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策略刍探

2024-05-12 13:53龚倩
成才之路 2024年12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教学深度学习初中历史

龚倩

摘要:实施单元主题教学,能使初中历史教学走向深度学习,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在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笃定深度学习目标,凝练单元主题;配置课外资源,完善单元主题教学准备;巧设深度学习过程,系统探索单元主题;应用多样化教法,保障单元主题教学效率;注重单元整体评价,反思学情指导教学。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2-0125-04

深度学习提倡单元主题教学,单元主题教学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必经之路。由此,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受到广泛关注。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胜枚举,适用于单元主题教学的教学方法也很多,促进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一、核心概念解读

1.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原本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持续发展,被应用于教育领域,用来描述与浅层学习、被动学习相对的学习模式[1]。深度学习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强调在教师适当“退位”中,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思想、方法等学习要素的掌握和迁移应用。

2.单元主题教学

单元主题教学以单元为单位、以主题为线索。单元主题教学凭借主题性、整体性、结构性等优势,能够大幅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单元主题教学受到广泛关注。

二、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必要性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深度學习思维为重点,使学生形成深度学习能力和习惯,能够基于单元主题深度经历学习过程,实现对各种学习要素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基于单元主题学习整合教学内容,使单元主题教学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根本追求之一。教师应根据此教学建议,重视单元主题教学,明确每课的重点与关联要素,实施整体性、结构化初中历史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顺应教材特点与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内容丰富,古今跨度大。为使学生更高效和深入地学习历史,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采用“点—线—面”的编排方式,呈现丰富主题[2]。教师应全面把握教材框架,实施单元主题教学,使学生有序回看历史,把握事件特征与关联要素,达成深度学习。

三、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应以凝练单元主题为先,并配置课外资源,巧设深度学习过程,应用多样化教法,注重单元整体评价,以反思学情指导教学。

1.笃定深度学习目标,凝练单元主题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单元主题教学,以深度学习为目的,以单元主题教学为方法。要通过可操作、可检测的单元主题教学实现深度学习,必须先笃定深度学习目标,凝练单元主题。为此,教师要挖掘知识关联,整合教学内容,提炼大概念,设置单元主题。

(1)以知识关联为根本,整合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指出:单元内容的整合,需要将单元中的相关专题内容连为一条教学线索,并明确单元下各课的侧重和关联,尤其要发掘和梳理单元主题学习内容中蕴含的具有培育核心素养的要素,从而整体发挥单元学习效果。初中历史教材知识一脉相承,体现紧密衔接性,为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单元主题教学提供支持。教师可以知识关联为根本,整合相互关联的专题内容,重构单元知识系统,让深度学习有据可依[3]。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其专题为“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内容由“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农耕生活”和“远古的传说”构成。教师可基于时间线索挖掘知识关联,整合专题内容。“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对应旧石器时代,“原始农耕生活”对应新石器时代,“远古的传说”对应传说时代,体现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发展脉络。教师可按照“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传说时代”,先绘制“单元大事件表”,再补充细节信息,建立“单元知识框架图”。再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专题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内容涉及“秦”“汉”两个时代。教师可基于对比,整合专题内容。举例来说,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政治方面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地方郡县制;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则在政治方面以推恩令削弱诸侯,派刺史监察地方。教师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通军事四个方面,多角度对比“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利用表格突出其差异性与关联性。无论基于时间线索,还是基于对比,教师都可厘清单元知识关联,为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单元主题教学提供有效的内容参考。如此,单元主题也能一目了然。

(2)以大概念为抓手,设置单元主题。大概念即联结单元知识,使其形成整体。大概念是深度学习视角下凝练初中历史单元主题的重要途径,整合教学内容后,单元大概念一清二楚。教师可基于单元知识关联,提炼大概念,以大概念为抓手,设置单元主题。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可通过内容整合,提炼“早期人类与文明”大概念,由此设置“探索早期人类与文明”单元主题。再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可提炼“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两个大概念,由此设置“统一、建立和巩固多民族国家”单元主题。不同单元知识内容,可提炼不同大概念。在此基础上,把握大概念内涵与本质联系,可凝练一个高度概括单元内容的学习主题[4]。

