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搭台阶”,让儿子从临阵脱逃到主动上课

2024-05-18 13:02英子
现代家长 2024年5期
关键词:球场足球小朋友

英子

我瞬间蒙了,一边是老师招手催促快过去,一边是孩子哭闹着不肯去,怎么办

我带5岁的儿子体验了足球课之后,他非常肯定地说:“妈妈,我想上。”于是,我满心欢喜地交了钱,给他报了足球兴趣班。

第一节课,他就掉了链子。那天,我带他提前来到球场,熟悉一下环境,他的情绪不错。上课时间到,老师吹哨,召集同学们在球场中间集合。他突然反悔,拉着我不撒手,哭着说:“妈妈,我不去,我不去!”

我瞬间蒙了,一边是老师招手催促快过去,一边是孩子哭闹着不肯去,怎么办?

是强迫他,还是顺应他?如果这次顺应了,以后他会不会就彻底不学了?短暂考虑后,我选择了后者,带儿子离开足球场。

可能有些家长不理解,觉得怎么能一走了之呢?都到球场了,怎么也得给孩子打气,让他试试再说啊。

我知道,一般来说,家长都会这么做。不过,当孩子强烈表示不同意时,家长的打气或者鼓励,往往毫无用处,因为此刻孩子只想通过退縮来保护自己。

面对陌生、嘈杂的环境,孩子感到不安、危险,他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被触发,进入应激状态,大脑失去理智,心态失去平衡,社交能力减弱,压力水平升高,对周围的人和事,他的态度变得敌对、排斥。

这时,如果家长一味打气或者鼓励,孩子不仅听不进去,还可能因为家长的逼迫,长时间处于“战斗或逃跑”状态,身体犹如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不停地耗费燃料,变得更紧张、更焦虑。所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选择带儿子离开。

激活孩子的“镇定与联结”反应,家长不用做太多,只需向孩子传达“你很安全”和“我理解你”这两个信息就行

离开球场,儿子的情绪缓和了一些。

我想,今天这节足球课算是泡汤了,不如以退为进,先尝试解决孩子对新环境、新面孔的恐惧,为后面的学习创造可能性吧。

怎么做呢?

我需要帮助儿子从“战斗或逃跑”的反应中退出来,激活他的“镇定与联结”反应。

心理学上,“战斗或逃跑”与“镇定与联结”是两种此消彼长的反应。“镇定与联结”反应,会让人的身体处于低度警觉和恢复的模式。此时,人会放松、平静,保持理性,社交能力增强,压力水平降低,对周围的人和事变得友好、包容,更容易与外界形成联结。

激活孩子的“镇定与联结”反应,家长不用做太多,只需向孩子传达“你很安全”和“我理解你”这两个信息就行。

新环境、新面孔,让孩子感到害怕;结果的不可控,让孩子感到不安全。这时,要安慰孩子,最好带他离开当时的环境。

于是,我带儿子离开球场,坐在球场外的台阶上。我摸摸他的头,然后抱了抱他,想让他知道我没生气,也没失望,更不会嫌弃和责怪他。亲密的肢体接触,让他很快平静下来。

接下来,我就刚才的事问儿子:“和很多不认识的孩子在一起,你一下子慌了,是不是?”他点点头。我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太紧张了,妈妈以前也因为对陌生环境太紧张而逃走过。”

帮助孩子识别情绪,让他知道别人也出现过同样的情况,他就能把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儿子问:“那你后来怎么样了?”

我笑了:“后来对环境熟悉了,妈妈就不紧张了。你也会这样。”

“真的吗?”儿子问。

“真的。等你和老师、小伙伴熟悉后就不会紧张、害怕了。”我肯定地说,“慢慢来。”

孩子临阵脱逃,不是缺点或错误,而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家长要尊重、理解,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后给他搭台阶,一步一步轻轻地往前推

临阵脱逃,在低幼孩子中很常见,因为他心理不成熟,容易受外界影响,会轻易去做一件事,也会轻易放弃一件事。所以他做事情时,会有“做-不做-再去做”反复尝试的过程。

临阵脱逃,不代表孩子再也没有尝试的勇气了,也不意味着他胆小、自卑、畏难。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学习欲,他主动提出想参加某项学习时,表示他有强烈的学习欲和提升自我的积极性。家长只要满足孩子自主、胜任和联结的心理需求,就能帮助他主动地参与学习。

所以儿子退缩时,我尊重、理解他,同时也轻轻地推一把——提出他能够接受的要求。

我跟他商量:“这个兴趣班是你要报的,妈妈相信你是真的想学。今天,因为球场上的人太多、太杂,你因为紧张放弃了,妈妈理解。不过,咱已经付费了,不能让钱白花,你看这样行不行?下次上课咱还来,你不想上课可以不上,不过兴趣班里有很多小朋友,你可以找小朋友玩。”

儿子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而且我没有责怪他,于是同意了。

我跟足球老师讲了儿子的情况,说孩子暂时不参加训练,先适应一下,就在旁边看看。老师表示理解。接下来,每次课前、中间休息,儿子都和小朋友一起玩,有时老师也会过来,主动和他聊天。

通过观察,我发现儿子其实很愿意和小朋友、老师闹着玩,孩子的天性嘛!于是,我决定再往前轻轻地推一把。

我和他商量:“足球班里的老师和同学,你都认识了,不如也上课吧,这样你可以和小朋友玩更长时间。当然,如果你不想完成训练任务,可以不用完成。”

儿子有些扭捏:“妈妈,我怕上课学不好。”我知道儿子想让我夸他,于是打趣道:“上周足球老师还说,你比足球班里的小胖跑姿更好,你当时不是听到了吗?你在足球场上一跑,那可帅呆啦!”儿子抿嘴一笑,算同意了。

我这么做,是想一步一步帮儿子建立联结:先和课堂场地建立联结,然后和小朋友、老师建立联结,最后让他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而这每一步,都让儿子感到安全后再去走。内心有了安全感,外在又没有太大压力,儿子在球场上越来越放松。

一天,老师在热身活动后,安排孩子们传球,邀请儿子也来。他有些迟疑,我正想鼓励他,旁边几个小朋友喊他:“快来吧!”这比我说话管用,他一阵风似的跑过去。

传球过程中他很快乐,因为老师多次表扬他,让他一下子找到了胜任感。

此后,儿子正式参加足球训练,他的学习态度彻底改变了——从临阵脱逃到扭扭捏捏,再到大大方方主动去上足球课。

有些家长一看孩子临阵脱逃就恼怒,觉得孩子是烂泥扶不上墙,其实,孩子临阵脱逃,不是缺点或错误,而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家长不要因此就否定他,更不要强迫或催促他,而要尊重、理解,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后给他搭台阶,一步一步轻轻地往前推。

只要家长掌握了正确方法,孩子就会愿意尝试,并最终进入学习状态。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球场足球小朋友
岛上球场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球场之外
被清理球场全名单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认识足球(一)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