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礼涛 为大国重器输入澎湃动力

2024-05-12 11:34聂容止
中国新时代 2024年5期
关键词:汽轮机师傅加工

聂容止

“工匠精神不应该是我们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标准,而是每一个产业工人都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素养和自我约束。”

用铣刀对各种零部件进行平面、沟槽、孔洞的加工,董礼涛从业30多年来就干了这一件事。而就这一件事,他却做出了耀眼的成绩。

董礼涛是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汽公司”)军工事业部铣车加工中心的数控铣工。他每天干的是平凡的工作,却不甘于平凡,耀眼的成就背后,是30多年坚守的匠心。

“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就是挑战不可能。”西气东输、秦山核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都有董礼涛的身影:他参与加工制造的国产首台30兆瓦燃压机组,一举摘下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在海军重点工程中,有他120余项技术攻关应用,共為哈汽公司创造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

他怀揣“建设制造强国”的梦想,扎根生产一线,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一路成长,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董礼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产业工人坚实的力量。他的事迹,与水稻专家袁隆平一同被编入中国青少年教育丛书《共和国的建设者》,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少年壮志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一条三大动力路,是由大庆路变名而来。在这条3公里长的长街上,耸立着曾经的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锅炉厂3个国家大型装备工业企业,人称“三大动力”。作为新中国动力工业的先驱,“三大动力”是共和国的掌上明珠,更是哈尔滨人的骄傲。

董礼涛的父母都是“三大动力”的职工。那时候,在“三大动力”工作是很多人向往的职业,能进“三大动力”在当时的年轻人中是一种时髦,各路英才纷纷涌入并扎根这片热土,这里几乎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方言。“你想想,上万名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早上7点半,从厂子的几个大门一齐涌进来的时候,那场面多壮观!”一位已经退休、在哈尔滨锅炉厂工作了差不多大半辈子的老人这样描述。

1972年1月,董礼涛就出生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工二代”,从幼儿园到工作、成家,一直都没离开过这片“小小的”“三大动力”家属区。受父母影响,他从小就对“三大动力”心驰神往。

1989年,董礼涛从哈尔滨汽轮机公司技工学校毕业后走进哈尔滨汽轮机公司,成为一名铣工学徒。初入车间,这个年仅17岁的少年也曾迷茫过。“车间里光线昏暗,噪声刺耳,油腐味刺鼻,再加上刚上班那会儿手忙脚乱,铁屑常常会溅到皮肤上,一烫一个泡,工件的飞边、毛刺扎破手也是家常便饭,下班用肥皂洗手时扎心的疼。”在董礼涛的记忆中,车间嘈杂的声音混响就像未来的无数种可能,不知道哪里是方向。“看着地下的油泥、手上的伤口,心里也很迷茫,我以为是自己的工种不好。”

“慢慢地这一想法被我师傅王占军彻底改变了。”董礼涛回忆,“一天早上,师傅让我去拿工具,当我打开师傅的工具箱时,顿时傻眼了,各种工具摆放整齐,擦得铮亮,非常干净。再看王师傅的操作台,一尘不染,连师傅的工作服都没有一点油渍。王师傅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想有出息任何岗位都会有发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任何事都得上心。王师傅的这句话许多年来我一直放在心上……”

董礼涛看见一个个零件在师傅们的手中变得如同艺术品般精美,这一刻,他被深深地触动了,回想起王师傅语重心长的话语,意识到原来是自己技不如人啊。于是他暗自下定决心:“既然入了这行,那我就一定当个行业里的状元。既然干了就干好,早干早成,晚干永远不成!”

“我给自己先定了个小目标: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别人干不了的,我要想办法干,而且还要干得更好。”董礼涛话不多,但却是个说干就干的人,“每干一个活,我都在想,怎么能更好地完成。”

他天天围着机床转,原来的工序是这样的,串一串(调换一下工序位置)又能咋样?“超级别”的件,到底是咋做的?那时候,不爱说话的“小董”,每天闷头研究机床、工序,“同样的机床,别的铣工可以将孔洞尺寸误差控制在0.05毫米范围内时,我想的是能不能将它控制在0.02毫米的范围;别人将部件表面粗糙度打磨到6.3微米时,我瞄准了更高一级的3.2微米乃至1.6微米的粗糙度。”

“他在完成常规工作任务后,总会主动去接触一些对于年轻职工来说是‘超级别的加工件,并时不时冒出一些大胆的、非常规的想法。”聊到董礼涛刚参加工作时候的样子,老师傅们对这个清秀俊朗、戴着一副眼镜、身材瘦小的年轻人赞不绝口,工作踏实刻苦,“小身躯刻苦钻研大智慧”。

