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文学主题的发展流变*

2024-05-17 08:29张勇李洁王丽琴
大众文艺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海洋文学

张勇 李洁 王丽琴

[1.江苏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2.苏州外国语学校(连云港校区),江苏连云港 222000]

中国文学当中,与海洋相关的作品一直贯穿其中,中国的海洋文学数量多、佳作多,既丰富又多元。在步入“海洋世纪”的新时代环境当中,海洋文化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探讨中国海洋文学主题的发展流变也非常关键。

一、海洋文学概念的界定

海洋文学作为一种命名,首先出现在1903年日本学者高桥铁太郎的《海洋审美论》中。海洋文学开始作为一个全新的文学名词串联日本文学历史。不久之后,这个概念被西方国家借用,并开始对各国的海洋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探讨。这种研究包括对海洋文学作品的归类整理、对海洋文学史的架构、对海洋文学作品的研讨等。海洋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当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人类和海洋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2]。海洋在最初是一个单纯的客体,也是被开发、被利用的对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对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思索的过程当中,也在逐步修正和海洋之间的关系,从昔日的主体、客体关系转变成为休戚与共、互融共生的关系,人类不再只把海洋当成是资源当中的一部分,也不再只是向海洋无节制的索取,而是转变为和海洋的“对话”。这个环境背景也促使着人类在文学领域对海洋文学更加关注,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海洋文学进行重新的梳理和研究[3]。

不过,在文学发展历史当中,海洋文学却始终贯穿其其中,就如同爱情、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样,海洋也是人类在叙述自我历史、文化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海洋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海洋文学也成为人类文学从未缺席的题材。

龙夫在《回归大海的倾诉——日本学者论海洋文学的发展》中对海洋文学概念进行了基本的界定:“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文学,是主题与海洋具有的特性密切相关,并且以其特性作为整体支撑的文学作品。”[4]在这篇文章当中,龙夫将海洋文学分为三个层面:理性、感觉、意向。这种划分和界定对于海洋文学特点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在研究海洋文学的整体性上却有一些弊端。杨中举认为,海洋文学不应当被界定得太过清晰,而应当从广义上重新定义海洋文学,在文学作品当中那些具有明显海洋意识,或描写海洋生活以及透露出海洋精神的作品,也都应当被归于海洋文学的范畴。

笔者以为,海洋文学是一种以海洋为背景,以海洋为象征,以海洋为隐喻,表现人类对海洋的向往、依恋、征服与超越,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忧患意识和审美超越意识的文学门类。它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广阔而深邃的审美空间[5]。

二、中国海洋文学的主题流变

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大陆文化传统,海洋文化并没有随着中华文明的起始而诞生。当中央集权制度发达之后,随着以交流为目的海外贸易的出现,原本的闭塞局面才得以改观,在统治阶级积极推进海上交通贸易的同时,海洋文化也逐渐开始发展,从最早期的对海洋的想象式的描绘,转变成为以人为创作主题的文学性叙事。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人对于海洋的情感变化非常清晰,起始时期对海洋充满了恐惧和敬畏之情,而后又经历了崇拜、征服等变化。海洋文学发展历史十分漫长,期间涌现出了无数高质量的作品,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作品的演变当中,也可以看到中国海洋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6]。

(一)先秦海洋文学

中国海洋文学主题的发展流变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不少哲学家和诗人通过对海洋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海洋的敬畏和向往。《山海经》等古代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海洋的神话和传说,这些成了中国海洋文学的宝贵素材。

《山海经》也是先秦时期海洋文学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海洋文学的开端就是这部作品。在上古时代,祖先对于世界、自然的认知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世界的探索也带有很强的局限性,因此,祖先生发出极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奇特的想象对自身所处的世界以外的地域进行叙事,由此,便创作出了很多虚拟的场景、物事。同时,祖先受到原始宗教的影响和认知的局限,将一些自然事物作为崇拜的对象。在他们的认知观念当中,大自然当中的山河海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具有生命和灵性的,而且由于人类自身力量的不足,对于拥有强大力量的自然事物会产生敬畏的心理,比如对于体型庞大、力量充沛的熊的崇拜,对于雷电等能造成毁灭性灾难的自然现象的崇拜等。海洋无论是从体量还是其所蕴藏的能量上,对于上古时期的祖先而言都是十分强大的,在他们的理念当中,海洋充满了神秘莫测的力量,同时,由于海洋隔开了大块陆地之间的距离,也成为去往他者世界所难以逾越的领域,因此,对于海洋的敬畏和崇拜使其神化和妖魔化,这也是先秦海洋文学当中充斥着奇幻特征的思想文化基础。而且,这种特征对于后世的海洋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7]。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海洋文学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海洋文学作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可以说中国海洋文学的景象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繁荣。在这一时期,海洋文学主题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先秦海洋文学带有超现实的色彩,发展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这种超现实的色彩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这是因为到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海洋的了解进一步加深,通过一系列的海洋活动,通过和自然的互动,摒弃了原有的神秘主义认知,更加关注海洋本身的特点,比如海风、波浪等海洋的自然现象以及鸟类、鱼类等生物开始成为常见的叙事元素。这使得文学描述的内容不再只是对未知世界的想象,而这些现实内容的加入让海洋文学的丰富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尤其进入魏晋时代,人们崇尚自由和解放,文学作品当中极力表达自我情感成为主流。而海洋因其广域无边和包罗万象的自然特点,十分契合这一时期文人的思想艺术追求。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内容充满了对海洋的赞颂和崇拜之情,而且这里的海洋是真实世界里的海洋,与先秦时期先民想象当中的海洋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同样是神秘莫测,但是给文学所带来的是审美上的激情,还非因未知带来的恐惧感。例如,这一时期海洋文学扛鼎之作木华的《海赋》充满了昂扬的豪情,极力赞颂大海的广域、瑰丽和壮美,表达出对海洋这个力量强大的自然客体的崇拜。这一时期的海洋文学作品表达了文学家从心底所生发出来的激情,而海洋的叙事元素也成为这种个人情感的载体。比如曹操《观沧海》,描述的意象都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波浪滔天的沧海,由海上升起又降落的星月,被海水冲刷的岩石,无不显示着海洋巨大的自然力量,而作者在描述这些意象的时候,将自己雄伟的志向和抱负融入其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如同海洋一般辉煌、灿烂。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海洋文学作品当中,海洋已经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对象,而不再是存在于想象当中的非现实主义地域。

