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5-12 11:34
中国新时代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劳动者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3个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抓住人才工作这个关键环节,重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每年的5月1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一起致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由此认识到,没有一支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就无法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强调,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政府工作的优选项,被列为十大工作任务之首;与此紧密关联,“人工智能+”首现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看点。

“新质生产力”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7日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并于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作出了系统性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先进的生产工具只有和劳动者结合才能够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人工智能则是对人的智能的模拟、延伸和拓展。所以,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有密切关系。它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同时也是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比如,在制造业中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和柔性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由人工智能推动的生产力提升,正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近年来在我国实现了快速发展。这次“人工智能+”的提出,代表着这项技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将深度赋能实体经济,与各行各业相融合,进一步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将新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造福人类,用不好则将带来灾难。所以,统筹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问题。

本期杂志推出《“人工智能+”助力新质生产力》《為人工智能发展系好“安全带”》《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代表委员这样说》一组文章,全面报道我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的成就;阐述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以及相互关系;强调为人工智能发展系好“安全带”,统筹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

《中国新时代》编辑部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劳动者
寻找新质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