精益、细微、极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董礼涛的加工技巧越来越娴熟,达到了业内顶尖水平。工作仅3年,他就夺得了哈汽公司“铣工状元”“技术大王”等荣誉。“我白天上班,晚上去读夜大,想着要时刻学习、勤思考、多努力。这么一学就是5年,拿到了哈尔滨电工学院(现哈尔滨理工大学)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学历。我不仅能够然练地掌握普通机床的工作,还能够操作当时十分先进的数控机床了。”

凭借着这股子钻劲,董礼涛开始在车间里崭露头角,总能别出心裁提出一些独特的铣工加工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因此成为车间的创新“新秀”。

1992年,年仅20岁的董礼涛参加了哈汽公司工会开展的职工技术比武活动,第一次拿到了冠军,并在此后蝉联12年。随后,他又代表哈汽公司参加了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国资委、哈尔滨市等不同级别的职工技术大赛,均取得耀眼的成绩。

“全分厂机加岗位的师傅都是我师傅。”董礼涛所在的分厂,有几位机加岗位中的高手,手里都有几项绝活。他一有机会,便会缠着老师傅教他,比如将车工加工锥面的方法应用到了斜面的铣削上,将低熔点合金浇注装夹加工叶片的方法应用到了1毫米薄壁套筒的开槽铣削上……

有一次,在准备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有个公差尺寸怎么也加工不好,董礼涛就去请教一位师傅。那位师傅看了他的加工情况后,只说一句“这和我们加工的某个零件情形相似”,董礼涛马上就说“我懂了”。师傅笑着说:“你小子要成精。”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年仅25岁的董礼涛晋升为高级技师,成为哈汽公司当时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善作善成

“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但我从未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随着技能的不断提高,董礼涛又有了更为坚定的目标,他将目光投向了技术创新。“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我时刻鞭策自己在钻研技术的同时要有创新意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人,去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进步,希望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效益提升、中国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中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几年下来,董礼涛取得了几十项技术成果。其中,“超超临界百万机组主汽阀阀杆键槽加工法”被哈汽公司命名为“董礼涛加工法”,并在全公司推广。2008年,“董礼涛铣工工作研讨小组”成立。2009年,他将自己多年来的铣床加工技法汇总梳理、汇编成册,被哈汽公司在内部推广使用,成为公司内生产一线铣工的实用加工指导书。

2008年,哈汽公司二分厂设备升级改造,从德国购进了一批先进的加工设备,一副更艰巨的担子落在了董礼涛肩上。“2009年,哈汽公司为我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派我赴德国学习五轴联动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操作技术。这趟学习为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不仅开拓了视野,更提升了水平。”

董礼涛非常珍惜在德国学习的日子,利用一切机会请教德国师傅,“那段时间,我老缠着‘老外,有不明白的就向他们请教,可把‘老外‘麻烦坏了”。为了沟通顺畅,他又是双手比划,又是写纸条,弄得严谨的德国师傅也哭笑不得。

董礼涛学习结束后,随他一同回国的除了德国厂家打印的技术资料和操作说明书外,还有一本独家“说明书”——一本董礼涛手绘出来的厚厚的草图。“那时候,我基本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画草图。”正是凭借着这本自己手绘的“说明书”,董礼涛在短短1个月内,便熟练地掌握了哈汽公司首台铣车加工中心的全部操作要领,承担起哈汽公司首台燃压机组、重点工程机组等重点项目核心部件的加工任务。

回国后,董礼涛迅速披挂上阵。“那时候,60万千瓦汽轮机一种斜齿汽封是制约汽轮机厂生产的一个多年顽疾。这种汽封,每台机组中仅气缸装配件斜齿汽封弧段就需要242块,结构复杂、数量繁多、攻关难度高,厂内没有成功经验,多年来只能依赖外协,成本高昂。”于是,董礼涛结合德国学来的经验,利用新引进的五轴联动设备,潜心研究,反复实践,自行设计了成套的系列化夹具,创造性地制定出独特加工方案,成功实现了自主化加工,扭转了过去依赖外购或外协的被动局面。“那一刻,我才深刻明白了像我一样的产业工人的使命,就是自主创新,攻坚克难,争做大国工匠!从此,我觉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更加清晰,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随后,又一项重任落到了董礼涛的肩上——国家西气东输燃气增压设备国产化生产攻关。过去,这些燃压设备都需要进口,而且维护费高昂,受制于人。重任在肩,董礼涛明白这些设备国产化的分量。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彼时,国内还没有生产过这种构造复杂的机组。和传统汽轮机相比,燃气轮机工件的形状更加复杂、结构更加密集,有很多不规则的工件,几乎没有可以被机床固定夹紧的部位,这给铣削加工带来了极大困难。“燃压设备每个工件都形状复杂、结构密集,往往一个零件的图纸,就能从桌上铺到地上。我每天扎在车间里十几个小时,一张图纸一张图纸地琢磨,一个工件一个工件地加工,就连睡觉都能梦见自己在研究图纸、摆弄工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工艺指导,没有加工参数,董礼涛就天天守在机床旁,反复调试,根据机床本身的特性,自行设计了一套柔性工装,可适用于不同结构零部件的需要,巧妙解决了特殊形状零件的安装、定位、夹紧难题。

