这不同。他说乌龟原身是没有壳的,壳本来是蛇的。乌龟觉得这壳很有趣,就套上这个壳,于是就套住了,成为现在行动艰难的乌龟。他说这段故事时,是拿蛇比封建统治者,拿农民比乌龟,拿礼教来比乌龟身上的壳。

孔子说过,“礼失而求诸野”。所谓“野”,就是民间。在制定礼教的封建统治者自己,却并不怎么相信礼教,所以早把礼教丢在脑后了,但在民间,特加是农民,却被封建统治者的种种邪说迷住了,所以还在如法炮制。鲁迅先生的说法,正和孔子的说法符合;但孔子是从好的一面来说,而鲁迅先生却从坏的一面来看的。用阶级论的眼光来看,鲁迅先生的说法才是正确的。

根据鲁迅先生的这个观念,再去读一读他的作品,那么,我们就可以明白,阿Q在判定自己死罪的招供纸上划押时,还要用劲把圆圈画圆的这个动作,包含着作者莫大的悲痛。

(图片见原版面)

鲁迅与青年(油画)黎冰鸿作

猜你喜欢
柔石礼教统治者
明清儿童礼教的兴起
函数教学,要让学生由“懂”到“会”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爱如朝花,明媚芬芳
试析儒家礼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服饰研究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相扶
相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