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期
刊物介绍
《福建林业科技》创刊于文革期间的1974年,是由当时的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林业局科技站创办的;到1976年,主办单位更名为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创刊初期的《福建林业科技》为内部资料,不定期出版。1987年,上级领导非常重视,把主办单位变更为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为第一主办单位。1988年,第一主办单位又变更为福建省林学会,并申请获得闽出刊特许证,同时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一届编委会。1989年8月经国家科委核准,取得正式创刊批文;1990年6月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取得国内统一刊号(CN号);1991年6月取得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号)。1992年编委会换届,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二届编委会;1998年编委会再次换届,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三届编委会;2012年1月换届成立了《福建林业科技》第四届编委会。 《福建林业科技》始终坚持学术质量与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始终秉承“促进科技进步、推广技术成果、发现培育人才”的办刊宗旨,始终遵循“优稿优选、公正平等”的组稿标准;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各项规定;严格执行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严格遵守《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科学技术期刊目次表》、《标点符号用法》、《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有关国家标准。创刊38年来,在历任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历经几代编辑同仁的不懈努力,现已编辑出版期刊158期,刊登科技论文4060篇,其中1999年以来(13年)共编辑出版60期,刊登科技论文2462篇,为我国林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刊物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现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并被国内多家数据库和网站收录。1996年被评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荣获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再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7年荣获第二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荣获第三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9年荣获福建省科协第四届优秀科技期刊奖一等奖;2011年荣获福建省科协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2011年又一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林业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继1996年和2004年之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本刊主要刊载与林业有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技术开发等文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设计、教学工作者和林农果农必不可少的科技参考资料。 本刊为季刊,A4开本,页码180,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CN35—1136/S、ISSN1002—7351,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60.00元。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34—34。也可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并真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欢迎社会各界来我刊宣传产品、展示形象。 编辑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新店上赤桥35号 邮政编码:350012 联系电话:(0591)87911427 联系人:蒋家淡 开户银行:农行福州市晋安新店分理处 开户名称:福建林业科技编辑部 银行账号:13-135301040002107 电子邮箱: 或 本刊网址:(1) ; (2)
福建林业科技
- 大理市苍山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研究
- 苍山西坡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与规划
- 舟山岛外来植物及其入侵性分析
- 基于AHP的徐州城市公园花境植物景观评价
- 珠三角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与配置研究
- 贵州湄潭黄杉生态系统保护性评价及保护构想
- 哈尔滨市居住区雨水资源化与景观整合设计
- 城市公园绿地边缘空间景观初探
——以海口市白沙门公园为例 - 浙江农林大学诸暨校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海南省靠亲山森林旅游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 森林公园综合体旅游规划探讨
- 现代佛寺园林景观建设探讨
——以三亚南山为例 - 杭州市雨水花园调查与分析
- 建阳市城郊生态景观林建设初探
- 福州机场鸟类多样性及危害评价
- 闽东花卉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 提高江西森林资源质量的建议
- 我国山茶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文献分析
- 青钱柳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植物间化感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盐度和水渍对红树植物银叶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 慈竹生长过程纤维素、木质素及灰分动态积累
- 广西孟江油茶叶片营养DRIS诊断
- 秋季干旱对黄蜀葵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
- 3种林农复合模式碳储量及分布比较
- 基于DEM的森林地形与植被空间格局关联分析
-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红花湖绿道植被景观特征
- 顶果木人工林经济效益与成熟年龄研究
- 温度对等离子体处理后竹塑复合材表面的影响
- 海南沿海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
- 浙江楠纯林与异龄混交林群落结构比较
- 贵州3处保护区生物廊道景观格局与连通性浅析
- 广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
- 台州绿心区典型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福建山樱花总RNA提取方法比较分析
- 红豆树与杉木次生林混交试验
- 建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
- 江西省不同产地粉防己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分析
- 重庆市屋顶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
- 脲醛树脂胶黏剂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
- 磷酸法竹活性炭除铬性能的研究
- EM菌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试验
- 4种无公害药剂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 山西省白蜡优树无性繁殖试验
- 红椿天然林优树选择
- 静电场对南方4种针叶树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 苗床透光率对浦城丹桂扦插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 降香黄檀播种及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 三清山种子植物东亚-北美地理成分比较研究
- 梁野山产3种福建省新记录草本植物
- 2种福建省新记录桂樱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