2.配置课外资源,完善单元主题教学准备

单元主题教学效果,受单元主题内容影响。但当前知识更新非常迅速,教师若一味地应用教材内容展开单元主题教学,也不能实现深度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应适当配置课外资源,以完善单元主题教学准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专题为“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内容涵盖隋唐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可提炼“繁荣与开放”大概念,设置“回看隋唐五代的繁荣与开放”主题。为让学生深度体会隋唐的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局面、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就,教师可通过翻阅史书、查找史料、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收集课外学习资源。课外文字材料与影像材料,与教材文字、插图形成统一,共同再现隋唐五代的繁荣与开放。配置课外资源,能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思考,提高深度学习可能性。

3.巧设深度学习过程,系统探索单元主题

教师应巧设深度学习过程,带领学生系统探索单元主题[5]。情境、任务、实践,均为深度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初中阶段,学生逐步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具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能够通过情境、任务、实践的递进性活动,循序渐进地理解和吸收单元主题,实现深度学习。另一方面,在单元主题教学期间,学生普遍呈现“感性认识—理性分析—升华感悟”发展趋势,情境、任务、实践的结构化应用,能够适应其发展规律。教师可整合情境、任务、实践,巧设深度学习过程,让学生按照自身发展规律,有序展开单元主题的系统探索。

(1)再现历史情境,感性认识主题。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单元主题教学,学生通常以感性认识为起点,打开深度学习的大门。要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情境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穿越”时空,产生真实的体验,加深对主题的感性认识。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必要在“回看隋唐五代的繁荣与开放”单元主题下,借助历史影像创设情境。教师可通过翻阅史书和查找资料,收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素材,将唐朝手工业、商业、科技、文学艺术成果,创新整理为“趣说历史”动画资源,应用于单元起始课。课上,教师播放视频,使隋唐五代的繁荣与开放直接映入学生眼帘。

(2)综合推进任务,理性分析主題。从真实情境到结构性任务,学生可将单元主题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分析,进而向深度学习迈进。教师可立足于单元探究课,综合推进任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理性分析需求。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其专题为“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内容由“明朝的统治”向“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逐步过渡,可提炼“统一”“巩固”“发展”大概念,凝练“走进明清生活,再看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与发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理性分析明初统治者改革、郑和下西洋、明后统治危机、清朝统一与故步自封等,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可基于学生需求,按照例1~例4思路,综合推进单元主题任务。例1,大任务促进大探究。任务示例:梳理明清时期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发展时间线索,说明在明清时期,中国发生了哪些影响国家发展和命运的大事件,这些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启示。以单元主题为依据,设置“大任务”,发挥其“引领探究”作用,可有效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明清历史”视角下,整体探究明清时期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发展特点,触摸单元主题。例2,大问题促进大思考。问题示例:比较明清两朝的疆域版图,怎样理解造成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思考是升级理性分析的关键,是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而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工具。依据单元主题开发“大问题”,引起学生“大思考”,可显著提高学生历史思维水平,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性认知[6]。例3,真史料促进真研习。史料示例: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皇明祖训》。课程标准基于“设计有助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过程”强调:开展史料研习。有助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过程,也是有助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过程。因此,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单元主题教学,史料研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适当运用“真史料”,促进学生“真研习”,使学生在史料的综合分析和解释中,提升深度学习水平。例4,真话题促进真论证。话题示例: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明修长城清修庙。结合本单元知识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和看法。课程标准对“组织历史论证”进行强调。以历史论证丰富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能促进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的发展,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应在实际操作方面,以“真话题”促进学生“真论证”。该话题源自真实生活,言简意赅地描述真实历史,满足“真话题”要求。教师可随着单元探究课的深入推进提出话题,引导学生参与历史论证。“真论证”期间,学生自主收集史料,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强调并证明自己的观点,实现深度学习。

