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华北地区三年来,经过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以及大规摸的工业、农业经济恢复工作和伟大的“三反”、“五反”运动,给行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并在各方面准备了充分的有利条件。今后华北全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一方面要继续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争取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则是要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工业建设是带动全面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发展工业,才能带动农业以及满足其他建设的需要;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由农业国变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所以工业建设又是整个经济建设的中心。
作为共产党的亲密助手的青年团,是伟大祖国建设事业的积极参加者。青年团的全部工作和生活,都是和党的斗争分不开的。青年团无条件地以党的中心任务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所以华北团的组织,为丁跟随华北区党的领导重心进一步明确的转向工业,发挥团在工业建设中的正大作用,于是在“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团的领导重心转向工业建设上来。
团的领导重心的转变,绝不是暂时性的工作重点的改变,而是团的工作中一个历史性的、长时期的根本变化这就是说,必须使团的领导和厂矿团的工作完全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道理也就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变化,遇到许多过去没有考虑的新问题。我们只有有意识、有计划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顺利地实现这个转变。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省、市团委领导重点的转发。三年来,各省团委的领导力量主要放在了农村工作方面,过分地放松了对厂矿团的工作的领导,很少讨论厂矿工作,更忽视了对优秀的青年工人干部的培养、训练和提拔;华北各城市有的则是加强了学生工作;三年来对厂矿工作的领导,还没有总结出成熟的经验,至今仍然处在摸索阶段。
在各省、市团委的这种领导情况下,要提出领导重点转向工业建设问题,要使省、市团委的领导完全适应领导厂矿工作的需要,这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和措施。
第一,必须解决领导思想上的各种障碍,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团的领导重点转向工业的必要性。
“农村面大、人多、周员多,农村工作应是第一位”;这是第一个思想障碍。
从华北各省的领导上来看,过去三年来,一方面由于工业比重较少,而且处於原有工业的恢复阶段;另一方面由於农村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大力地
开展农业恢复发展工作等繁重的实际任务,曾使党的领导精力不符不得多的放到农村工作上来,以便给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创造更好的有利条件。但是正由于过去这种历史情况,使我们很多团的领导同志思想上不够清醒,忘掉了党中央二中全会关于城市领导乡村、工业领导农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指示。忘掉了我们所以把领导精力较多地放在农村工作上,也正是为了要给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而片面地认为“农村面大、人多、团员多”,单纯从目前农村和工厂中青年数量比重上强调所谓”农村工作是第一位”。对转向工业思想搞不通。这些同志没有看到,随着农村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农业恢复工作的完成,接踵而来的将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飞速发展,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大业建设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和决定作用,也将日益明显起来。如果我们今天还看不到这一点,那就要使我们的领导落到形势发展的后面。所以,我们必须从工业飞速发展的情况出发,从工业对整个经济建设的领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出发。跟随着党的领导重点转向城市、转向工业,把团的领导重点也转向工业中来。正是因为工业化的国家建设中,工业建设将永远处于领导地位和决定地位,所以团的领导重点的转变也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根本转变。