相较国外的技术,董礼涛设计的这套工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拆分、组合,不但节约了大量工装设计、制造所需的费用,更减少了试制阶段的生产周期。“我管它叫‘变形金刚,在我们车间里,基本上能解决90%以上的活儿。”这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柔性工裝”获得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在重点工程的动力系统制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批量化生产进程更快了一步。借助这套灵活的工具,董礼涛带领同事们夜以继日,攻关完成了上百个核心工件,为实现相关燃气增压设备生产的国产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很多任务都是时间紧、任务重,我的目标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干好。”2020年,重型燃机是哈汽公司当时攻克的制造难题。“我们需要马上找到一种钻头,能够在直径1米的圆桶上钻直径1毫米的孔,40毫米的深度。”现去定做工期不允许,董礼涛在刀具商店找到了刚能满足孔深的一种钻头,0.7元一支。“这简直是挑战不可能!”很多工友都表示质疑,但当董礼涛切削参数试验成功时,大家叹服了。

“创新就是要思路开拓,根本是解决问题。”董礼涛说。

2013年,“董礼涛铣工工作研讨小组”历经“哈汽董礼涛创新工作室”“黑龙江省董礼涛技能大师工作室”,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董礼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了哈汽公司出产的常规火电、核电产品、燃压机组和重点工程产品的中小部件制造攻关任务。如今,该工作室已完成各类创新成果近百项,取得28项国家专利、命名操作法3项,培养了众多骨干力量,成员中晋升技师、高级技师的就有26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董礼涛明白,一个人的创新是小项目,一个团队的创新才是大项目;一个人的提高是小提高,一个团队的提高才是大提高。他努力将自己的技艺和匠心传递给更多人,中国动力的澎湃发展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

精益求精

汽轮机,就像一台巨大的风车,将热能转化为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为一项项大国重器提供动力。汽轮机内1.2万多个零部件都要严丝合缝,任何细微偏差都会被超高的转速放大,小到一颗6毫米的螺丝钉,大到98吨重的大型零件,标准误差不能超过0.05毫米。多年来,董礼涛一直坚持着自己严格的技术标准,“一定要保证工件跟图纸100%的符合度,尺寸不稳定会引起汽轮机转子振动,加大它的运转能量消耗,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对于加工技术,董礼涛始终坚持精益求精,每次遇到重点难件,他都会将加工方法记录下来,从刀具、卡具的选择,到铣削流程,事无巨细。他坚持写工作记录,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解决方法和操作规程都记录下来,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更是为了让徒弟们少走弯路,快速掌握操作技能。

同事们都知道,董礼涛有个独家“技术宝典”——8个档案袋,里面装着他近几年来积累的手绘资料,摞起来有1米多高。这也是他带徒弟时的宝贵教材。

“在我们厂,董大师编写的‘错题本就是他徒弟们的‘避坑指南。”重点工程分厂副厂长张武成说。他口中的“错题本”就是董礼涛手绘的这套“技术宝典”。“为了让我们看得懂,师傅编写得图文并茂,特别实用。”董礼涛的徒弟张世宇说。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一个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技术人才身上。”董礼涛不仅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对于培养人才更是精益求精,“技术工人的成长离不开师傅的指点,师徒帮扶是企业快速培养技术工人最有效的方式。”

盛名之下,外界常有人以十几倍的高薪“挖”董礼涛,都被他拒绝了。“我离不开哈汽公司这个报国的平台,我的工作,可以说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大国工匠就要有大责任,更要有大担当、大作为。”

当重点项目高质量投运时,董礼涛和同事们无比自豪。“西气东输、秦山核电站……那种自豪感,只有参与的人能够了解。”董礼涛骄傲地说。国产单机容量最大的秦山核电站65万千瓦核电汽轮机、中国首台真正意义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都有他亲手打磨的叶轮。他参与加工制造的国产首台30兆瓦级燃压机组,安装于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衢州站,摘取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多项“第一”,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如今,董礼涛加工的部件应用在一项项大国重器当中,他也将自己的技艺和匠心传递给更多人。从17岁进厂,到如今成为特级技师、大国工匠,董礼涛始终坚守最初的梦想,潜心为国铸重,为中国动力的澎湃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汽轮机师傅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浅析给水泵汽轮机跳闸回路改造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汽轮机排汽缸喷水量计算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