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内涵·价值·路向

2024-05-10 11:03韩勤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斗争挑战中华民族

【摘要】斗争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百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现实性认知。从丰富内涵来看,新时代斗争精神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核心内涵,以敢于改革创新为时代潮流,以实现民族复兴为最终目的。从价值意蕴来看,斗争精神是应对国内外严峻风险考验、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从实践路向来看,中国共产党唯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严峻的斗争实践中夯实斗争根基、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才能使斗争精神呈现出强大作用力和影响力,为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凝魂聚力。

【关键词】斗争精神|伟大斗争|价值意蕴|实践路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三个务必”重要论断遵循守正创新的理念,是我们党走好新的民族复兴赶考之路的新要求。第三个“务必”着重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要时刻保持清醒与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把握发展主动权,勇于担当时代重任。从新时代视域中阐释好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阐述好发扬斗争精神“何以可能”的价值意蕴以及准确把握发扬斗争精神“何以有效”的实践路向,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始终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全局上和深层次上提出和论述:“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思想,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新时代的新内涵。

(一)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核心内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难,为人民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而顽强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讲的斗争,不是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2]一百年来,我们党依靠斗争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人民幸福作出了伟大贡献,同时汇聚了斗争的磅礴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政治担当,着力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把人民放在中心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实现人民的共同期盼。

(二)以敢于改革创新为时代潮流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坚决同一切阻碍改革创新的顽瘴痼疾作斗争。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中国已经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走了四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是相伴而行的,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具有了新的时代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号召全党发扬敢于改革创新的斗争精神,勇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清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依靠改革创新,必须畅通改革创新的前进道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斗争的新的时代特点,坚决反对任何质疑改革开放实践错误的观点,牢固树立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更加自觉投身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始终保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魄力和定力。

(三)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实践目的

国家领导人强调:“我们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前进。”[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面临着许多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国家领导人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4]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发扬敢干实干的斗争精神,防范化解可能迟滞甚至中断民族复兴进程的各类风险挑战,勇于向阻碍民族复兴的一切风险挑战展开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5]

二、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发扬了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拿出只争朝夕、敢于斗争的拼劲,防范化解了危害党和国家的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开辟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踏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状态,更是中国共产党未雨绸缪、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战略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永葆斗争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不断向前推进。国家领导人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6]从世情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态势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各种贸易战、科技战的围堵;从国情来看,我国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但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出现;从党情来看,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更加艰巨,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严峻复杂,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素突出。新时代伴随着更加复杂的斗争局势,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顽强斗争,将困难、挑战逐个击破,有效化解了危害党和人民的一系列风险挑战。

(二)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客观要求

斗争创造历史,斗争成就伟业。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同样需要发扬斗争精神。首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和平的发展环境,这不仅是对外部发展环境的客观要求,更是源于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内在特质。党和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只会多不会少,对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顶住外部压力,努力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其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好内部环境压力,搞好自身现代化建设,增强党和国家发展的活力。党的二十大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打造坚实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等等。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顶住外部压力,勇于向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坚决斗争,形成强大的外部动力和内在活力,才能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行稳致远。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

国家领导人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7]伟大斗争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手段与方法,是激发党和人民前进的动力。總书记强调新时代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里所说的“伟大斗争”既是建设性的,又是对抗性的。党的十八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新征程上各种风险挑战不会少,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和提高斗争本领,时刻吹响冲锋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大无畏的勇气,向阻碍民族复兴的一切困难宣战。

三、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实践路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时代党员干部是伟大斗争的重要力量,要自觉坚持和运用科学的唯物辩证方法论,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为党和人民开创事业新天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加强思想淬炼,夯实斗争根基

党员干部具有强大的思想定力是夯实斗争思想根基的前提条件,也是发扬斗争精神的首要路径选择。新时代共产党员,要积极创新思路、改进方法,自觉接受思想淬炼,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走心。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发展大局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而这一论述始终贯彻在中国共产党强党强国的建设之中。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党员干部轻视斗争和斗争精神,思想上不纯洁、政治上不坚定,这是极其危险的,在风险挑战面前会丧失斗争思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淬炼,夯实斗争思想根基,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党的宗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要自觉站在全局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不断强化提升担当意识和境界格局。

(二)提高政治历练,坚定斗争意志

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历练,提高政治能力,要在政治历练中坚定信念、磨练意志、锤炼品格,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斗争的主心骨,提高政治历练首先要武装头脑,只有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党员干部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将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自觉贯彻和运用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伟大事业中,在同各种矛盾斗争中把方向、强意志。其次,党员干部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绷紧政治这根弦,经受重大考验中把握政治方向、增强政治能力,坚定斗争意志。最后,坚持问题导向是政治历练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各方面面临许许多多的难题,党员干部要以问题为导向,全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

(三)强化实践锻炼,增强斗争本领

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增强斗争本领,要在实践锻炼上下功夫。国家领导人指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投身到基层发展建设、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斗争之中,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在不断解决关系党和人民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推动事业不断向前迈进。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党员干部要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增强科学预见性,能够科学预见形式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中的机遇与挑战,要常怀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254.

[3]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

[5]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0-09.

[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9-4(01).

[7]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57.

【基金项目:202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创新资助项目)“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析”(2023CXZZ076)】

(作者简介:韩勤,华中师范大学2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斗争挑战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