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一场”的心理秘密

2024-05-18 13:02崖柏
现代家长 2024年5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用心女士

崖柏

只要姜女士下班回到家,涛涛一定故技重施,抱着妈妈的脖子哭得撕心裂肺,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姜女士是一位年轻妈妈,儿子涛涛两岁半。姜女士是一家食品厂的质量检查员,每天早出晚归,打卡上下班,涛涛由奶奶负责照顾。

每天下班回到家,姜女士一进家门,涛涛一定会跑过来扑到她的怀里,“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姜女士大惑不解:“孩子一整天没看到我,现在终于看到了,应该高兴才对呀,为什么非要用哭声来欢迎我呢?”

奶奶对涛涛的表现颇有微词,向姜女士抱怨:“这孩子怎么回事?好像我虐待他似的,见了妈妈就用哭声来告我的状,我一天的辛苦敢情都白费了!”

周末,姜女士加班,涛涛由爸爸带,情况也是如此,只要姜女士下班回到家,涛涛一定故技重施,抱着妈妈的脖子哭得撕心裂肺,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看来没人虐待他,他只是想哭而已。”姜女士哭笑不得,“俗话说‘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一场,看来真是这么回事。可是,孩子究竟为什么要哭呢?”

奶奶和爸爸都说,涛涛是个“两面派”,只要妈妈不在家,涛涛可听话了,不哭不闹,即便不开心也不会没完没了地哭闹,可是一看到妈妈马上换一副面孔,不仅寸步不离地黏着妈妈,而且蛮横无理、肆意耍赖。

姜女士不堪其扰,又无可奈何:“涛涛黏我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我进家门换鞋,他抱着我的脖子不撒手;我换衣服,他抱着我的腿;我上卫生间,他也要跟进去;吃饭时,他偎在我怀里,要我一口一口地喂他;睡觉时,他必须攥着我的衣角才肯闭眼……有时候我在家接单位领导的电话,涛涛仍黏着我不放,赖在一旁哼哼唧唧,可烦人了!”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隐形的杯子,需要家长用爱、关注、理解来蓄满,如果孩子焦躁不安、心烦意乱,其实是因为那个杯子是空的

心理学家玛丽·安恩沃斯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得出结论,婴幼儿对妈妈的依恋分为ABC三个类型:

A型是“回避型依恋”。在陌生情境中,妈妈是否在场对这类孩子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妈妈离开时,孩子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妈妈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甚至回避与妈妈的亲密接触。

B型是“安全型依恋”。在陌生情境中,妈妈在场时,孩子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主动去探究周围的环境。妈妈离开时,孩子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妈妈返回时,孩子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

C型是“抗拒型依恋”。在陌生情境中,这类孩子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的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妈妈离开时,孩子相当忧伤,重逢时又难以安慰,抗拒与妈妈接触。孩子的抗拒是在表达对妈妈的愤怒和不信任。

大规模调查显示,安全型依恋在母子关系中约占70%,回避型依恋约占10%,抗拒型依恋约占20%。后两者都属于不安全依恋。

不难看出,涛涛对妈妈的依恋属于安全型依恋,是正常的行为表现,但他用大哭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依恋,即“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一场”,背后的心理秘密仍有深入分析的必要。

第一,涛涛一见到妈妈就大哭,是在宣泄消极情绪。

妈妈早上出门去上班,涛涛可能还没有睡醒,醒来找不到妈妈,他一定很生气,感觉自己被欺骗、被抛弃,继而产生分离焦虑。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某个人(多指妈妈)产生亲密的情感连接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于学龄前期。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婴幼儿的分离焦虑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号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断断续续地哭泣,踢东西、打人等行为减少,不理睬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妈妈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整整一个白天,涛涛可能在某一时段玩得很开心,但他仍会经常想到妈妈,打听妈妈什么时候回家,盼望早点投入妈妈的怀抱。他忍了很久、盼了很久,妈妈终于出现了,他既激动又委屈,埋怨妈妈狠心离开自己,他百感交集却不会别的表达方式,只能用大哭来宣泄。

第二,涛涛黏妈妈、闹妈妈,是因为信任妈妈。

《美國育儿百科》曾这样解释孩子“黏人”这种行为:如果妈妈不在家,当家人或看护人告诉你孩子表现得像个天使时,其实是因为孩子对其他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试探他们的底线。

