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以通为用”在慢性心力衰竭辨治中的运用

2024-05-19 21:45赖秀玲李世淋李心平刘东敏
江苏中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水饮络病心气

赖秀玲 李世淋 王 莎 李心平 刘东敏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及心脏结构改变导致心脏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疾病,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归宿[1]。在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等共同参与下,血管内皮损伤,心脏结构重塑,诱发心衰发作,同时也是CHF病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2]。数据分析显示,CHF患者中住院次数≥3次的比例为40.5%,平均住院天数为9.7 d[3]。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本病发作和住院次数任重而道远。

中医学治疗本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等优势。络病理论作为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与CHF有着密切的联系。《临证指南医案》[4]云:“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CHF患者正衰邪恋,病深难愈,缠绵不休,经气之伤渐入络脉,络脉失和,气水痰瘀互结于心,形成久病入络的病机。因此,CHF其根源是络脉病。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以通为用”在慢性心力衰竭辨治中的运用,冀为络病理论干预CHF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1 络病与CHF密切相关

“络”首见于《灵枢·脉度》[5]41:“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以十五络为主体,包括别络、浮络、孙络等不同层次,逐层细分,呈网状遍布全身,与“微血管”在结构形态特征上具有同一性[6]。络脉沟通形体官窍,具有贯通营卫、化生气血津液等功能。作为人体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络脉细小而广泛,且功能独特,一旦受到邪气侵袭则易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从而形成络病。心络作为首要部分,具有主血脉的重要生理功能,病邪损伤心络,致其“不通”。《素问·痹论》[7]79言:“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络痹阻,气血无以濡养心君,心气虚损,心阳亏耗系心络衰败之首。客邪入侵,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内生,相互胶结,阻塞心络,致使新血难生,病情深重。由此可以看出,心络衰败,络脉气血运行缓慢,形成了CHF多虚多瘀的病理特征[8]。

叶天士认为劳伤过度、阳气受损、七情郁结等皆能致络中气血阻滞,且会由经入络、由气及血,并以“通络”作为治疗络病的总则[9]。吴以岭院士基于“营卫承制调平”理论确立“脉络-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总则为“络以通为用”[10]。络脉以流通为要,络脉畅通,络气旺盛而周流,络脉抗邪有力,使失调之气血津液归于平和[11]。“通”的方法非狭义之“疏通”,而是结合“温”“补”“和”“消”等多种治法以利络通脉,达到“络通”之目的。络脉畅通,气机条达,血液畅流,则病症自除。

2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CHF之病因病机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指出:五脏六腑皆可令心衰,非独心也[12]。从心络发病到累及他脏反映了CHF病变的复杂性。“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心之气阳虚乏,风寒湿毒等客邪入侵,致使心络不荣、气血津液失调、水饮阴邪内停而致络损,产生的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络中胶结,病程缠绵难愈,更加重了心络虚损状况[13]。

2.1 心气阳虚,心络不荣,心衰始生 《灵枢·天年》[5]93中言:“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CHF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脏腑机能渐衰,气血不足,络脉不充,加之劳倦虚损,营卫失和,心气、心阳乏源,心络失于温养。临症可见心下空虚、悸动不安、少气乏力、动则喘甚等,正如《诸病源候论·心病候》[14]所云:“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是为心气之虚也……”人体气血营卫昼行于阳,夜行于阴,CHF症状以夜间为重,系在心络受损的前提下,至夜气血营卫运行于阴络,心络不畅或痹阻,临床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此外,伴随现代生活习惯的变化,夜休不足、饮食不节等不良生活习惯亦会加速心气心阳的亏损[15]。总的来说,心之气阳虚乏,所致络脉失荣而致心络受损,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失常,心衰始生,并诱发他病。

2.2 客邪入侵,引动宿邪,加重心衰 《素问·刺禁论》[7]95曰:“心部于表”,《医门法律·络脉论》[16]中云:“然风寒六淫外邪,无形易入。”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易袭阳位,心肺为阳,易受风袭,引动宿邪,相兼为病。心衰常因外邪诱发,是因心络失荣受损,卫气、心气不能抵御客邪入侵,客邪侵入脉络,引动体内宿邪相合而发病。日久则变生有形实邪阻滞心络,加重心衰的发展。在季节变化时,患者常因感受客邪引起呼吸道感染继而诱发CHF急性发作,肺气失宣,客邪直中,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心肺气虚,心脉瘀阻;肺失宣降,津液代谢障碍,水饮阻肺,出现胸满喘促不能平卧;水溢四肢,出现四肢浮肿、沉重胀痛。实验室检查以炎症因子升高为主要表现[17]。这是由于客于肺络之邪转移至心络,诱发或加重心衰。

