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探讨

2024-05-10 22:03胡淑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语言教学幼儿园

胡淑丽

【摘要】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的“双边行为”,良好师幼互动对幼儿早期语言能力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教师需立足语言教学活动特性,加强对师幼互动教育价值进行开发,以科学互动帮助幼儿积累丰富、有效的语言经验。文章首先分析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师幼互动的教育意义,而后围绕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特点展开探讨,从“实际需求”“思维特点”“语言情景”“能力差异”“互动价值”五个方面出发,对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幼儿园  语言教学  师幼互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3-0127-03

长期以来,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点,相比较其他学段语言教学“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幼儿园语言教学更注重培养幼儿“口语表达”与“沟通讲述”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期间,师幼互动是推进教学进程的关键要素,对此,教师需加强对师幼互动环节的重视,立足幼儿发展阶段,并关注不同幼儿讲述需求,不断优化互动手段与方式,全面提升师幼互动质量,让幼儿语言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以口语表达、自由讲述为主,要求幼儿能基于某一话题,大胆地讲述自身想法,并能与同伴、教师做出互动。随着师幼互动的深入,教师会围绕着某一话题,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与幼儿进行口语交流,让幼儿在互动交往中掌握某一句式或词汇,从而积累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久而久之,在师幼间的积极互动下,幼儿会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与较强的语感,其语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促进幼儿情感素质提升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情感素质发展的关键期,为达成理想中的语言教学效果,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会使用具有童趣性的问题、语调与幼儿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完美契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及交流习惯,一来快速拉近师幼间的距离,激活幼儿想说、能说、大胆说的意识;二来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儿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与关爱[1]。

(三)促进幼儿认知水平提升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而教师与幼儿高质量的语言交流,对幼儿认知水平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随着语言活动的深入,教师会利用游戏、问题等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成功激活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而随着师幼互动的深入,幼儿也会获取丰富且有效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会基于语言目标启迪幼儿的思维,让其对知识内容产生新的想法,在互动中鼓励幼儿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幼儿的认知水平便得到提升。

(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能力是在不断操作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基于语言学习话题,教师会有意识地做出教育引导,让幼儿尝试用正确的语言与恰当的行为方式讲述自己的观点,以师幼互动为引导,在交流中强化幼儿自我控制力与自我表达力。长此以往,随着教师的积极引导,幼儿所掌握的语言经验会愈发丰富,其能独立、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交往场景,将所学经验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有效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

(一)关注幼儿实际需求,预设幼儿的语言活动问题

基于幼儿对语言知识的实际需求预设语言活动问题,是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重要一环。幼儿是语言教学活动的主人,幼儿对知识内容的想法,决定了语言教学活动的实际走向。为充分发挥师幼互动的教育价值,教师可加强对幼儿的需求关注,并在语言教学活动前对语言教学问题、学习内容做出预设,设计幼儿喜欢且感兴趣的问题,以此加深师幼互动的深度,进而保证语言教学活动的质量。

首先,教师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对语言教学活动做出问题预设。比如,在小班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实际生活的观察,发现选择幼儿熟悉的情境,能让其更熟练地运用语言知识,可保证师幼互动的质量。基于此,在“我认识的动物”语言活动中,教师可在导入环节提出問题:“大家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有没有小朋友饲养过动物?你是怎样和动物做朋友的?”等,以问题与幼儿互动,鼓励幼儿将生活经验嵌入其中,并激活其语言表达意识,为后续师幼互动的深入开展做好奠基准备。其次,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还需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的“双边行为”,不仅需要教师与幼儿互动,还需要关注幼儿与教师的主动互动,教师在预设语言活动问题时,还应当鼓励幼儿主动思考话题。比如,在“我认识的动物”语言活动中,幼儿主动与教师分享了“奶奶家的小狗”,教师可随着幼儿的讲述做出引导:“你想不想养一只自己的小狗?你会为小狗取什么名字?”等,基于幼儿当前的讲述基础,让其对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探究,师幼互动增加讨论话题的深度,确保问题之间的联系紧密,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链。

(二)立足幼儿思维特点,师幼互动中加深语言理解

幼儿思维存在“具象化”的特点,相比抽象的逻辑概念,直观、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能让幼儿更快速地掌握语言知识。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采取直观、形象的互动策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内容,掌握本节课程中语言的真正意义与正确用法。例如,在看图说话《熊猫百货商店》活动中,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并讲述自己看到的画面与故事。在这一语言教学互动中,教师应弱化自己在互动中的作用,要鼓励幼儿多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在阅读“河马先生戴口罩”图片时,教师可主动与幼儿互动,引导其说出“画面关键词”,比如:“河马先生的嘴巴很大”“河马先生戴不上口罩”“口罩绳子太短了”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提出问题:“谁能将所有信息完整地连起来呢?”在师幼互动中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理解“看图讲话”活动的基本讲述方式。

(三)精心设计语言情景,激活幼儿的语言讲述兴趣

斯宾塞曾言:“兴趣是求知和学习的最大动力。”精心设计语言情景,并利用语言情景激活幼儿的讲述兴趣,也是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有效途径。在语言情景的设计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打造语言情景,激活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有话可说”。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为发挥语言情景的教育价值,教师需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比如,在“情绪的颜色”语言活动中,师幼通过共读绘本《我的颜色小怪兽》,了解不同情绪特点。教师为提高师幼互动质量,可为幼儿准备“颜色图片”“小怪兽图像”“颜色瓶子”等道具,让幼儿在阅读中观察画面,并操作不同活动道具,讲述自己对语言内容的想法。以此为基础,教师还可与幼儿进行互动:“红色代表着什么颜色?我们应该将颜色放在哪里?”等,随着道具的辅助提高幼儿的语言学习体验,让其积累更多的语言经验。

