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教育的价值及改进路径

2024-05-17 19:22
法制博览 2024年11期
关键词:素质法治法律

米 新

泰安技师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教育体系,致使大部分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忽视法律教育。长此以往,学生的法律素质堪忧。尽管在教育改革与结构布局调整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也逐渐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法律教育。但当前法律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导致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的实际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现状进行探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探寻实用性、实践性以及针对性强的法律教育模式,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法律教育有序开展。

一、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的内容及价值

(一)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法律教育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法治教育、法制教育以及纪律教育[1]。第一,法治教育。法治教育以法律常识、法治理念以及制度为核心,在依法治国要求下,开展经济、文化等相关法治观念与实践教育,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第二,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以法律规范性内容为主,如基础法学知识以及法制观念。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知法,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务观、现代法律观以及权利观,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例如,基础法律理论教学内容中通常包含法的要素、法的体系以及法律作用等。第三,纪律教育。纪律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法律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纪律教育中包含诸多内容,其中教育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校规校纪最为重要。通过开展纪律教育可使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并规范其日常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后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职院校开展法律教育的价值

1.有助于推进我国法治社会与经济建设

众所周知,社会成员是法律制定与实施的基础,只有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更好地实施法律。因此,加强法律教育,提升法律素养,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与保障。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各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质较低,轻则扰乱社会公共秩序,重则引发恶性事件,严重阻碍文明和谐社会建设。高职院校通过开展法律教育可有效提升学生法律素质,进而有利于我国法治与经济建设。

2.有助于完善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技术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同时综合素质方面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法律素质作为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法律教育工作,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法律教育体系,提升法律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为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奠定基础[2]。

3.有助于构建稳定和谐校园

学校稳定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高职院校拥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后,才能充分发挥其组织效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通过开展法律教育,可让学生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法律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三观,指导学生掌握公民义务与权利的基本内容[3]。同时,借助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减少校园内的恶性事件。此外,通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式,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法律教育体系,不仅可以规范学校与教师的行为,同时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推进和谐稳定校园建设。

4.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站和软件开发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并由原来传统的单机应用架构演变为分布式集群应用架构,零散的数据经过分布式应用架构体系集中统一管理,网络数据信息爆炸的时代带来的效应就是大数据技术的产出,进而推动分布式计算和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这不仅是对行业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同时也是行业有序发展的保障。高职院校通过开展法律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内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其明确自身在学习、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进而促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提升自身竞争力。此外,高职院校开展法律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法律思维看待问题,规避生活与工作中的法律风险。

二、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现状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法律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紧跟国家发展形势,加强法律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法律素质,进而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在法律教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法律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一)学生法律素质较低

众所周知,人的行为与素质息息相关。当高职院校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其会从法律的角度看待问题,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存在法律素质较低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未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当前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知法犯法的情况,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前途,同时也会毁了一个家庭。例如,某高职院校学生明知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因其法律素质较低,仍公开出售,最终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4]。第二,对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了解程度低。虽然我们身处法治社会,但仍有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我国现行法律不了解,甚少关注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这也侧面反映出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质不高的现象。

(二)法律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高职院校法律教育课时占比较少,但教学内容较多。为了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虽然传统填鸭式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法律应用能力差。此外,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其对法律教育产生厌烦心理,致使法律教育课程死气沉沉,使得高职院校整体法律教育效果不佳。此外,因高职院校与司法部门互动配合程度较低,致使司法人员进校园以及参观法院等新颖教学模式无法落实。

(三)师资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作为法律教育的主体之一,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但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等。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出现问题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方面是缺乏完善的法律教育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则是缺少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机会与平台。第一,法律教育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以学生打分的方式来检验教师教学成果,评价内容多为教学技能以及教师仪态等方面内容。但该评价方式更侧重教学技能,未将教师法律素质纳入考核范围,这样的评价机制根本无法调动教师自主提升专业能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缺少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与时间。因教学经费有限,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教学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作为培训重点,很少为法律教育人员提供深层次的培训、进修机会,但对于非法学专业教师而言,他们急需这样的机会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满足当前法律教育工作需求。此外,受科研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

三、高职院校法律教育改进途径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法律教育也受到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后,对法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职院校开展法律教育提供了方向。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法律教育的重点对象,若想达到理想教育效果,那么就需要在当前法律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优化,构建完善的法律教育体系,进而培养出满足当前法治社会建设所需的人才。

(一)提升学生法律素质

1.重视法律教育

2.将法律教育设为必修课

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社会发展。法律素养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在系统的法律教育下可以使学生对法律制度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为提升其法律素质奠定基础。

(二)创新法律教育方法

1.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是影响高职院校法律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选择既能体现教材内容又被学生所喜好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例如,大班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组织班级交流,形成共同成果。在这过程中不仅锻炼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表现机会。教师在法律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境互动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其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

2.加强与社会各界联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由于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法律教育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机会,不利于学生法律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对此,高职院校可通过与社会各界联动的形式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如高职院校与司法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联动,让学生切身体会法律的严肃性以及清楚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6]。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保证法律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因此,高职院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是增加法学专业人才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但高职院校在招聘时除了要关注应聘人员的学历之外,还应结合法律教育的特点,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以保证应聘人员能满足法律教育需求。二是构建双向交流互聘机制。双向交流互聘机制可理解为聘请符合条件的法律专家、司法人员到高职院校兼职或挂职,同时高职院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司法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化解专业教师不足的难题。

2.加强在职教师培训

若想提升法律教育效果,那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关键。就当前教师专业性弱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对在职教师定期进行培训教育,并为其提供法律实践活动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在职教师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实践经验,为更好地开展法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四、结语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也要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法律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高职院校法律教育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影响学生法律素质提升。对此,高职院校应正视当前法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优化,为更好开展法律教育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素质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