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减压秘诀:只减可减之压

2024-05-18 14:01云台
现代家长 2024年5期
关键词:小冬心理压力中考

云台

有人说,给中学生减压就是减少作业,甚至取缔中考高考。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获取知识和参与选拔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可削弱,中学生真正应该减轻的,是心理压力

我的儿子小冬参加中考和高考前,我分别给他做了一次心理辅导,效果不错,愿与家长朋友们分享。

方舟济河的故事,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一个真相——很多压力,其实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小冬升入初三不久,我经常听到他在家大声叹气。我知道,因为作业增多、考试频繁,他开始感受到中考压力,但我没有马上介入,他应该学会适应这种压力,否则难以应对来年的中考和四年后的高考。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又听到小冬在自己的房间里大声叹气,声调之高就像是怒吼,接着是撕碎纸张的声音。我觉得,是时候给他做一次心理辅导了。

我走到小冬房间的门口,关切地问:“怎么了?啥事把少侠气成这样?”我俩曾一起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我称呼他“少侠”,他称呼我“前辈”。

“该死的作业!该死的中考!”小冬大声咒骂,“你们成年人就不能消停点,放过我们这些孩子吗?把我们都折腾傻了,你们开心吗?”

我低头不吱声,平静地听着。我不觉得这是晚辈对长辈的冒犯,甚至挺喜欢他拿我当替罪羊来攻击,因为愤怒宣泄出来,他会好受些。

果然,小冬骂了一阵,像是过了瘾,瘫坐在椅子里喘粗气,眼睛里有泪光。

我在他对面坐下,柔声问:“《庄子》里有一个‘方舟济河的故事,可能对你有启发,想不想听听?”

小冬没好气地回答:“想说就说,只要不是‘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之类的鸡汤故事就行。”

我给他讲,方舟济河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乘船渡河,河面浓雾弥漫,隐约看到前方有一只船撞过来。这个人大声呼喊,向对方的船家示警,但没有得到回应,船失控似的缓缓逼近。这个人慌了手脚,破口大骂,但无济于事。两条船慢慢靠近,没有发生想象中的猛烈相撞,而且对方的船上空无一人。这个人的紧张和愤怒顿时消失了。

“故事结束了?真没意思!”小冬说,“不过是一场虚惊。”

我说:“你刚才发火的样子,就像故事中那个破口大骂的人,你的紧张和愤怒,其实也可能是虚惊一场。”

小冬猛地转过脸,定定地看我:“前辈,这话怎么讲?”

我告诉他,方舟济河的故事,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一个真相——很多压力,其实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作业太多、考试太频繁、竞争太残酷、休息时间太少……”我扳着手指一一列举,小冬频频点头,“对毕业班学生来说,这些压力客观存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外部应激源,但这些压力只是你感觉到的压力的一半。”

“另一半是什么?”小冬好奇起来。

“是你对压力的认知。”我解释,“中考,就像故事中那条撞来的船,如果你认为是船上的人故意撞你,而且撞击的后果非常严重,你就会愤怒、恐惧,压力就成倍增加。反之,如果你发现没人针对你,撞击不是攻击,不会有严重后果,自然就不会大发脾气,对吗?”

小冬说:“前辈的意思,是我自己吓唬自己?”

“少侠悟性好高!”我告诉他,心理学把这种来自自我的压力称为“内部应激源”。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一名学生患有考试恐惧症,并非因为考试有多么恐怖,而是他有诸多消极预测:“如果成绩不好,爸妈会不满意,老师会不喜欢我,同学会看不起我。”“这次成绩排名如果再下滑,我就没有前途了!”

再比如,对习惯拖延的学生来说,家庭作业可能没有那么多、那么难,只是他内心有消极的念头:“我做不来。”“完不成很丢人!”设想了100种困难,就是不愿动手,于是越拖延压力越大。

我说:“这类由‘想得太多和‘不愿动手造成的压力,让本来没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变得不可忍受,而且会反过来影响学习效率,让人陷入恶性循环。”

“好像是这么回事。”小冬挠挠头,“前辈有办法救我出苦海吗?”

“当然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乐只在一念之间。”我用大包大揽的方式给他信心。

我告诉他,摆脱自己吓自己的状态,秘诀是减少自我担忧和期望,把焦点从“感到压力很大该怎么办”变为“改善目前状态需要怎么做”。步骤如下:

第一,列出问题。

找一张纸,把那些让你感到焦虑的事情,按轻重次序一一写出来。比如成绩下滑、考试时遇到陌生题型、中考落榜等。然后逐一分析,究竟是哪些消极思维给你造成了压力,是别人否定的目光、达不到预期的成绩,还是感觉自己能力不足。

第二,转变角色。

找到来自内心的压力源后,下一步要做的是避免多余的思虑和自责,把自己从“抱怨者”转变为“解决者”。比如,与其埋怨作业太多,不如思考如何提高做题速度;与其抱怨题目太难,不如思考如何另辟蹊径,或者向谁请教……当你的注意力用于理性分析,就不会胡思乱想,而且,从被动转为主动,压力会自然减轻,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第三,降低标准。