有些团的领导同志,由于对团的领导重点转向工业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不明确,因而在领导重点转向工业后的力量使用上,也表现了“抓不紧放不下”,总想面面俱到,齐头并进,该抓紧的抓不紧,该放松的放不松。这也影响领导重点的转变。当然,目前农村的工作比重,或某些城市的学生工作的比重也还是很大的,由于领导重点转向工业而丢掉农村工作,或某些城市丢掉学生工作也都是错误的。但在不放松这些工作的条件下,还必须善于组织和使用主要力量,加强到厂矿工作上来。
“不懂技术,不懂工业,不会领导工厂团的工作”,或认为“厂矿工作复杂难搞,不如农村工作熟悉顺手”是第二个思想障碍。当然,由于我们过去缺乏对工业生产和厂矿团的工作知识和经验,是给我们对厂矿工作的领导很多困难。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约好好地学习。早在三年前,毛主席就指示我们:“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了迎接伟大的经济建设的高潮,为了能够胜任党所给予我们的组织、教育广大青年工人参加工业建设的光荣任务,我们应该遵照毛主席的话,在团的干部中开展一个学习经济工作、工业工作的热潮。我们应该抱着满怀信心,在实际工作中,努力钻研和学习,使自己成为内行。当然,真正学会工业建设中的基本理论加识,业务知识和技术知识并熟识团的工作经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雨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还必须认真地增强厂矿干部的配备,切实加强对工人干部的培养,这是加强厂矿工作的最重要的组织措施。很多厂矿中团的专职干部既弱又少,与繁重的工作需要极不相称,这是厂矿团的工作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所以,随着党的大批干部转向工业的同时,也应从团内抽调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干部转入厂矿工作。如绥远省确定在一百五十人以上的工厂中一律增设团的专职干部。河北、山西也做了同样性质的规定,这就使许多厂矿团委和基层组织普遍增加了团的专职干部的名额。不但厂矿团的干部的数量增加,质量也有变化。如山西、察哈尔调配了四个团地委书记到厂矿工作;唐山市调了五个团地委委员到厂矿工作。许多地方把青工部的编制增大,干部增强。这些措施,都是我们加强厂矿工作的领导,积累厂矿工作经验的必要条件。
大力培养、提拔和训练优秀的青年工人干部,是密切团的领导与群众联系的重要关键。过去华北区各厂矿团委和省、市领导机关,虽然也提拔了一些优秀的青年工人干部,但是从领导思想上来说,对这个工作的重视是很不够的。只依靠农村干部轻工业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今后厂矿团的干部的生长,将主要依靠对青年工人的培养、训练和提拔。大胆提拔青年工人干部必须反对片面的资历观点和不从政治上、本质上着眼的各种有害观点。但也绝不可把大胆提拔误解为可以滥竿充数。应该把大胆提拔与慎重审查相结合。提拔干部也不是把一个人放到一定的领导岗位上就算完事,更重要的却是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不断的进步和提高,并结合当前工作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不断的训练。目前在许多地方已组织了业余训练班,山西省团校准备在今年下半年训练基层青年工人干部七百名。总之,面向基层,深入地发现干部,大胆地提拔干部,积极地培养干部是今后厂矿团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三,为了保证领导力量的转变,还必须规定必要的加强厂矿工作的领导制度。“负责同志亲自动手”是保证团的领导重点转向工业的关键。各省、市团委都确定了书记或副书记亲自掌握工厂工作。为了保证团委会对厂矿工作的领导,应该把解决厂矿企业中团的工作作为团委会的中心议题,并应规定定期讨论厂矿中团的工作。研究党对工业生产工作指示的制度。组织部和宣传部也应确定以厂矿工作为重心,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并在团委的统一领导下,与青工部实行必要的分工合作,经常深入厂矿。最重要的是团的领导干部,必须面向基层深入重点,带头钻研学习,首先取得经验。所以各省、市团委普遍建立了对重点厂矿的联系制度。目前华北各省、市共确定了二十四个重点厂矿,在这些重点厂矿中,除有经常“蹲点”的主要干部外,都有省、市团委的常委分工经常深人联系。
解决省、市团委领导重点转向工业,只不过是青年团加强厂矿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加强厂矿企业中青年团的基层工作。
由于过去各地团委对厂矿团的基层工作的具体领导帮助不够,所以目前华北青年团的基层领导上,存在着比较普遍而又需要迫切解决的,有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明确“面向生产”、“服务生产”的观点,不会根据当前生产需要开展团的工作。很多厂矿团委不了解团员在生产上的分布情况。团的组织发展有很大的盲目性,没有根据生产需要发展团的组织。在某些厂矿中,团的组织分布在非主要部门多,主要部门反倒很少;甚至在职员中多,在工人中很少。许多要害部门有发展条件而不去发展。团的组织形式也有不适地生产的现象,有的团小组的划分是车间同,班次不同;或班次同,车间不同,甚至有的为了开会热闹而编大组。
