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温阡路遗址

2024-05-11 00:21任林平
大众考古 2024年1期
关键词:灰坑遗存墓葬

商周时期土台清理后航拍

温阡路遗址位于常州新北区孟河镇温阡路村西部,为配合基本建设,2022 年10 月—2023 年10 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现并清理灰坑、灰沟、水井、土台、墓葬等主要遗迹近300 处,出土石器、陶器、原始瓷器、瓷器、金属器等各类遗物500 余件(套),时代从商周一直延续至明清,文化内涵丰富,是常州目前发现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遗址。

温阡路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商周时期遗存为聚落遗址,遗址南部以水井、灰坑、灰沟等生活遗迹为主,北部仅见土台和墓葬,应是墓葬区,推测当时有一定的功能分区。这一时期的水井均为方形,出土陶罐都无系,较为少见,首次发现条石作为井内附属构件。汉代遗存仅发现3 口水井,未见其他遗存,文化遗存相对较薄弱。六朝开始,该片区域以高台地为中心发展成为墓地,墓向不一、倚高向低,小范围成组分布,为小型家族墓地。隋唐时期墓葬逐渐增多,发现有明确纪年的买地券砖,并出现不同于本地传统的丧葬习俗,墓主身份可能是外来移民。宋代至明清墓葬风格较为统一。六朝时期流行壶、罐置于棺外填土的丧葬传统,一直延续到唐宋,元以后至明清开始在墓内出土壁龛,罐类器物多置于壁龛内。

温阡路遗址从商周一直延续至明清,是目前常州发现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重要遗址之一,不同时期丰富的遗迹类别及器物类型,为建立常州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序列、研究江南地区丧葬习俗历史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商周器物

猜你喜欢
灰坑遗存墓葬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墓葬中的女人
比清理遗迹更令人头疼的是……
挖了那么多坑,该清理坑里的遗迹啦!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西岔文化相关问题探讨
朱开沟遗址聚落分布演变研究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