2.3 气液失宣,清浊相干,络虚水停 《景岳全书》[18]云:“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肺、脾、肾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述》[19]曰:“上焦如雾,雾不散则为喘满,此出而不纳也。中焦如沤,沤不利则为留饮,久为中满,此上不能纳而下不能出也。下焦如渎,渎不利则为肿满,此上能纳而下不能出也。”心肺络虚,或外邪侵犯肺络,从而使肺之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聚而生痰,凌射心肺之络,则见心悸、喘息。痰饮水湿运散不及困阻脾络,进一步加重络虚水停,可见渴不欲饮、纳食差等。心阳不振累及肾阳,气不化津停于下焦,表现为小便不利、下肢水肿、麻木乏力等。此皆因心肺络虚或外邪侵犯导致肺主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气液失宣;脾肾阳虚,运化失司,气化无权,失于温煦,升清降浊功能受损,清浊相干,浊邪留滞络脉,疏泄不及,水肿遂生。

2.4 气血凝涩,痰瘀互结,络息成积 《血证论》[20]曰:“水与血相为倚伏”,“水病累血,血病累气”。气阳虚乏、客邪侵袭、络虚水停与心络瘀滞密切相关。心之气阳虚损不复,外感内生之邪交阻心络,日久变生瘀血,络息成积。痰浊、水饮、瘀血日久更进一步加重心气之阳亏虚,形成恶性病理循环。气血不行,血瘀滞于心肺络之中,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甚则咳血;瘀血滞于肝络之内,气血循肝经运行不畅,临床表现为:肝大质硬,腹壁青筋暴露;伴见面色晦暗,颈部青筋怒张,口唇紫绀,胁肋刺痛,舌质紫暗,脉沉细涩等。此阶段气阳衰败,心络瘀滞,精气亏虚已极,实邪伤及周身,病深难解。总而言之,络息成积,难以复原,缠绵不愈,胶着反复,究其根本,是络脉不通。

3 基于“络以通为用”论治CHF

《医学真传》[21]言:“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因此在治疗上不应局限于单一“通”法,应根据病情所处阶段,基于“络以通为用”之基本治则,选用以下四大治法辨证施治。

3.1 补虚荣络,通补络损 明代刘纯认为:“气虚停饮,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心气虚则生血乏源,心阳虚则心力不足,心络失去血之濡养而损伤,概括为失荣络损。故治疗上应以补虚荣络、通补络损为主。心气虚损多选用四君子汤、保元汤、补中益气汤等,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具有补养心气、益气健脾之功效,方中重用人参大补元气,气机充足而血行通畅。保元汤、补中益气汤亦重用人参、黄芪类补气虚之要药,以补“五脏诸虚”,意在补益心气、养心为本,兼顾他脏之虚损[22]。气血俱虚用归脾汤,补益气血,以补药之体做通药之用,气血生化充足,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络通[23]。其中龙眼肉甘平,既补脾气,又养心血,与炒黄芪共为君药,增强养血通络之功。络虚通补、以补开塞,补虚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络损得以渗灌,气血得复,血脉通利,环周不休,诸症可解。

3.2 调和气血,逐邪开络 络损失荣,邪气易入难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肌表,传入络脉,触发内在伏邪,故治以调和气血、逐邪开络,使“正足邪自去,邪去正自安”。治疗上常以玉屏风散、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加减,此类方中重用辛温解表、祛风解表药,以助气血调和,逐邪固卫,祛邪通络。玉屏风散以黄芪、白术扶正,防风祛邪,是“标本兼治”的代表方,具有补气调体、固表御风作用。复营卫气血之衡,当以桂枝汤之法:桂枝温通辛散,调腠理,和营卫,配伍芍药资津血之源,顺营卫通行[24],配伍生姜辛散外邪,温散中寒,以调和营卫、通达气血津液为基础,逐络中客邪。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首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奏固表实卫、驱邪扶正之功。若寒邪初入,袭络不深则用麻黄、桂枝、羌活、防风等辛温发散之品,“络以辛为泄”,从表透邪,则诸邪无所依,助心络气血运行,通达络脉。

3.3 温阳利水,济阳温络 心阳不振累及肾阳,肾阳不温则气不化津,脉络失去温煦则水湿、痰饮滞留于络脉中。治疗上采用温阳利水、济阳温络之法,常以真武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木防己汤等加减。苓桂术甘汤具有温心肾之阳气、化脾肾之水饮的功效,本团队前期在对苓桂术甘汤治疗CHF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发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5]。五苓散在苓桂术甘汤的基础上去甘草,重用泽泻为君,加猪苓、泽泻,直达肾与膀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效。真武汤以附子为君药,辛甘性热,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具有温肾助阳、化气利水之效。此外,对于饮停上焦,气喘甚者,予以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中之水气,可酌情选用桔梗、杏仁、桑白皮等泻肺平喘药,以达提壶揭盖之效[26]。木防己汤中茯苓、白术、防己皆可导水湿从膀胱而走,而缓解水饮上凌心肺之喘满。对于饮停中焦,腹胀、纳食不佳者,可酌情加用厚朴、半夏、木香、砂仁等行气化滞,健脾化湿。对于饮停下焦者,可酌情加用车前草、通草、木通、薏苡仁、萆薢等利尿消肿,还可加巴戟天、牛膝、淫羊藿温肾阳、通血脉,助三焦气化、利水消肿。

