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情绪上头时,如何自控不再吼?

2024-05-18 13:02喜平
现代家长 2024年5期
关键词:杏仁核计算题豆豆

喜平

想让“情绪脑”退下,就要把“理性脑”唤出来值班。思考一些简单的逻辑题或者计算题,难以控制的暴烈情绪就会慢慢消散

“妈妈,你骂我的时候,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想写也写不好。”

在咨询室,赵女士跟我讲述了孩子被她吼傻的经过。事情是这样的——

因为一大早要出门,所以赵女士给孩子取来头天晚上就准备好的衣服,嘱咐孩子尽快穿上,并把出门时间明确地告诉孩子,然后去客厅收拾东西。收拾完东西,赵女士去孩子的房间看他穿好没有。推门一看,孩子正耷拉着眼皮坐在地板上发呆,一只袜子穿在脚上,一只袜子拿在手里,其他衣服堆在腿下。

看还有些时间,赵女士压着火气催促孩子快穿衣服。正要离开,孩子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喷嚏一起出来的,还有鼻涕。孩子非但没有起身取纸巾擦鼻涕,反倒继续呆坐着,任由鼻涕越拉越长,最后滴到了腿上。

赵女士再也忍不住,吼叫起来:“穿衣服,快穿上衣服!”“拿纸巾擦鼻涕,擦干净!”“昨晚我就告诉你,今天一早我又告诉你要早点出门,衣服鞋袜都准备好了,你只要穿上就行,可你为什么不做,为什么?”

在赵女士连珠炮似的怒吼下,孩子从地板上起来了,但像入定一般傻站在那里。赵女士更愤怒了:“去啊,快去啊!”孩子很惊恐:“去哪儿?做啥啊?你一吼我,我感觉自己像木头一样都动不了了!”

咨询时,赵女士对我说:“那一刻,我死的心都有。一方面很烦躁,不吼不行,另一方面又很痛心,觉得孩子被自己吼傻了。”

把孩子“吼傻”,赵女士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前段时间,孩子的语文老师给赵女士打电话,反映孩子的作业书写不好。考虑到学习中“开小差”不是啥大事,赵女士随口应付了几句,并没在意。直到有一天孩子写作业,她在旁边看书,用余光扫到孩子写作业的动作幅度很大,颇有“挥毫泼墨”之势,还边写边笑。当她正眼看孩子想搞清楚怎么回事时,孩子马上缩小动作幅度,表情也严肃起来。

凭着当妈的直觉,赵女士感到有“敌情”,于是起身查看孩子的作业。孩子马上用左手捂住本子,局促起来。她敲敲孩子的左手,让孩子挪开,孩子不肯。她只得俯身扒开孩子的手——嘿!孩子的字写得上下翻飞,大的上下左右能占4格,小的像蚂蚁生了病,缩在犄角旮旯,不细看都看不见;字的间架结构像被风吹到半空中的塑料袋,完全没了形;字间距,有的勾肩搭背,有的老死不相往来。总之,这字写得相当有“特色”。

怪不得老师找我呢!赵女士马上理解了老师的苦心,在孩子的身边坐下,看着孩子写。开始她还有耐心,但看着看着就没耐心了,嗓门也大起来:“你能不能用点心?能不能把字写得一般大?你们老师可找我了,你的字有的大有的小,谁受得了啊?”赵女士越凶,孩子越紧张,字也越写越差,最后“胳臂不是胳臂,腿不是腿”,简直不能看。

事后,趙女士和孩子聊起这事,孩子说:“妈妈,你骂我的时候,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想写也写不好。”

“教育孩子,再怎么生气,也要控制脾气,千万别用吼叫唤醒孩子的‘情绪脑。否则,孩子能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

赵女士困惑地问我:“难道吼几声,就把孩子吼傻了?”

