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期刊对儿童教育倾向研究

2024-05-17 08:29吴艳玲
大众文艺 2024年7期
关键词:儿童音乐期刊儿童

吴艳玲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0)

我国的音乐期刊,从1906年《音乐小杂志》问世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这些期刊在反映我国音乐事业的各个方面上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对音乐期刊进行浏览可以发现,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导致诸多期刊被迫停止发行和主题转变以前,不同的音乐期刊呈现出相似的主题、关注着相似的群体。在现代的网络传媒普及之前,大量的音乐研究发现和创作成果,都是通过期刊的形式向公众呈现和传播的。作为研究民国时期音乐现象的重要史料和载体,音乐期刊能够极大程度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期刊发展的必然性

(一)符合社会重建的需求

1906至1937年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肩负着救亡图存的重大历史使命,这就注定音乐期刊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19世纪后半叶以来,社会重建的两条可行之路,一是传统再造,二是引入外来先进文化资源。从传统再造角度看,许多音乐期刊致力于挖掘和宣传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推动传统音乐的传承,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音乐传统的平台,这有助于培养人们对传统音乐的鉴赏力和认同感。从引入先进文化角度看,许多音乐期刊在引进西方音乐理论、创作技法、乐器制作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通过对西方音乐的介绍和翻译,我国音乐从业者能更好了解世界音乐潮流,促进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契合了社会变革的趋势与需求。

(二)符合音乐文化发展的需求

在清末民初,中国传统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古典音乐、戏曲、民间音乐等传统音乐形式得到传承和发展,继续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以及西方音乐大量进入中国,一些传统音乐表演形式开始融入新的元素,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风貌。一些学者和音乐家开始学习西方音乐理论和演奏技术,将西方音乐元素融入中国音乐体系。五四运动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音乐创作不再仅限于学堂乐歌的简单层面,而是逐步发展为学习西方音乐理论、教育制度等全面学习的阶段。同时,新式学校的兴起,对系统的音乐教育理论也有了新的渴求。音乐期刊成为音乐创作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担负着文化传承、教育推广和社会反思的重要使命,伴随着出版业和印刷业的兴起,得以繁荣发展。

总体而言,清末民初时期的整个社会思潮和音乐文化都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特点,而音乐期刊不仅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反映者和推动者。通过满足社会对文化、音乐教育、国内外前沿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音乐期刊在时代的洪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的兴盛有其历史必然性。

二、不同音乐期刊定位的共性

(一)借音乐教育民众

1906年至1937年这个时间跨度,中国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蜕变,而音乐作为一种悠久而深刻的艺术表达形式和音乐思想传播的载体,在这一时期的教育中崭露头角。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音乐教化的作用开始深入人心,成为音乐期刊发行者共同认可的理念。从这个时代的音乐期刊中,能够窥见当时社会对音乐教育的迫切需求,人们渴望通过音乐的教导,引导社会的思想风尚,提高整体文化素养。

早在清末,人们就认识到音乐的力量不可忽视。《音乐小杂志》序言中写道:“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情操,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欤。”这句话寄托着对音乐教化作用的期许。时值清末,社会动荡,人们对文化、思想的追求更显迫切。人们认识到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有力的文化传播媒介。“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情操,感精神之粹美”这是对音乐教化作用的深刻总结。音乐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能够感染人心,潜移默化地传递道德的力量,音乐教育成为一种促使社会健全的手段。

1908年发刊的《灿花集》题词中写道:“人心之愚,文章所不能感者,而声音通焉。……风俗之固,士大夫不能变者,而童妇化焉。”体现出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深刻的教化作用,成为打破僵化思维、促进社会变革的工具。文字传达的理性思维难以触及人心深处,而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表达形式,具备了更为直接、感性的传递方式。《美育》的发刊宣言“本志……是鼓吹艺术教育,改造枯寂的学校和社会使各人都能够得到美的享乐之一种利器。”也折射出时代对于艺术教育的渴望和期许。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被视为改变学校和社会的有效手段,能够引导人们审美情感,培养良好的品性。“改造枯寂的学校和社会”是《美育》的重要观点。在清末,学校的教育常常局限于传统文化,而音乐的引入使得学校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校摆脱枯寂的状态,社会亦然,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媒介,通过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促使社会更加和谐。在这个时代,音乐的教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超越了艺术本身,成为一种引导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强大工具。

1933年发行的《音乐教育》卷首语写道:“一为除害,使郑声不能乱雅;二为革故,使旧乐日趋改进;三为创新,使新声準乎国情与世界乐理。推行以来,尚著成绩。……此颓废之象也,必须以音乐教育振发其旧门精神与民族情感,国家前途,庶几有济。”[1]可见音乐教育在当时被视为振兴国家精神与文化的利器,通过除弊革故和创新,力图引领国家走向复兴之路。首先,“除害”着眼于纠正时局中混乱失序的音律,特别是郑声乱雅的问题。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纯正与和谐直接关系到文明传承。通过音乐教育,使人们对于音律的认知更趋规范,恢复传统音乐的雅致之美。其次,“革故”强调对旧有音乐的改进。在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的时局下,传统音乐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音乐教育,人们对于旧有音乐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故步自封的局限中,而是积极迎接新的思想潮流。最后,“创新”则是音乐教育的关键词之一。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统的传授,更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的创新,使新声符合国情与世界乐理。在国家面临困境的时候,“音乐教育振发其旧门精神与民族情感”,这一理念凸显了音乐教育在振兴国家、凝聚社会力量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音乐教育成为引导国家前途的强大动力。

