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高血压”

2024-05-13 13:08吴冬梅
健康之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肾素阻滞剂类药物

吴冬梅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会对肾脏、眼睛等器官造成损害。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高血压对有效降压、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些生活习惯看似不起眼,但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相当重要。特别是对于年龄较轻、发现高血压较早、血压在140~160/90~100 mmHg、依从性较高的居民,通过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用服药血压也能降到正常。现将非药物治疗方案分享如下:

饮食调整

减少钠盐的摄入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每日摄盐量小于5 g(约一啤酒瓶盖)。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咸肉、咸菜、咸蛋等高盐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钙、镁和钾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限制动物脂肪和内脏的摄入,合理补充蛋白质。

运动锻炼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由于受体力、耐力下降等原因的影响,老年人在选择有氧运动的种类时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建议在耐受范围内以温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跳广场舞为宜。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适当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控制体重,可减少脂肪积累,降低血压。平时要注意监测体重,知晓自己身体质量指数、腰围等指标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其中,身体质量指数只要测量身高、体重就能自行测算,即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身高2。BMI在18~24 kg/m2属于正常范围,>28 kg/m2属于肥胖,24~28 kg/m?属于超重。腰围方面,男性腰围应控制在85 cm以内,女性腰围应控制在80 cm以内。

戒烟限酒

过量饮酒和吸烟都会危害血管健康,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因此要戒烟限酒。对于长期饮酒、吸烟者,可制定个人计划,逐步减量至戒除,这样做不易出现戒断反应。

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处于放松状态,而长期日夜颠倒、生活没有规律或长期失眠会让人处于焦虑、烦躁状态。所以,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适量进行运动,以改善睡眠质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心理调适

长期的压力和精神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要学会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看电影、运动,主动释放压力和转移注意力,保持心理健康。

药物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非药物治疗,如血压仍高于140/90 mmHg,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常用的降压药物种类比较多,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等。

利尿剂

利尿剂能够促使体内多余的盐和水通过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血管内的血液容积,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常见的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副作用是長期使用会使得体内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低钠、低氯等,主要症状为口淡无食欲、乏力、腿软。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要自行停药或者调整剂量。

钙通道阻滞剂

这类药物是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减少血管收缩,降低心脏负荷,实现降压效果。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副作用是会引起足踝水肿,轻度的可以忽略,中重度则需要及时向医生反馈,调整治疗方案。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抑制剂)

这类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有抑制肾素分泌或阻断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从而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常见的ACEI包括贝那普利、福辛普利钠等;常见的ARB包括氯沙坦钾、缬沙坦等。常见副作用是高钾血症,一旦发生要立刻停药,并紧急就医进行降血钾处理。此外,服用ACEI类药物可能出现难以耐受的刺激性干咳,但停药后症状会消失。

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β受体的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从而降低血压。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服用前应先排除禁忌证,如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等。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心率随时调整剂量,以防心动过缓。

α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常见的α受体拮抗剂包括普拉索辛、多沙唑嗪等。副作用可能有头晕、恶心、心慌等,严重时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这类药具有双重调节机制的药物,可以在增强利钠肽系统的同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强化降压的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为首个获批的该类药物,既能有效降压,还能有效抑制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增生。

治疗高血压的常见问题

接诊时发现,不少居民对于高血压缺乏充分的认知,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常见问题。

问题1:血压已经降至正常是不是可以停药?

答:高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可以根据血压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但切忌突然停药。特别是在气温变化明显的季节,患者突然停药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问题2:降压药服用时间很久了,血压也挺平稳的,需不需要换药?

答:如果降压效果好且血压平稳,肯定不需要调整治疗;当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出现药物副作用时,才需要更换治疗方案。

问题3:本来血压控制得一直挺好,但这两天睡不着,血压突然升到160/90 mmHg,头有点晕,是不是这个药效果不好?

答:不要急于调整治疗方案,而是要先排除一些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如睡眠差、喝了浓茶或者咖啡、精神因素等。此外,出现头痛、喷射样呕吐、视物双影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除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问题4:我每天吃完早饭就服药,为什么血压一直没有降到正常?

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高峰在早晨6:00~8:00。为了让降压药物在血压峰值之前便起效,建议早晨起床时空腹服用。

结束语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减少饮酒、戒烟以及减少压力等非药物治疗作为前提,再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和预防并发症。

猜你喜欢
肾素阻滞剂类药物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肾素的关系研究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探讨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