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鼻饲,让吞咽障碍患者摆脱“大象鼻”

2024-05-19 17:53朱秀平王亚芹
家庭医药 2024年5期
关键词:温开水间歇胃管

朱秀平 王亚芹

黄先生是我院康复科的一名患者,因卒中后遗留吞咽障碍不能自主进食,但他觉得“大象鼻”既影响美观又不舒服,所以很抗拒鼻饲管。经过评估,我们为他制订了间歇性鼻饲(IOE)方案。一开始,黄先生进食糊状流食,两周后吞咽功能有了明显改善;4周后就能够自己吃普食了,因摆脱了“大象鼻”,李大爷增加了自信,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

那么,什么是间歇性鼻饲?它与鼻饲管有何区别呢?本文就带大家了解相关问题。

1.什么是间歇性鼻饲?

吞咽障碍是指患者不能将食物安全、有效地从口送到胃的过程,其主要由下颌、双唇、舌、软腭、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所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30%~45%(急性期为51%)、颅脑损伤为27%、帕金森为50%~70%、重症肌无力为15%~63%、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高达48.60%。

吞咽障碍患者因无法正常进食,不能為人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大多需要通过鼻饲饮食来确保营养摄入。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深至胃内,通过胃管将流质食物、水注入胃内,保证营养供给。间歇性鼻饲则是在传统鼻饲管的基础上改良而来的,顾名思义就是喂食时从口腔里置入鼻饲胃管,通过鼻饲胃管注入鼻饲液,喂完后即刻拔除胃管。简而言之就是,进食时插管,进食结束后拔管。

2.间歇性鼻饲的优点有哪些?

留置胃管的患者常常感到咽部不适,仿佛有“鱼刺”卡住,因此避免吞咽以防止疼痛。长期鼻饲可能导致咽反射迟钝、贲门肌肉松弛、胃蠕动功能减退和胃及食管反流,这些情况可能引发或加重继发性肺部感染。此外,胃管的摩擦、压迫和鼻饲反流刺激也可能增加鼻咽部溃疡、食管和胃黏膜糜烂的风险。在鼻饲期间,患者也难以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这对患者的康复不利。

间歇性鼻饲不仅是一种营养供给方法,更是一项促进有效吞咽的康复训练。在插管过程中,它可以刺激吞咽相关肌肉群,避免咽喉反射迟钝,并改善吞咽功能障碍。由于胃管经过口腔、舌咽和食道,患者的喉反射可能会迟钝。间歇性鼻饲可以提高护士插管的成功率,并在插管过程中刺激患者的舌根部,有助于间接诱发患者的吞咽反射,从而有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训练恢复。间歇性鼻饲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插管,无需固定,解决营养问题,减少相关并发症,并结合吞咽训练,如头颈部训练、口唇闭锁训练、舌肌康复训练、下颌康复训练、咽部康复训练、电刺激治疗和食管上括约肌开放训练等,具有协同作用,有效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

此外,留置胃管可能影响患者的外观,限制其参与社会活动,导致自卑心理,不利于患者回归社会。而间歇性鼻饲只在喂食时插入胃管,喂完后即可拔除,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信心。

最后,留置胃管的操作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完成,而间歇性鼻饲胃管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由患者或家属操作,掌握方法后可在家中自行完成,操作简单、方便,无严重并发症。

3.鼻饲管经哪里置入?置入哪个部位?

间歇鼻饲胃管是经患者口腔置入,而留置鼻饲管是经患者鼻腔置入。与留置胃管不同的是,间歇鼻饲胃管置入的部位为食道中下段,大致置入的深度为30cm.而留置胃管的置入深度为45~55cm,置入的部位为胃部。

4.如何确认鼻饲管置入到正确的位置?

确认间歇鼻饲胃管置入的位置异常重要,只有确认导管置入在患者食管中下段,方可进行灌食。如果将间歇鼻饲胃管误入肺部,应拔管,休息片刻后重新置入。以下是确认间歇鼻饲胃管在位的方法:左右转动,上下提插营养管,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将营养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观察有无气泡溢出;用鼻饲注射器注入少量的温开水,不少于10ml,观察是否呛咳。如无以上症状,便可确认间歇鼻饲胃管在正确的位置。

5.间歇性鼻饲的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手卫生:操作前洗手,保证手卫生;

(2)口腔、鼻腔:患者每次间歇鼻饲前、喂食2小时后给予口腔、鼻腔护理,保证清洁;

(3)体位:病情允许前提下,患者最好取半卧位或坐位,如无法坐起的患者,宜采右侧卧位;

(4)义齿:患者如有活动性假牙,协助患者取下;

(5)经口腔插入:如有偏瘫的患者,由患者的患侧置入导管,以便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6)湿润间歇鼻饲胃管:用温开水湿润导管前段;

(7)置入间歇鼻饲胃管过程:营养管通过咽喉部时(约14~16cm处),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在吞咽时顺势将鼻饲管插入食道,若为昏迷患者应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徐徐插入。插入预定长度(30cm)时,检查确认鼻饲管在食道内;

(8)置入不顺畅处理:鼻饲管插入不畅或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暂停插入,嘱患者做深呼吸,稍停片刻再插,并检查鼻饲管是否盘曲在口腔内;如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应立即拔出休息后再重新插入;

(9)鼻饲液温度:温度为38~40℃,可用温度计测量鼻饲液温度,也可将鼻饲液滴在手腕部试温;

(10)鼻饲液:可用特制的肠内营养制剂。也可以根据病情自备食物,每天食物搭配至少20种食品,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微量元素。用破壁机制作成流质状态。

(11)注入营养液注意事项:插入成功后先注入20ml温开水,再注入准备好的流食,控制注食速度在 50ml/min 左右,注食量每次250~350ml,注食完成后再注入20ml温开水冲管;

(12)拔除间歇鼻饲管:每次鼻饲结束后在病人呼气末拔除间歇鼻饲胃管,以防分泌物误入呼吸道;

(13)间歇鼻饲的体位管理:并嘱咐病人保持喂食时的姿势30min,以防食物反流,导致窒息;

(14)间歇鼻饲次数:根据病人消化情况给予每天 4~6 次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

(15)间歇鼻饲给药:间歇鼻饲的患者在就诊时告知医生无法经口喂药,须经鼻饲管注入药物。医生根据病情开具可研碎的药物,在给药前,先将药物研碎,再用水充分溶解,在给药前后均需要温水冲洗导管,防止导管堵塞,同时也避免药物浪费。

6.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间歇鼻饲胃管进行维护?

间歇性鼻饲胃管使用完毕后,需要将导管内的食物残渣用自来水冲洗,特别注意导管前端侧孔的清洁,确保整条导管通畅。然后将导管浸泡在备有温开水的加盖容器中,注意导管管腔内要浸泡满温开水,半小时后取出晾干,或在插管前取出使用。

此外,间歇性鼻饲胃管有使用期限,应根据导管产品说明书及时更换。

总之,间歇性鼻饲联合吞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有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康复。此外,间歇性鼻饲还能维护患者形象,提高患者恢复病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温开水间歇胃管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治胃寒痛
治胃寒痛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瓶子自己瘪了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