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安分期辨治股骨头坏死之经验

2024-05-19 21:45张来根王培民
江苏中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诸药气滞益气

张来根 饶 伟 王培民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指导:许建安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激素使用、酗酒、贫血等)导致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1]。其中,激素使用是我国ONFH发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2]。本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平均患病年龄在36岁左右,双侧患病率占70%以上,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3]。目前,西医治疗ONFH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保髋手术(截骨术、骨移植、髓心减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这些方法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多、手术费用昂贵、创伤较大、并发症多、远期疗效不理想等问题[4-5]。股骨头坏死可归属于中医学“骨痹”“骨蚀”“骨痿”“髀枢痹”“髋骨痹”等范畴,其病因为外邪侵袭、跌扑损伤、积累劳损、脾胃虚损及肝肾不足等,与肝脾肾及经脉关系密切,《素问·痿论》[6]云:“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许建安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50 余载,临证经验丰富,善于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辨治骨伤科相关疾病,见解独到[7]。许教授认为ONFH发病以正虚为本,气虚、气滞并存,血停湿聚,成瘀成痰,痹阻经络而发病;病久则肝脾肾皆亏,正虚邪恋。在治疗方面,许教授运用分期辨治,强调早期治疗,主张扶正祛邪兼顾,内外兼治,提倡配合功能锻炼以动静结合。笔者有幸跟随许教授临证学习,现总结其辨治ONFH之经验如下,以飨同道。

1 审悉病机,着眼瘀痹

许教授从ONFH的病因及主证归纳分析,提炼病机,认为股骨头坏死的核心病机是瘀痹,且瘀为贯穿全程的基本病机。瘀不单纯指血瘀,还包括气瘀、痰瘀、寒瘀、热瘀以及“寒、热、气、血、痰”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虚实复合病机,如气滞血瘀、气滞痰凝、气虚血瘀、血虚血瘀、寒凝血瘀、热结血瘀、痰湿痹阻、痰瘀交阻等。许教授指出瘀痹有虚实变化,提出“初病即有虚、末病仍有实”的“虚实合病”病机观,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虚实各有侧重。初期以实为主,气滞血瘀为实,不通则痛,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早期也存在局部气血损伤致正虚之机,或者因本身存在正虚而局部复受邪致病。中期虚实夹杂,气血皆伤,痰瘀交错,瘀痹更甚,局部痹阻不通,筋骨渐失所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骨损筋伤之象日渐明显。晚期正邪交争日久,正气耗损,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主,筋骨虚损,骨髓失充,同时痰瘀留阻,痹痛不清,髀枢塌陷变形,无以支撑,不能活动,乃正虚邪恋之征。

许教授强调,治瘀不忘“痰”。《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8]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血证论·卷六·咳嗽》云:“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9]134,“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9]116。初期即可见痰湿之征,继而生瘀,也可因瘀生湿,湿聚痰生,痰凝痹阻瘀滞更甚,加重病情。痰瘀交错,痰瘀互病,痰瘀同病,导致疾病迁延难愈。因此,临床辨治要注重痰瘀同治。

2 虚实合病,分期辨治

许教授认为ONFH多为虚实合病,在本病不同时期虚实表现各有侧重,但瘀痹之机贯穿始末。根据长期临床观察总结,以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为依据,许教授将本病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2.1 早期——气血瘀滞型多见,治宜化瘀通络、益气强骨 ONFH早期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局部疼痛不适或进行性疼痛,疼痛不适部位比较固定,以关节活动受限不明显或轻度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兼见胸胁疼痛、面暗舌紫或青或有瘀斑、脉涩或弦。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显示股骨头外形正常,无塌陷,骨小梁结构稍模糊,密度不均或呈斑点状骨质疏松。本期相当于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分期的Ⅰ期、Ⅱ期[10]。

许教授认为此期以气血瘀滞型为主,由各种原因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渐滞而成瘀,治宜化瘀通络、益气强骨,方选加减复活汤(许教授自拟方)。方中当归、桃仁、土鳖虫、茜草、木瓜、地龙活血通络;黄芪、柴胡、生山楂、白术益气除滞;白芍、续断、骨碎补补肝肾、强壮筋骨;柴胡、白芍柔肝疏肝,调理气机,运行气血,消除瘀滞;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益气通络、强壮筋骨之功。若素体肥胖或喜食肥腻,早期即注意脾虚有湿,或存在痰瘀阻络之证,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兼顾健脾除湿化痰,酌加半夏、陈皮等。许教授认为此期瘀痹初起,病邪未深,若处置及时,收效最佳。

