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压药,需避开9大误区

2024-05-19 17:53张冬琴
家庭医药 2024年5期
关键词:降压药误区服用

张冬琴

误区1:未见明显症状就无需服用降压药

有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一系列短期不适症状,但也有很多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这些患者觉得自己没出现任何不舒适感,再加上较为担心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就选择不接受任何治疗。此行为十分危险,因为高血压对机体产生的主要危害并不是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症状,而是在高血压不断进展中不知不觉中对机体内各脏器造成的慢性损害,此类损害在不断加重后,会引起嚴重后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

误区2:早晨、夜晚服药是一样的

人的血压水平在一天24小时内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存在“两峰一谷”的节律,早晨是一天当中血压最高的时间段,脑梗、心梗等一些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早晨时段的发生率相对更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尤其重视早晨时段的血压水平管理,降低高血压所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一般来说,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适合早晨使用降压药。但是也存在一定个体差异,要是一些患者在夜间或是凌晨时段的血压水平较高,则需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睡前使用降压药,从而有效控制夜间及早晨时段的血压水平,防止血压过度波动。此外,患者也可根据自己每天24小时内的血压水平不断情况,找出血压变化规律,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血压水平。

误区3:血压正常后无需再继续用药

一些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降压药后发现自身血压水平控制较好,无需继续用药,故出现擅自停药的行为,显然此行为是不合理的。事实上,这些患者血压平稳主要依赖药物的作用,一旦停用药物,血压便会失去控制,这是非常危险的。

引起血压水平升高的原因很多,比如熬夜、精神过度紧张、剧烈运动等因素均会导致血压偶尔升高,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若并未确诊为高血压,服用中药调理促使血压稳定,同时消除血压升高的诱因,待血压水平恢复正常后可以停止用药,不会造成血压波动。如果已确诊为高血压,但处于发病初期,血压水平升高得并不明显,经医生指导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促使血压稳定后,也无需服用降压药。但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状态,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就需要终身用药,即使血压水平较为稳定后也不可擅自减少药物,更不可停药,只可严格遵医嘱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来维持血压水平。如果擅自停药,极有可能会造成血压水平反弹,比如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的美托洛尔等降压药物后擅自大幅度降低药量或是停药,一方面可造成血压水平突然上升,另一方面还可能引起心率加快,情况严重者也可能出现心绞痛、心梗等症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另外,擅自停药在造成血压水平大幅度波动的同时,还可能引起一系列脑血管事件,比如脑梗、脑出血等,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误区4: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机体会产生耐药性

很多患者在长期服用降压药后,会担心机体会对此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但其实降压药进入机体后,作用的对象并非细菌而是受体,通常不会出现与抗生素近似的耐药现象,所以长期服用也不会失去药效。

误区5:过于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擅自减量或是隔日服用

很多患者因过于担心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所以通常会出现擅自减量或是隔日服用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行为,虽此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但同时也会导致血压水平出现大幅度波动,而血压水平的忽高忽低又会对患者血管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进程,得不偿失。

误区6:只要遵医嘱用药即可,无需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患上了高血压,严格遵医嘱用药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在治疗期间不纠正既往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确切来说,药物治疗需严格建立在良好的生活习惯之上。引起高血压的因素较多,包括酗酒及高钠低钾饮食等,该病一般是因此类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要是不积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还会持续损害患者的血管,导致高血压病情加剧。因此,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积极反思既往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并给予有效纠正,相关措施包括不熬夜、低钠低脂饮食及坚持运动等,否则很难取得满意的降压效果。

误区7: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只要长期用药就行,无需定期到医院复诊

随着各种高血压诱因的不断改变,临床发现即便患者严格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其血压水平也很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在服用降压药来保持血压水平长期稳定的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并仔细做好记录,以了解近期治疗效果,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如果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发生水肿、低血压以及咳嗽等一系列症状,应第一时间到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调整用药方案。即便近期血压水平十分稳定,也要保持定期到院复查的习惯,然后让医生根据近期血压水平、血象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来有效指导用药,然后据此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减药量或是更换药物类型,以实现针对性治疗。

误区8:就医期间无需用药

一些患者认为在到院复诊时或是就医期间,到院直接遵医治疗就行了,无需继续用药,主要是特别担心用药后就医就像主动掩盖真实病情一样,其实在到院就医前仍要一如既往的用药,这是因为到院后医生会根据目前用药情况来了解其具体效果,并根据该效果来判断该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如果患者在就医前擅自临时停药,极有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医生的正常判断,对血压水平控制极为不利。

误区9:前一天漏服后第二天服用双倍剂量

很多患者常会出现漏服降压药的情况,心想在第二天加倍用药便会快速降低血压水平,但同时也担心双倍剂量可能会影响心、脑等脏器功能,诱发头晕、心悸等症状,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性。其实,如果患者出现漏服的情况后,首先要仔细阅读相关降压药的使用说明书,然后严格按说明书提示给予处理,如果上面并无相关处理方法,就需要按具体药物类型、服用次数及漏服时间等情况进行具体安排,若仍较为担心,可及时求助医生。

猜你喜欢
降压药误区服用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服用抗过敏药物须谨慎
如何正确服用胃药
服用降压药警惕不良反应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