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期
刊物介绍
本刊1981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连续3度被 编入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紧密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全方位及时报道有关最新科研及实践成果, 积极引导和推动本学科及其实践的快速发展,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行业导向性。 主要报道土壤侵蚀、旱涝、滑坡、泥石流、风蚀等水土流失灾害的现状、预防监督、治理 经验和效益及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学科阶段性 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计算机、遥感、系统工程、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在水土保持科研及其实践 中的应用; 国内外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新动态等内容。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试验研究
- 干旱风沙区水库边缘植被-风力侵蚀的变化及成因
- 黄土高原典型生物结皮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 基于Granger模型的黄土沟壑区典型人工林绿水流研究
- 不同雨强下各生育期玉米坡耕地的侵蚀产沙研究
- 旅游干扰对重庆市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枯落物及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
-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年内动态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 辽西北沙地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间作效应
- 甘肃省沿黄灌区春小麦与披碱草/苜蓿混播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 银黑双色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
-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造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评价
- 等高反坡阶对玉米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江西省1988-2017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不透水面的相关关系
- 黑沙蒿根系抗拉特性及其与化学成分的关联性
- 径流作用下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刷速率试验研究
- 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水土保持监测与应用技术
-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焦作市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
- HSPF在热带沿海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 降解地膜和渗水地膜覆盖对中国北方主要旱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应的Meta分析
-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预测及优化
——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 - 基于GIS的湖南省滑坡灾害风险和损失评估
- 基于CA-Markov与InVEST模型的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拟及预测
- 农户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以湖北省部分地区为例 - 安徽省淮南市城市湿地景观格局及其脆弱性
——以大通废弃矿生态湿地修复区为例 - 土壤调理剂对陕北盐碱地土体化学性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 植被自然恢复对煤矸石堆场Fe/Mn淋溶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
- 覆膜集雨渗灌系统在半干旱区土壤水分监测中的应用
- 四川省汶川县下庄沟“8·20”泥石流成因分析及堵江范围预测
- 河南省洪涝灾害的灾后恢复力研究
- 基于农民满意度的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研究
——以湖北省部分县市的调查为例
区域发展综合研究
- 黄河中游地区生态恢复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生境质量的相关性
- 桂西南-北部湾地区“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
- 抚仙湖流域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 1990-2018年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
- 云南省城市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 河南省巩义市土地利用演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 河北省山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 浙江省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1988-2018年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 四川省甘洛县2019年群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理
- 吉林省1990-2018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 基于生态足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生态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基于地形梯度的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功能分区
- 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水土保持通报》2018-2019年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
- 《水土保持通报》2020年引证参数等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