(3)拓展学习实践,升华主题感悟。升华学生主题感悟,目的在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最大功能,培养其正确情感和观念,塑造其健康人格[7]。单元主题学习的拓展实践,对此具有促进意义。教师可改进单元总结复习课,为学生提供内涵深刻的开放性任务,鼓励学生拓展实践,升华主题感悟。比如,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其专题为“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揭示近代中国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单元最后,教材设置“考查近代历史遗迹”活动课。考查近代历史遗迹,回顾百年近代历程,调查中国社会真实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对学生深刻理解和吸收本单元主题意义重大。教师可基于此,设计“任选调查方向,考查中国近代历史遗迹,回顾百年风雨”拓展实践活动。

4.应用多样化教法,保障单元主题教学效率

以深度学习为内涵的学习过程,需要多样化教学方法。落实单元主题教学,同样需要多样化教学方法。因此,在深度学习视角下,切实保障单元主题教学效率,教师需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成为课堂“发言者”,发挥引导作用;可成为课堂“旁观者”,使单元主题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其自主发展;可成为课堂“创新者”,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单元主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8]。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其专题为“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彰显现代中国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巨大贡献,可设置“认识伟大祖国”这一学习主题。从“钢铁长城”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师先向学生讲解知识内涵,再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适当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充实课堂内容。在教学“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时,教师可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单元主题教法多样,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能强化深度学习这一“现实”。

5.注重单元整体评价,反思学情指导教学

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给出多重建议,其中包括单元整体评价。注重单元整体评价,及时回顾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单元主题教学,可通过反思真实学情,为接下来的单元整体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9]。教师应顺承单元主题目标,制定评价指标,协调测试与作业,多维度实施评价。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顺承其单元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教师首先可在“是否运用时空观念,分析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历史背景和当代影响”等核心素养方面,以及“能否运用自主学习策略,收集、整理和分析史料”等自主合作方面,整体制定评价指标。其次,教师可依据评价指标,将测试与作业结合,通过发布和检验“梳理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等单元作业,了解学情。最后,教师可依据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生作业,反思学生短板以及教学漏洞,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四、結语

深度学习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既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方法指导。单元主题教学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必由之路,将其合理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凭借其主题性、整体性、结构性等优势,显著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韦迎春.大概念统摄下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以八年级上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11):113-120.

[2]孙军峰.初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20):82-83.

[3]王倩倩.就近以取材循史而立新———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主题选择策略[J].天津教育,2023(30):155-157.

[4]周承芳.大概念视域下的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 2023(27):65-67.

[5]任永斌.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分析———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为例[J].贵州教育,2022(10):36-38.

[6]黄卫平.“大概念”视域下初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07):15-20.

[7]宣佳琪.历史学科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与案例研究———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单元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1(05):41-46.

[8]孙国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的优化[J].吉林教育, 2020(33):59-60.

[9]刘小芳,童小娟,张永清.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19):56-61.

Exploration of Theme 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Un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ep Learning

Gong Qian

(Guli Middle School, Qianxi City, Guizhou Province, Qianxi 551507, China)

Abstract: Implementing unit themed teaching can lead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towards deep learn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and enhance students core historical literacy. In the thematic teach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un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ep learning, teachers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teaching strategies: firmly establish deep learning goals, condense unit themes; allocate extracurricular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preparation for unit themed teaching; cleverly designing deep learning processes and systematically exploring unit themes; applying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unit theme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unit and reflect on the learning situation to guide teaching.

Key words: deeplearning;junior middleschoolhistory; unitthemed teaching;teachingquality;core competencies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教学深度学习初中历史
浅议单元导读课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研究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