(四)互动辐射全体幼儿,照顾幼儿的语言能力差异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性格活泼开朗,能与教师积极互动的幼儿常常被视为“主要活动对象”;而性格内向敏感,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幼儿,常常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被透明化”[3]。对此,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应保证互动行为照顾到“全体幼儿”,教师需结合幼儿的性格特征,照顾到不同幼儿的语言能力差异。

1.鼓励教育——获取积极学习体验

基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做好全面判断,针对幼儿能力实施不同的互动策略,以保证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以性格内向、自我认同感不足的幼儿为例,从能力视角出发,此类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最大的问题为自我认同感不足,面对不同的讨论话题,幼儿能准确作出答复,并能高质量完成语言学习任务;但由于幼儿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幼儿较为抵触师幼互动,学习模式呈现“被动”的状态。基于此,教师可在师幼互动中融合“鼓励教育”,为幼儿预留展示自己的空间,让其在教师的肯定与同伴的鼓励中,获取积极的学习体验。例如,在阅读绘本故事期间,教师鼓励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画面,并让幼儿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随着师幼互动的开展,教师可主动与性格内向的幼儿互动,并为此类幼儿预留出“自我展示”的空间。比如,在集体师幼互动结束后,教师可这样提问:“×××(幼儿姓名),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请你猜一猜还会发生什么故事?”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幼儿自由表达结束后,教师要第一时间予以幼儿积极的回应,如“你观察得真仔细,讲的故事也很棒!”或“你的想象力太丰富啦!老师更喜欢这个故事了!”“他说得太棒了!大家给他些掌声,夸一夸!”等,教师所给予的正向的情绪反馈,会提高师幼互动的价值,并让幼儿获取积极的学习体验感。久而久之,幼儿的自我认同感得到提升,逐渐克服“不敢讲话、性格内向”的问题,其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2.调整难度——照顾幼儿能力差异

随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深度推进,不难发现,同龄幼儿间存在着较强的“能力差异”。面对同一项语言活动,部分幼儿自我表达能力强,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后,幼儿能主动讲述想法;部分幼儿想象力丰富,常常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还有部分幼儿语言经验不丰富,讲述效果较差。对此,教师应在师幼互动中调整互动难度,照顾幼儿与幼儿间的能力差异,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充分发挥出师幼互动的教育价值[4]。例如,在语言教学活动《月亮掉进烟囱里》中,诙谐有趣的阅读题目与封面,快速吸引了幼儿的讨论兴趣。基于幼儿的讨论兴趣,教师可结合问题“月亮怎么会掉进烟囱里呢?”与不同幼儿进行互动。比如,针对自我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幼儿自由地展开探讨,积极回应幼儿的想法,在互动中强化幼儿的阅读兴趣。再如,针对想象力丰富的幼儿,教师可在互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幼兒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答案。如“星星把香蕉皮乱丢,月亮滑了一跤,掉到烟囱里了”“被大雨刮到烟囱里去的”等,尊重幼儿的表达习惯,在师幼互动中启发幼儿想象思维。又如,针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可在互动中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表情、动作,让幼儿说出“身体在发抖”“冷风”“取暖”“冷”等关键词,在互动中帮助幼儿找到阅读的核心思想。至此,针对不同幼儿的语言能力差异,教师采取了不同互动方法,每一位幼儿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师幼互动的教育价值也随之体现。

(五)全面解读互动价值,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幼互动俨然成为热门讨论话题。在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5]对此,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应加强对“师幼互动”这一概念的解读,并立足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特点,不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以互动为契机让幼儿掌握更多有效的语言学习经验,促进幼儿早期语言能力的有效发展。

首先,为保证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应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幼儿建立亲密、信任的学习关系,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随着良好关系的建立,幼儿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互动质量与价值便也随之提升。其次,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是语言教学活动的主人,是师幼互动的主体。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述,并对其讲述内容做出积极的回应,以互动教学增强幼儿语言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促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最后,基于师幼互动环节,教师还需做到“与幼儿共成长”。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实践与应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会更清晰地了解幼儿发展需求及其语言能力所处阶段。随着互动经验的丰富,教师也应及时调整互动方式与策略,间接提高语言教学活动质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取全新的语言经验,充分发挥出师幼互动的教育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幼互动是强化幼儿语言能力的基本路径,也是达成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目标的基本路径。幼儿教师应加强对互动教学的重视,尊重幼儿语言能力差异,以童趣化的问题与情境,激活幼儿语言运用兴趣,在互动中不断加深幼儿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多元化的语言教学促进幼儿语言素养的提升,为幼儿早期语言能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淼淼.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行动研究——以游戏分享活动为例[J].早期教育,2022(48):6-7.

[2]张娅.放手,成就师幼互动[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2(10):63-64.

[3]李静来.基于师幼互动行为总体特征的高质量师幼互动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2(20):98-100.

[4]解会欣.提高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性的策略[J].中国教师,2022(10):90-92.

[5]邱莉.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障碍与对策探微[J].成才之路,2022(25):101-104.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语言教学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促进师幼互动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