2.2 中期——痰瘀痹阻型多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祛痰 ONFH中期以髋关节受累加重,疼痛明显,痛可及膝,髋关节外展内旋或屈伸受限,出现跛行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兼见胸脘痞闷、肢节酸楚、倦怠乏力、舌暗或紫或青、苔白或腻、脉或涩或滑。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表现为软骨下囊性变,可见软骨区半月形透亮区,大片状高密度影或大小不等囊性变,间隙变窄,髋臼缘增生变形,股骨头外形塌陷不足一半。本期相当于ARCO分期的Ⅱ期、Ⅲ期[10]。

许教授认为此期以痰瘀痹阻型为主,由早期失察失治、耽误病情所致,此时气血皆伤,瘀痹加重,肝郁脾虚,气滞津停,瘀阻痰生,气血痰瘀互结,髀关渐失枢利,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并见。《医学正传》[11]云:“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8]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许教授认为此期病人虚实夹杂,痰瘀痹阻为实,筋脉失养为虚,治疗当疏肝健脾、活血祛痰,方选通阳豁痰汤(许教授自拟方)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辨证录》强调“治痹必治痰”[12],痰湿、瘀血皆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化,是以方中用白附子、制南星等温热之品豁痰祛邪;当归、牡丹皮、木瓜活血通络;淫羊藿、续断温肾强骨;柴胡、黄芪、枳壳、独活、茯苓益气健脾,畅通气机,通行气血;配龙骨、牡蛎、茵陈平肝散结,去肝脾之困苦,又防燥热耗散气血。诸药相伍,共奏疏肝健脾、活血祛痰之功。

2.3 晚期——气虚肾亏型多见,治宜补肾养肝、益气活血 ONFH晚期临床表现为髋膝疼痛加重,跛行比较明显,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行走困难,甚或不能行走,难以劳动,可兼见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精神萎靡、少气懒言、舌淡脉沉。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表现为股骨头扁平塌陷畸形,髋臼缘增生变形,呈骨关节炎改变,股骨头外形塌陷超过一半。本期相当于ARCO分期的Ⅲ期、Ⅳ期[10]。

许教授认为此期以气虚肾亏为主,病及后期,正邪交争日久,气血损耗,肝肾亏虚明显,正虚无力驱邪,筋骨失养,不荣则痛。《灵枢·经脉》曰:“足少阴气绝则骨枯。”[13]《景岳全书·非风诸证治法》曰:“筋有缓急之疾,骨有痿弱之病,总由精血败伤而然。”[14]许教授认为此期病人以正虚为主,肝脾肾皆亏,治疗当补肾养肝、益气活血,方选益气填髓汤加减(许教授自拟方)。方中黄芪、党参、续断、淫羊藿、芡实、枸杞子、白芍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牛膝、独活、土鳖虫、当归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生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脾运有常,肝血旺盛,肾精充盈,筋骨得以濡养,共奏补肾养肝、益气活血之功。本病后期正虚明显,却仍有邪恋之虞,扶正之中勿忘祛邪,但总以扶正为要。

3 内外协同,合而为用

许教授在治疗ONFH过程中,嘱患者在内服中药的同时,外用“伤Ⅰ膏”,常获佳效[15]。“伤Ⅰ膏”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经验外用药,以三色敷药为主改良而成[16],方中紫荆皮、蔓荆子活血行气、除痹止痛,为君药;川芎、当归、丹参、赤芍、片姜黄行气活血化瘀,防风、白芷、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防己、木瓜祛风胜湿宣痹,川牛膝补肝肾并引药入经至骨,共为臣药;制马钱子疏通脉络止痛,连翘、天花粉既散郁结又制诸药温而不燥,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总体药性偏温,盖血“遇寒则凝,得温则运”,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止痛、行气胜湿消肿、舒筋通络除痹之功[17]。且药物外用可透过局部皮肤直达病所,与内服中药结合效果更佳。