3.4 化痰祛瘀,消积通络 朱丹溪云:“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治瘀要化痰,痰化则瘀消。”痰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治疗以化痰祛瘀为基础,以消除络中积聚为目的,常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血府逐瘀汤等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上焦气阳不足,下焦阴寒之邪上乘阳位而致胸痹心痛者,心衰亦见此证。王清任言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生地黄、当归养血补血、柔肝滋阴;川芎乃血中之气药,配伍赤芍活血行气,气行则血行;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配伍柴胡调畅气机,兼顾肝脾;川牛膝既能活血,又能引胸中瘀血下行,给邪以出路;炙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活血而不耗血,行气而不伤阴,祛瘀生新。本病日久缠绵,痰瘀胶结壅实于心络,应重视水蛭、土鳖虫、全蝎等虫类药的运用。土鳖虫性味咸寒,《神农本草经疏》[27]言其:“咸寒能入血软坚,故主心腹血积,癥瘕血闭诸证”,善于化瘀通络,逐瘀破积;水蛭、全蝎可畅达络脉之干血,使干血散去,心络通利[28]。临证应用需注意顾护正气,防止正气过伐。

4 验案举隅(刘东敏主诊)

金某,男,78岁。2022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胸闷、心慌10年余,加重4 d。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伴心慌,活动耐量下降,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诊断为CHF,患者病情控制欠佳。4 d前患者因外感风寒后出现胸闷、心慌、气短,遂至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刻下:胸闷、心慌、气短,偶有咳嗽、咳痰,痰色白、量少不易咯出,饮食差,夜休差,小便量少,大便正常,舌质暗、苔白滑,脉细涩促。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率123次/min,律不齐,双下肢轻度水肿。肺部CT示:右肺上叶尖、后段间质性肺炎;心影增大,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管壁钙化斑块形成;双侧胸膜腔积液。心脏彩超示:双心房及左心室增大,LVEF:43%。BNP:806 pg/mL。西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心功能Ⅲ级);中医诊断:心衰(痰湿内阻证)。治以化痰除湿,温阳利水。方选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

茯苓15 g,桂枝10 g,白术20 g,猪苓15 g,泽泻15 g,丹参10 g,川芎15 g,陈皮10 g,法半夏15 g,葶苈子15 g,炙甘草6 g。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2022年11月14日二诊:患者胸闷、气短、心慌较前改善,水肿较前消退,饮食、夜休仍差,舌质暗、苔白,脉细涩,继续以初诊方为基础化裁,加枳壳10 g、酸枣仁15 g,7剂。

2022年11月22日三诊:患者病情稳定,未诉胸闷、气短、心慌,四肢无水肿,饮食、夜休较前改善,复查BNP值处于正常范围,予二诊方去川芎、葶苈子,加用生黄芪30 g、党参10 g,7剂。

按语:本案患者为老年男性,病程日久,正气虚衰,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肌表,传入络脉,引动内在伏邪。痰饮上犯心胸则胸闷、气短、心慌;阻于肺络之内,则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阳不化阴,肾阳不能温煦脾阳,表现为食欲不振,小便减少;水饮泛溢肌肤则见肢体浮肿。治宜化痰除湿、温阳利水,故方选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加减。方中茯苓、猪苓、白术、陈皮健脾益气、利湿化饮;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以桂枝温阳。苓、桂相伍,一利一温,利湿邪而复阳气,温而不燥,利而不峻,共奏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血不利则为水,水客局部则肿,用丹参、川芎和其血,消水肿;泽泻利水而不伤阴,使水饮下渗,清阳上升;法半夏燥湿化痰,葶苈子泻肺利水、提壶揭盖;炙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时患者诸症减轻,饮食、夜休仍差,加用枳壳以畅中焦气机,酸枣仁安神助眠。三诊时患者病情平稳,诸症未再发作,考虑患者正气虚损,以二诊方去川芎、葶苈子防伤正,加用生黄芪、党参培补正气。药证合拍,使痰饮去而不留邪,正气复而阳气得。

5 结语

综上,CHF属于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程迁延,络病理论同样强调“久病入络”,二者蕴含着病机的相关性,且与“络以通为用”的治疗法则相契合。在络病理论的基础上,阐明CHF患者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津液失和,心络失荣受损,痰浊、水饮、瘀血内阻的病因病机,在“络以通为用”治法的指导下,通过拓宽“通”法的辨治思路,采用“补”“和”“温”“消”等方法使络脉通畅,从而及时干预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预后。总之,今后应在络病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CHF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基于络病理论辨治CHF的独特优势,使更多患者获益。

猜你喜欢
水饮络病心气
晚秋乌桕树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基于“络病理论”从瘀论治中风
有“心气”才大气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肠鸣腹泻30年,竟是“水饮”作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之解析
必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