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上讨论“什么是青年的幸福?”我虽然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对这个问题也非常感兴趣,我愿意根据自己亲身的经历,和青年人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
我是教了三十六年书的老教师,我初到社会参加工作是一九一七年。五四以前,一个女孩子到社会上找个职业自食其力,是很不容易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小学教员是什么遭遇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常常打内战,教育经费常常花到买军火方面了,学校欠薪常积到七、八个月,许多教师没法生活,到教育部索薪。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为了维持教师生活,曾召开家长会,向每位家长暂借二元大洋,做饭费。国民党时期,失业问题严重,青年人毕业即失业,当教员的,职业也毫无保障,当时学校聘教员只凭一纸聘书,上面明文规定聘期一年,期满若不续聘就失业了。至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期更是一言难尽持。为了维持生活,白天在校上课,夜晚去给富家子弟补习,不但精神痛苦,身体健康也难支持。盼星盼月,好容易熬到抗日战争胜利,满以为这可好了,谁知国民党来了一样糟,教师每月薪金,论数字大得惊人,论币值没法维持半月生活。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我们小学教师十分关怀。不单随着国民经济恢复,生活安定了;什么失业的威协,受人轻视,有病没钱医,老了没人管种种切身痛苦都解除了,而且政治地位也提高了。像我这样的老教师也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人民代表!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更是全体小学教师的光荣。
三十多年的实际生活,使我懂得了个人的幸福是不能与祖国的民主、富强脱节的,在过去旧社会里劳动既然得不到保证,基本生活无保障,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只有革命胜利,只有党的事业获得更多的成就时,我们的幸福就越多。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在提高,在政治上我们也成为国家主人翁了。在全辚普选中,有许多人民教师和我一样,被选为人民代表,光荣参加了人民政权工作,得到很高的荣誉,这些都是我过去作梦也梦想不到的事情。
我也感到做一个新中国的公民,有可能把自己的力量全部贡献于党的事业,每日都能给人民做一些事情,而不把光阴白白浪费掉,这是最幸福的。
(师大二附小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