别说,还真是的。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大脑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杏仁核控制的“情绪脑”,主要负责生存,感受威胁、对抗等;一部分是前额叶控制的“理性脑”,主要负责推理、逻辑、计算等。家长吼孩子,本意是让孩子赶紧把该干的活干好、干完。不过,想高效率地完成当前任务,需要唤起由前额叶控制的“理性脑”。

当家长吼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理性脑”会下岗,随后上岗的是“情绪脑”。杏仁核集合了人类进化历程中经历的危险记忆,可以在危险状态下,不用思考就发出最适合生存的行动指示。家长一吼,它马上告诉孩子,这是语言攻击,身体攻击很可能随后到达。

赵女士抗议:“我就是吼两声,不会打孩子!”

杏仁核不这么想。

几万年前,人类居住在洞穴里,一听到外面野兽的吼叫,就担心随后遭到野兽袭击,这是刻在基因里的反射。虽说家长吼叫后不会打孩子,可孩子听到吼叫,他的“情绪脑”感到危险,会马上控制大脑,让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并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当紧张过度时,大脑就“断片儿”了,如孩子说的“一片空白”。这时,家长越吼叫,孩子越不知所措,越无法完成当前的任务。

我对赵女士说:“教育孩子,再怎么生气,也要控制脾气,千万别用吼叫唤醒孩子的‘情绪脑。否则,孩子能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

“想让‘情绪脑退下,就要把‘理性脑唤出来值班。你只要思考一些简单的逻辑题或者计算题,难以控制的暴烈情绪就会慢慢消散。”

赵女士懊恼地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我一生气、一激动,就会情绪上头。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不再吼孩子?”

我给赵女士讲了一个我带儿子豆豆赶走“情绪脑”、迎来“理性脑”的故事。

一天,豆豆和小伙伴闹矛盾,气得哭起来。无论我怎么安慰,他都无法平复情绪。忽然,我灵机一动,附在他耳边小声说:“我问你一个神秘的问题。”豆豆一愣,暂时停止了哭泣。我问:“2+3等于几?”豆豆看看我:“等于5,这你都不会?”

看他从只顾哭的“情绪脑”中抽离出来,我开始询问刚才的事情:“你俩一起玩玩具本来挺好的,你怎么哭了?”

豆豆说:“他要回家,还要把玩具带走,可我还想玩呢!”

“那玩具是你的吗?”

豆豆摇摇头。

“哦,是人家的玩具。那他不给你玩,不是应该的吗?”

“可我还想玩啊!”

“如果这是你的玩具,你要回家了,会把玩具留下来给别的小朋友玩吗?”

豆豆想了想,老老实实地说:“不会。”此时,他的情绪渐渐平复。

“对啊,那是人家的玩具,人家说了算。如果你想玩,下次就带一个玩具跟他交换,说不定他就愿意了。”

“好,那下次我带个玩具出来。”豆豆的“理性脑”完全恢复了工作。

讲完这个故事,我又给赵女士讲了一个电视剧中看到的情节:一位心理咨询师接到一个女孩自杀前打来的电话,心理咨询师没头没脑地问女孩:“你为什么选择今天自杀呢?”女孩不由自主地顺着提问开始思考自己选择今天自杀的原因,结果“理性脑”上线,情绪不再那么冲动。

“你看,就这么简单。”我对赵女士说,“想让‘情绪脑退下,就要把‘理性脑唤出来值班。你只要思考一些简单的逻辑题或者计算题,难以控制的暴烈情绪就会慢慢消散。这个办法对孩子、对家长都适用。”

赵女士有点惊讶:“这么简单?”

“是。它不仅简单,而且有效。”我嘱咐,“不过要注意,一定不要找太难的题,只要这题能让你不自觉地开始思考就行。多练习几次,习惯操作后,你对孩子就会有更理性的预期,同时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吼孩子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杏仁核计算题豆豆
李晓明、王晓群、吴倩教授团队合作揭示大脑情感重要中枢杏仁核的跨物种保守性和差异
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杏仁核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MRI测量中国健康成人脑杏仁核体积
两步计算题
自由自在的豆豆
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畅想2019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创新与坚守
豆豆过夏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