执着于“一定要有好结果才做”是不现实的,因为不做永远不知道结果。正确的做法是把顾虑放下,积极行动起来,边做边完善,先完成再追求完美。这个过程能消解许多不必要的焦虑并推动进步,获得成就感、能力感,是对抗自我怀疑、自我设限的有力武器。

我不知道那次心理辅导帮助小冬在中考时提高了多少分,但我发现他的叹息声减少了,撕作业本的事再未发生过。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压力,毕业班学生承受的压力更大,但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你对恐惧的想象

关于减压,我认为减少作业量、减少考试是危险的,除非打算放棄中考和高考。正确的做法是减轻心理压力,因为过大的心理压力对健康有害,而且抑制学习动机,是可减之压。

所谓心理压力,其实是内心存在某种不满足或不平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期望和现实的差距。当期望和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时,人们就会产生不满足感和失落感,导致心理压力。

第二,不确定性和无助感。当面对未知或无法掌控的事物时,人们会感到无助和不安,进而产生压力。

第三,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当感到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或挑战时,人们会产生心理压力。

奇怪的是,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喜欢放大恐惧,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小冬在高二和高三之间的那个暑假,再次被心理压力所困,多次问我“考不上重点大学还有前途吗”“如果落榜,要不要复读”等问题。眼看高三要开学,相当于马拉松比赛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觉得有必要与他深谈一次。

作为开学前最后一次放松,我为小冬安排了一次海边旅游。途中经过山区,火车频繁进出隧道。

小冬一惊一乍:“刚才那几秒钟,算是至暗时刻吧?伸手不见五指。好在只有几秒钟!”

我们的谈话就从“至暗时刻”聊起。我让他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黑夜里跑10000米,身上没有手机,没有运动手表,路边没有路标,没有行人可以问路,不知道跑了多少米,也不知道还要跑多少米,只能模模糊糊看到前方五六米的路面,会有怎样的感觉?

“迷茫,恐惧,‘压力山大啊!”小冬脱口而出。

我提醒:“你的任务是这样跑完10000米。”

小冬大幅度摇头:“不要啊,太难了!”

“如果换一个场景呢?”我微笑着描述,“你在一个洒满阳光的跑道上跑10000米,跑道上有刻度,身边有引导者,有家人、朋友、同学助威加油。你每跑完50米,裁判就告诉你:‘你又跑了50米,离目标又近了一点。你每跑完100米,家人和朋友就鼓励:‘你又跑了100米,太棒了,你跑起来真帅,加油!这样跑步,你又是怎样的感觉?”

小冬笑起来:“太爽了!跟在黑夜里跑步完全不一样。”

我说:“目标都是10000米啊!”

小冬愣住了,半晌无语。

我趁热打铁:“所谓压力,其实就是这么来的。当你背着一个远大目标,而且默默努力了很久也得不到一点反馈,就像在黑夜里奔跑,越跑越没劲……”

“前辈,这道理我懂!”小冬打断我,“别绕弯子了,快点告诉本少侠该怎么办吧。”

我白他一眼,不紧不慢地给他讲另一个故事: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21岁的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赢得10000米长跑金牌。记者采访她,问她是用怎样的毅力跑完10000米的,她说:“我不知道,我什么都没想,我就想着跑一步,再跑一步,然后就这样一步、一步、一步,不知不觉就跑完了。”事实正是这样,她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刹那,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赢得了冠军,而是闷头接着跑,被裁判多次提醒后才停下。

小冬如梦方醒:“不去想远大目标,一步一步地跑下去,就能不知不觉地完成大目标。是这样吗?”

“少侠悟性不错!”我点头,接着引导,“但这还不够。”

我告诉小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压力,毕业班学生承受的压力更大,但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你对恐惧的想象。想减轻这部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适当放松。可以在学习的间隙,通过听音乐、阅读课外书、旅游、参加体育锻炼等方式来放松身心,把压力控制在正常范圍内。这样做,相当于让跑道洒满阳光。

2.寻求支持。多与同学交流,多向老师、家长请教,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实质性的帮助,共同应对压力。这样做,相当于获得助威和加油。

3.学会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紧跟老师的节奏,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要自我奖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样做,相当于邢慧娜的沉浸式奔跑,抛弃对恐惧的想象,也就放下了胜负心,反而更容易赢得胜利。

那次心理辅导后,小冬的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我大喜,这表明他已经放下了内心的一些杂念,开始尝试自我减压。

高三那一年他过得很苦,曾经成绩波动,也曾失眠惊梦,好在他学会了自我减压,这些挫折都被他一一化解,后来他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小冬心理压力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乐于助人的好朋友
过去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缓解心理压力10法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体重问题
通过图片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