(三)隋唐海洋文学

隋唐海洋文学带有承上启下的特点。隋唐时代的文化包罗万象,这给海洋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契机。这一时期的海洋文学,汲取了传统海洋文学当中的精华内容,并融入了时代的特色,让《山海经》式的叙事元素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将隋唐时代的以人为本的审美特征融入其中,开拓出海洋和中国人的互动这一方面的叙事元素。文学文本当中,海洋不再是唯一的主体,人类进入海洋世界而发生的事件以及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成为重点的叙述对象。这种叙事元素的更新不但改变了传统海洋文学的面貌,也对宋元明清时代海洋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开拓路新的道路。隋唐海洋文学作品佳作频出。比如李白的《大鹏赋》、张说的《入海二首》、卢肇的《海朝赋》等。其中《大鹏赋》最具代表性,诗人以大鹏自喻,描述了其在海上无拘无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的理想。在这里,海洋退居为背景和环境,人的故事和情感成为文本叙事当中的主体。

(四)宋元海洋文学

在隋唐海洋文学当中,各种与海洋发生互动的人类角色开始进入叙事文本,比如捕鱼的渔民、在海上从事贸易的海商等。到宋元海洋文学时期,叙事元素获得再度更新,如与海洋战争相关的内容等也被加入其中。宋元时代文化开放,各种民族势力群起并雄,战略、防备等成为政治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文人争相描述的对象。而且,随着大陆王朝开始朝向海洋扩张,与海洋相关的战争、防备、技术等不断发展,这些内容也进入到海洋文学的叙事当中。比如,苏轼在《送冯判官之昌国》当中这样写道:“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诗歌当中,描绘了海军将军的威武形象,并且展现出来海军屯兵的壮观景象。作者极力描述海洋的惊涛骇浪,以此来衬托海军的强大,即便是海洋这样的力量,人也有能力与之抗衡,因此,诗歌的本意还是要赞颂人的力量。类似的海洋文学作品在宋元时代非常普遍,文学家肯定并推崇人的能动性,承袭了隋唐海洋文学所开拓出的这条道路,并且将之发扬光大。这主要是因为在宋元时代,经济、科技的发展迅速,人们与海洋的互动性增强,在这个过程当中,利用人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规避了海洋带来的危险,这大大降低了人们对海洋的恐惧感,而且借助海洋贸易而获得的利益也给人们增加了更多的自信,逐步让海洋成为人们施展手脚的平台。宋元时期,海洋文学发展到了顶峰,其在叙事元素上极为多元,在继承了隋唐文学开辟的新道路的基础之上,融合时代的特征,拓展创新,达成了对于海洋文学审美的全新升级。

(五)明清海洋文学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海洋文学的创作日渐丰富,而且呈现了很多新的主题,展现了新的面貌。

在明清时代,海上交通最为著名的案例就是郑和下西洋,这个其实是受到皇权直接支持的交通行为由于次数多、交通范围广泛、规模庞大,而成为时代的集体烙印,进而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很多小说家以这件历史事件为背景,或将航海英雄作为作品的主人公,或把航海事件作为核心叙事内容,从而促进了明清海洋文学的发展。这类海洋文学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对各国沿途风物的描写极为丰富,这主要是因为明清时代海洋贸易的繁荣,人们对于这些具有极高交换价值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相对而言,对于航海沿途国家的文化特点、政治体制方面,人们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同时,明清海洋文学当中所描写的海洋英雄通常表现为征服者,他们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很高的道德标准,以宣抚四海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一方面是郑和下西洋这种官方代表力量征服异域的象征,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普通民众希望能征服海洋的文学化表现。比如罗懋登的《西洋记》讲述的就是郑和率领船队每到一地,就要摆开兵阵,恩威并施,以征服异域的故事,而且《西洋记》带有魔幻主义的色彩,也是民众想象力丰富的表现。

(六)近现代海洋文学

中国海洋文学迎来发展的高潮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彼时,国人开始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潮,丰富的思想文化对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原本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的思想体系逐步崩溃,国人把目光瞄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对于海洋的理解完全脱离了曾经的局限[8]。在对地理认知基础的转变之上,对于社会发展前进的规律也有了新的认知,以往的循环论不再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国人意识到时间与空间的分离,并且跳脱出地域特性,从而步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在这个基础之上,民主与科学观念的普及,各类文化思想的交融让中国近现代的海洋文化开启了迅速的发展脚步,同时在内容也上更加多彩。

三、结语

以上,笔者从海洋文学概念的界定入手,探讨了中国海洋文学的主题流变。中国的海洋文学是文学丛林中熠熠闪光的珍珠,探讨海洋文学是主题流变,不仅对于丰富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研究意义重大,也对我们今后的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启示。对于文章的不足之处,还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海洋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