“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是因为妈妈给了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在妈妈面前孩子才会变得格外不听话。

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最爱的人是妈妈,最信任的人也是妈妈,如果妈妈不关注自己或试图离开自己,孩子会想尽办法黏妈妈,以获得妈妈的爱,甚至不惜用“坏行为”来吸引妈妈的关注。

在涛涛看来,奶奶、爸爸也是亲人,但没有妈妈那样值得信任,为了自己的安全,必须收敛自己的行为,免得吃苦头。所以,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他才那么听话、不哭不闹。说白了,乖巧只是涛涛的“保护色”,一旦看到妈妈,他会立刻撕去伪装。这便是涛涛“两面派”的心理秘密。

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坏孩子。如果他们不乖,我会想,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隐形的杯子,需要家长用爱、关注、理解来蓄满,如果孩子焦躁不安、心烦意乱,其实是因为那个杯子是空的。”

只有感觉被认可、被接纳,孩子消极情绪的宣泄才可能完成,只有消极情绪真正宣泄了,孩子才可能安静下来,从容地去做其他事情

心理学认为,孩子不可爱的行为,其实是在呼唤爱。那么,面对孩子的哭闹、黏人、捣乱,家长应该如何回应呢?

第一,家长要有足够耐心,允许孩子有消极情绪。

孩子宣泄消极情绪的时候,妈妈难免烦躁,但在理智即将崩溃的那一刹那,一定要给自己按下“暂停键”。要知道,家长发脾气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反倒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证明自己不被爱的猜测。

面对孩子的哭闹,妈妈的正确做法是紧紧地抱住孩子,对孩子说:“妈妈也很想你,真想一分钟都不离开你。”

妈妈这样回应,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感受被认可、被接纳,只有感觉被认可、被接纳,孩子消极情绪的宣泄才可能完成,只有消极情绪真正宣泄了,孩子才可能安静下来,从容地去做其他事情。

第二,不要悄悄地溜走,要慢慢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分离模式。

年幼的孩子分不清“离开”和“消失”的区别,因而常常出现分离焦虑。如果妈妈没有引导孩子学会处理分离焦虑,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深远的影响。

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少哭一场,早晨上班时总是悄悄溜走,晚上有应酬则提前将孩子哄睡着,这样做对孩子伤害很大。一旦孩子醒来找不到妈妈,就会感觉自己被忽略、被抛弃,而且会变得过度敏感,睡前高度紧张,唯恐妈妈再次溜走。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失安全感。

心理学认为,童年的记忆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印象”。童年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起点。如果孩子在童年极度缺乏安全感,无论以后他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内心都是焦虑的、不安的。

妈妈正确的做法是,需要暂时离开时,告诉孩子要去哪里,去做什么,几点回来。这样做,最初孩子仍然会哭闹,但很快就会理解这种分离,这个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此,妈妈应该有意地训练孩子,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比如,妈妈对孩子说:“妈妈去超市买包盐,你在家等我,我10分钟以内回来。”“妈妈送客人出小区,5分钟左右回来。”“妈妈要去单位加班,天黑前回来。”如果妈妈每次都在承诺的时间内回来,孩子就会习惯这种短暂的分离,并增强安全感。

第三,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许多妈妈认为,自己因为要上班,不能时刻陪伴孩子,对孩子是一种亏欠,伤害了孩子的安全感,于是下班后与孩子寸步不离,节假日更是把全部时间用来陪孩子。其实,陪伴孩子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质量的高低,因为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内心的感受,只有感受到妈妈在意他、爱他、欣赏他,孩子才能有安全感,如果妈妈陪孩子时心不在焉,或经常接听电话,花再长时间也是白搭。

高质量陪伴有以下5个要点:

1.用心。家長陪伴孩子要用心: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用心,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尊重。家长不要打击孩子,不要一味指责,不要高高在上,要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与信任,与孩子做朋友,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3.耐心。和孩子沟通时,家长一定要注意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发脾气、给孩子贴标签,要耐心与孩子讲道理,如果孩子不理解,家长要耐心解释,孩子实在不理解,家长要学会等待,不可气急败坏。

4.保持平常心。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先有后,兴趣、潜力各有不同,具备多种可能性,家长的任务是保持平常心,拒绝攀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最适合他的成长道路。

5.共同成长。家长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用心女士
我们需要消极情绪?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用心
静心
测试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用心熬一碗汤
女士找茬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