4 验案举隅

李某,女,49岁。2019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左髋疼痛4月余。患者4个月前出现左髋疼痛不适,一直未予重视,未行治疗。患者担心症状进一步加重,遂来就诊。刻下:左髋疼痛时重时缓,重时轻度跛行,左下肢乏力感,无明显髋部弹响及下肢放射痛麻,纳寐一般,小便可,大便调,日行1次,舌黯边有齿痕、苔薄,舌下脉络青紫充盈较明显,脉细弦。自诉多年前曾服用激素,否认有外伤史。查体:神志清,精神可,愁苦面容,体形偏胖。左髋关节无明显肿胀,左腹股沟处压痛不显,左髋关节内外旋受限,伸屈活动可,左“4”字征阳性。查X线片见左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西医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左侧);中医诊断:骨痹(气滞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化瘀,祛湿通络除痹。方选加减复活汤。处方:

当归10 g,红花6 g,桃仁10 g,川续断10 g,怀牛膝10 g,茯苓10 g,白术10 g,地龙12 g,炙黄芪20 g,鸡血藤12 g,生甘草6 g。7剂。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早晚饭后温服。同时配以“伤Ⅰ膏”外敷。嘱其扶单拐行走,避免患肢负重,同时避风寒,畅情志,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2019年11月19日二诊:诸症症情略缓,左髋部行走及内外旋时仍疼痛受限,伸屈活动可,余无其他明显不适,二便如常,舌脉同初诊。予初诊方将当归增量至15 g,怀牛膝增量至12 g,14剂。继予“伤Ⅰ膏”外敷,嘱咐同前。

2019年12月14日三诊:患者症情好转,左髋行走活动疼痛减轻,上下楼梯时有疼痛,大便日行2~3次。舌淡边有齿痕、舌下脉络淡紫,苔薄,脉细。予二诊方将当归减量至12 g,怀牛膝减量至10 g,地龙减量至10 g,去桃仁,加骨碎补10 g,14剂。继予“伤Ⅰ膏”外敷,嘱咐同前。

2019年12月28日四诊:患者左髋疼痛明显缓解,少量行走活动时已无明显疼痛受限,舌脉同三诊。予三诊方加杜仲10 g,28剂。继予“伤Ⅰ膏”外敷,嘱咐同前。

后随访患者左髋疼痛基本消失,日常活动无影响。嘱其避免负重和劳累,至今未有复发。

按: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曾有激素使用史,素体偏胖,且至七七之年,冲任渐衰,天癸始竭,肝肾渐亏,正气已虚,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故见髋部疼痛不适,活动不利。肝肾亏虚,加之瘀血痹阻,筋骨失于充养,故见疼痛时重时缓,行走乏力。患者为病所苦,情志不畅,故见愁苦面容。舌黯舌下脉络青紫充盈较明显,此乃瘀血之征;舌边有齿痕,多因脾虚有湿;脉细弦责之肝肾不足、肝郁脾虚和疼痛。故可辨为气滞血瘀证。许教授四诊合参,认为疾病仍处于早期,虚实合病以实为主,气滞血瘀湿聚,痹阻不通,故治以益气活血化瘀、祛湿通络除痹。方选加减复活汤。方中当归、红花、桃仁、鸡血藤养血活血化瘀,瘀血得去则痹痛自除;炙黄芪、白术、茯苓益气行滞,健脾除湿,气机有常,则血行湿化;川续断、怀牛膝补肝肾,壮筋骨,筋骨充养,立行得力;地龙增通络活血化瘀之功;生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并配合“伤Ⅰ膏”外敷,内外合治,奏效明显。二诊时,患者症情略缓,行走疼痛,伸屈尚可,故将当归、怀牛膝增量以增强筋骨充养之力,巩固祛邪之基。三诊时,患者症情好转,行走时疼痛减轻,结合舌苔脉象变化,皆示活血化瘀已有建功,大便次数增多责之当归、桃仁有润肠之效,故调整当归、怀牛膝、地龙用量并去桃仁,加骨碎补既补肾强骨又活血止痛。四诊时,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加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以增扶正之力,以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止症情反复。

5 结语

ONFH病位在髋骨,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许教授认为本病总体虚实合病,可分三期:早期以实为主,气滞血瘀;中期虚实夹杂,痰瘀痹阻;后期以虚为主,气虚肾亏。强调三期辨病不可截然分开,临证辨治应以人为本,紧扣瘀痹虚实之基本病机,内外兼治,攻补兼施,用药宜轻,攻不伤正,补不滞邪,为临床辨治ONFH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许教授也指出本病越早治疗则效果越好,并嘱患者动静结合,进行适当功能锻炼也是促使ONFH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

猜你喜欢
诸药气滞益气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大枣与甘草的认识异同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