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不好就是罪人

2024-05-18 13:02葛玉霞李瑞辉刘丽红
现代家长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家长学校

葛玉霞?李瑞辉 刘丽红

自1990年8月参加工作,她至今已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获得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名校长等多个荣誉称号,不仅把别人家的孩子教得很好,把自己的孩子也教得十分优秀。她的儿子本科就读于上海一所211大学,研究生就读于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目前在上海某芯片公司实习。3月初,记者就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采访了她,听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目前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是家长把自己的焦虑强加到孩子身上,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只以分数论英雄

现在很多家长压力大,容易焦虑,他们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的焦虑强行施加到孩子身上,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以分数论英雄。在我看来,这就是本末倒置,是目前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

孩子在成长的最初阶段,应该是自由的。家长此时最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你想啊,孩子刚刚开始学习,家长就过于关注孩子的分数,要他们立即取得好成绩,这不是要求他们无师自通吗?

家长把焦虑施加给孩子,带来的结果就是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一个身心不健康的孩子,又怎么能学习好呢?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我们学校在做心理辅导时,发现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暴力倾向。据班主任介绍,这个孩子平時确实经常和周围的同学发生争执和摩擦。后来,我们经过多方了解得知,这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很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只要父母觉得他应该学会而他没有学会,或者父母觉得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打他。

从幼儿园到五年级,他因为学习挨了不少打,自然将学习视为洪水猛兽。他想通过别的方式找回自尊,于是喜欢上了暴力,遇到事情喜欢通过暴力手段解决,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的孩子其实在学校里很不受欢迎,人际关系差,学习成绩不好,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再举个正向的例子。还是通过心理辅导,我们发现一个女孩有比较严重的抑郁倾向。向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说她那段时间成绩严重下滑。经过沟通,我们了解到,女孩父母离婚后,她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再婚后,最近和继母给她生了个弟弟,她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从她的言谈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父亲的强烈排斥。学校安排老师跟她父亲沟通后,她父亲有意识地给她更多关注和关心。后来,女孩和父亲的关系有了缓和,从心里接纳了弟弟和新家庭,整个人变得阳光开朗,成绩也越来越好。

所以,家长们真的应该多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太过焦虑和急躁,是不是太过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切不可本末倒置。

好的家庭教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孩子注入爱的力量

我觉得,好的家庭教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孩子注入爱的力量。这样的家庭教育,家长不需要有多高的学历和社会地位,有多强的挣钱能力,有多好的物质条件,只需要爱孩子且尊重孩子,就能做到。

在我教过的孩子中,有个孩子的家长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个孩子毕业的时候,家长拿来一本书,让我给那本书作序。我翻开一看,发现书里的内容都是孩子自己写的文章。原来,那个孩子喜欢写作,家长便从他小学一年级开始收集他写的文章,他毕业的时候为他做成了一本书。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还得知,孩子只要有在公众面前发言的机会,家长都会拍下照片留作纪念。比如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孩子作为学生代表发表演讲,孩子参加演讲比赛,等等。听完家长的讲述,我很感慨,与其说是孩子喜欢写作,不如说是家长的爱给孩子注入了力量,让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并坚持下来。

那个孩子在我们学校一直品学兼优,我想,跟家长的用心和爱分不开。

还有一个孩子,他的家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家庭。孩子本身腿部有些残疾,是小儿麻痹留下的后遗症。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父亲是一个大货车司机,常年在外地跑车,他只能由家里的老人代养。

学校知道他的情况后,找到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每个月给他资助生活费。他姑姑也很关心他,每隔一段时间都找老师询问他在学校的情况。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合力,都尽量给孩子更多关怀和帮助,孩子很懂得感恩,性格很好,学习也很努力。

你看,这个孩子虽然家庭情况并不好,但因为有爱,也茁壮成长起来。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要相信爱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民主的、充满爱的。

五点经验,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我儿子本科就读于上海一所211大学,研究生就读于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目前在上海某芯片公司实习。

其实,做老师的孩子挺难,因为老师见过的孩子太多了,在老师眼里,好孩子是没有上限的。

现在回想起我的育儿之路,有几点我认为做得还不错,可以分享给大家。

第一,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个好孩子,相信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我的孩子曾非常骄傲地跟别人说:“我妈妈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成绩吵过我。”这是我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我相信他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在一旁关注,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就行了。他也相信我,不会因为他一时的不如人意就吵他或者对他失望。

有这种默契,我们可以平等地交流与沟通,他有什么想法可以毫无顾忌地跟我说,我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跟他谈。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而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就是彼此信任。

第二,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相信,只要他想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不以成绩论英雄,不代表我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是一个过程,中间肯定会经历曲折,有好的情况也有不好的情况,家长对此一定要有正确认识。如果孩子一开始就什么都会,学校、老师、家长的存在不就丧失意义了吗?

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有一次考试前,他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去考试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我觉得我考不好。”我说:“没关系,就算只能考10分,咱也去考。只要想学,我们一点一点努力,10分也可以慢慢变成100分。”

之后,我又开始帮他寻找英语学不好的原因,发现他音标没学会,基础没打牢。找到症结,我们又一起寻找有趣的学习音标的方式,一起學习。到五年级时,他的英语成绩就很好了,考研的时候雅思考了7.5分。

假如当初他英语没学好时我打击他或者给他施加压力,让他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他可能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家长都要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相信,只要他想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第三,认可孩子的努力,帮孩子树立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在孩子人生的初始阶段,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不好就是罪人,而是要认可孩子的努力。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考98分和考100分,有天壤之别。实际上,能有多大差别?不过是一个选择题或者一个填空题做错罢了。发现孩子学习上的漏洞,解决好就是了,没必要上纲上线。

家长不能只盯着100分而忽略孩子的进步,要给孩子时间,允许孩子阶梯式进步。孩子一次学不会可以学两次,两次学不会可以学三次,哪怕最后学十次,只要学会了,家长都应该鼓励。

我儿子上初一时,第一次考试成绩排班级第25名。一个班50多名学生,这样的成绩确实不算理想。但我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告诉他:“我们给自己树立一个小小的目标,不说多,每个学期能前进5名就行。”他听了很高兴,觉得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学起来很有动力。果然,第二次考试,他就考了班级第15名。我使劲夸他超出了目标,值得表扬,他信心满满,说还能考得更好。初中3年,他一直在进步,毕业的时候,他的成绩排年级第4名。

提醒一点,家长在给孩子树立目标时,一定要注意,这个目标是孩子努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这样,孩子才能在进步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一直努力下去。当然,在孩子努力的时候,家长也要时刻关注孩子,并给予帮助。比如,帮孩子分析他最近学习的难点、跟孩子一起回顾他最近学习的内容等。

第四,开卷有益,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从我儿子2岁开始,我每天晚上都抽出半小时给他读书。到后来,他晚上不听我读书就不去睡觉。

他小学毕业的时候,图书馆的管理员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礼物——他小学阶段的借书卡。那个借书卡一张可以借四五本书,整个小学阶段,他的借书卡超过100张。

一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

第五,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多带孩子运动。

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运动除了能让孩子保持身体健康之外,还能给孩子带来其他很多好处。比如,抗挫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一定程度上,学习的过程跟运动的过程很相似,都是经过反复、持续性的练习,然后在某个点取得突破。

学校里,那些身体不好的孩子,三天两头请假看病,学习自然也不会特别好。因此,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多带孩子运动。

最后,我想说,我们培养的孩子,应该有温暖而坚定的内心、博学而智慧的大脑,愿所有孩子都能拥有灿烂的笑容和人生。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名落孙山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