通过深入研究当时音乐期刊的内容可以发现,期刊发行者们共同认识到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手。音乐期刊通过精心策划的文章、评论、教程等,努力引导社会形成良好的音乐品味,培养人们对于美的思考能力,唤起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这种共识贯穿于各个音乐期刊的篇章之中,形成了一种对音乐教育价值的共同追求。

(二)关注儿童群体

在这个时期的音乐期刊中,儿童音乐教育逐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反映了社会对儿童全面发展和艺术教育的重视。根据李文如编写的《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可以发现,民国时期的音乐期刊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音乐事业的各个方面,其中诸多内容对儿童音乐教育事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在音乐期刊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儿童音乐教育的专栏和文章,如《音乐杂志》的《音乐教授法》连载两卷,共十五期,讲授了大量儿童呼吸、发声、音域、教学法、读谱的方法,着重强调了儿童音乐学习的特殊性。刘质平、吴梦非、张经魁等音乐教育家也针对儿童音乐教育写了《我国音乐教授的缺点》[2]《革新全国音乐教授的计划》[3]《小学唱歌教授的研究》[4]等文章。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于儿童成长的关切,另一方面也折射了音乐教育意识到儿童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存在。这些专栏和文章涵盖了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旨在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关于儿童音乐培养的有效指导。期刊中的专栏和文章包含了对儿童音乐心理学、生理学的探讨,关注儿童音乐天赋的培养,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儿童音乐教育积极引导

(一)儿童音乐教育价值的讨论

这一时期音乐从业者普遍对儿童音乐教育价值持有一系列相似的认识,强调音乐对培养儿童性情、德性和精神的重要作用。音乐从业者意识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力,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智力和创造力,因此开始重视儿童音乐教育。李荣寿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为的是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涵养学生的德性,振刷学生的精神”[5]。同样持此想法的还有张经魁的“音乐的价值……于儿童涵养德性,振刷精神的效验,尤为彰著。”[6]柯政和的“中小学的音乐目标约有三项或四项,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涵养美的情操,及谐和,奋发,进取的精神。”[7]胡周淑安更是认为“我们不求中国音乐的进步则已,如果要求进步,非从儿童之音乐教育入手不可。”[8]将儿童与中国音乐的前途相关联。

同时,音乐从业者认识到儿童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儿童音乐教育都提出了要求。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音乐从业者意识到学校应该为儿童提供全面的音乐教育,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还有现在各处中小学校的唱歌,与校中时常表演的戏剧歌舞,在外行看起来,以为并不怎样坏。但是稍懂音律者,必暗地里发笑。这件事也是关系教育的前途与国家的体面。……最好由大学研究院中加以审查,如不合者,禁止通行。”[9]由此引发对音乐教育内容进行审查的需求。其次,音乐从业者认识到家庭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吴梦非参考西洋人注重家庭音乐教育的情况,指出要“慢慢地引导他(儿童)嗜好起音乐来,一方面可以防止儿童不正当的游戏,另一方面就可以使他从小得着音乐的美化,所以西洋人很注意提倡‘家庭音乐’的。”[10]呼吁家长积极关注儿童的音乐教育,给予他们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支持,家庭的音乐氛围对儿童的音乐素养和情感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认知在现在仍有重要意义。最后,音乐从业者还认识到社会对于儿童音乐教育的责任,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儿童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音乐教育资源,尤其是期待作曲家关注儿童音乐,能够创作更多儿歌来支持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儿童音乐教育的引导

音乐期刊积极引导家长和教育者关注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这种关注并非仅仅停留在音乐技能的培养,更注重音乐对儿童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曾葆在《儿童音乐生活的内容及其指导》系列文章中翻译了大量外国文献,旨在说明儿童音乐教育意义与价值,强调音乐对于培养创造力、提高学业成绩、促进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933年创刊的《音乐教育》更是专门设置了《给儿童看的大音乐家故事》栏目,并指明“期家长读毕给儿童讲”[11],可见音乐期刊在引导家长和教育者时也常强调创造适宜的音乐环境,通过提供儿童音乐启蒙的实际案例和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音乐发展的氛围。

其次,儿童成为音乐创作的独特主题,反映了社会对儿童关注的提升和对未来的期许。以儿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在民国时期得以涌现,是对儿童教育的思考。这些音乐作品以简单清新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为特征,富有童真童趣,同时融入了教育的理念,试图通过动听的旋律和富有启发性的歌词,激发儿童对知识、美好事物的兴趣,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儿童音乐作品的涌现也反映了社会对儿童教育重视的转变。

最后,在民国时期的音乐期刊中,广告对儿童市场的关注显著增加,反映了社会对儿童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广告内容通常围绕着儿童教育、文娱活动等方面展开,以满足家庭对儿童成长需求。《成功者(剧本·儿童独幕歌剧)》的儿童剧本为百代唱片广告[12],《儿童新歌自序》在呼吁创作儿童歌曲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还为江定仙、陈田鹤、刘学厂的歌曲集广告[13]。这一时期,随着社会观念的变革和对教育的重视,音乐期刊中的广告更加关注儿童市场。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音乐期刊通过关注儿童音乐教育,创作大量儿童音乐作品,传递了对儿童的爱护和关怀,同时也在艺术上为儿童教育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思考。既弘扬了艺术文化,也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新一代提供了积极的指导。这种引导作用超越了音乐领域本身,更是对于教育理念的积极引领,为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是当今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这对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重新认识音乐教育中的儿童主体性,探寻儿童音乐教育的本质,完善儿童音乐教育理论,无疑将成为新时期音乐教育研究与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猜你喜欢
儿童音乐期刊儿童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关于乡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留守儿童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六一儿童
文化浸润:儿童音乐教学的审美之维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