其次,对团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分析研究很差。许多厂矿团委对团员中有多少劳动模范,有多少技术人员,有多少车间管理员,有多少生产组长,有多少熟练工人和学徒等情况全不了解,不了解这些情况,如何能具体领导和帮助团员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许多地方对青年技术人民工作尤为忽视。有些团的干部思想上认为青年技术人员难领导,甚至有些干部对技术人员“不习惯”、有隔阂,不愿接近技术人员,不了解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在团的各种活动中,也常有为开展文化娱乐而开展文化娱乐,为开展青年工人福利而开展青年工人福利,为使用积极分子而使用积极分子等脱离当前的生产需要、与党的当前工作脱节的错误发生。
为什么产生团的工作与生产脱节,不适应生产的情况呢?主要原因就是某些基层团委的领导思想上缺乏从整体出发、从党的中心工作出发的观念,而偏重了从狭隘的团务工作和青年活动出发,因而使团的工作常常和党的需要、生产的需要脱节。因此,要克服目前厂矿基层团的工作不适应生产需要的情况,应首先从领导思想上认识团的工作必须从生产需要出发、从整体出发、为生产服务的道理。
有些干部盲目地认为“只要在工厂工作就是面向生产”,不了解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必须把党的中心任务当做自己的中心任务,使自己的一切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党在厂矿中经常的中心任务就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低成本,完成并超过生产任务。目前党在厂矿中开展增产节约竞赛运动的目标,也是为了实现生产改革,完成并超过增产节约任务。所以,团的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也就是为生产服务,青年团的每一个具体的活动都应从当前整个生产的需要出发,同时这些活动应更有利于当前生产的进行。这样才能做好青年团的工作,当好党的助手。
树立从整体出发的观点,还必须正确处理青年团和工会的关系。工会是全体工人的群众性组织,青年只不过是全体工人的一部分。所以为了保持工人运动的统一,在党的领导下,青年团应该是工会活动中的积极力量,组织和教育青年群众积极响应工会的号召,协助党做好工会工作。
在解决基层领导思想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使团的领导、组织建设、宣传教育和青年福利等一系列的工作适应生产,服务生产,并善于根据生产的需要来开展团的工作,这就是今后我们在加强厂矿团的基层工作中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领导不深入或不会深入。
许多基层团委只要求团员在生产中模范带头,克服困难,但很少关心了解团员、青年工人的思想情绪和困难要求,只满足于一般号召和会议活动,很少深入检查具体帮助。领导上忙于“抓干部汇报,要材料上报”,但是很少切实地深入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什么这种不深入的作风在团的基层领导中较为普遍地存在呢?除因某些团的专职干部兼职太多或专职干部太少等等客观原因外,从领导思想上来检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不了解青年团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应与行政领导有所区别。青年团主要是教育组织,它本身不能决定青年团业务以外的方针、政策。所以团的基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应该是深入小组、团员,深入青年群众,深入生产运动中了解团员、青年工人的思想情绪和要求,用启发诱导和说服教育的方法教育团员、青年工人摸范地、有创造性地执行党和行政的决议和号召,积极地参加国家建设。由于某些基层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不明确,使领导精力不能放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加强思想教育方面,而浮在上层会议和事务活动中。这是不能做好青年团工作的!
第二,不懂得什么是深入。有些团委认为到车间跑跑就是深入,或给个别团员谈谈话就是深入。当然深入车间、小组和接近团员都是深入工作的表现,但并不是深入工作的标准。工作深入的标志就是看你是否了解团员、青年工人在当前生产中的思想情绪和要求。教育工作是青年间的基本内容。不了解青年工人、团员的想想情绪和要求,也是不能结合当前生产、斗争的实践去进行教有的。
第三,不了解要关心群众的切身生活、福利和要求,才能要求群众满足革命需要。如果我们不关心青年群众的思想情绪和要求,片面地要求他们牺牲一切,努力生产,模范带头,这是行不通的。我们许多基层团委,正是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在工作中对团员要求多,关心少。长此下去,将会使团员情绪低落,领导脱离群众。
总之,克服基层领导上不深入的作风是改进基层工作的但要关键。从领导思想上认识了深人工作的必要性之后,如何从组织上、领导方法上、工作方式上进一步解决问题,也是今后各地团委在加强厂矿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