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

2024-05-04 17:10王亚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运用策略

王亚

摘要: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是探索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层次,分层设定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继而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学习,完成相应的任务。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不仅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切实发挥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而且,任务驱动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笔者以高职概论课为例,论述了任务驱动教学对高职思政课的重要作用,探索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具体运用策略,总结和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为诸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任务驱动;高职思政课;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83

思想政治课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核心,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要作用。概论课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挥育人功能的有效手段。新时代背景下,概論课政治性更强、知识宽度更广、理论深度更深,育人效果更加明显。高职概论课在兼具上述特点的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时代课题。其实,要想培养“四有”新人,高职概论课就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职概论课的执课情况并不理想,学生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不足,而这些也一直是高职思政课面临的重大挑战。近些年,随着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界同仁提出了不少改革思路和策略。笔者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依托,以高职概论课为例,探索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概论课的教学策略,以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有益的思考。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高职概论课的内在价值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其中心思想就是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个性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基础,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根据教学目标,设定分层教学任务,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在高职概论课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内在价值如下:

第一,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高职概论课改革的内在要求。步入新时代,随着大思政格局的逐步建立,对高职概论课的育人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不断提升高职概论课的教学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个统一”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以教材体系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相应教学体系;课前,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定学习任务,以此为引导,建立“教师—教学任务—学生”和“教师+学生”双链条驱动模式。其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就是设计任务、引导学习、拓展知识和升华应用,学生则是在教师引导下,探索、讨论、加工、创新和分享。双链条驱动、双职能推动,真正将总书记“八个统一”落到了实处。

第二,达成高职概论课教学目标、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思政课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政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就高职概论课来说,最终旨归就是引导高职学生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学生领会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继而让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在此前提下,高职概论课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借助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细学践悟,确保新思想、新理论入脑入心,体会党带领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而做到“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还能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将学到的观点和方法用于分析世情国情,理性对待生活中各种问题,把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相联系,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第三,实现全程育人、师生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切实改变了传统高职思政课堂中以“教”为中心的模式,改变了师生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通过任务设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借助线上线下、课堂内外互动交流,实现师生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在高职概论课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学习任务,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组织和引导,这样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拓宽知识宽度、提升教学本领,以应对学生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教师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全面提升。其次,任务驱动贴合高职学生个性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新方法。比如,在课前,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查阅各种资料、搜集各种信息、讨论研究、制作课件等,各种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讨论,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课堂环境民主、和谐,学生学会了思考、分享;课后,学生反思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学生深化了对理论的理解。

2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概论课中的具体使用策略

2.1科学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首先就是要科学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如此,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既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执行力,还能在“教师+学生”双职能发挥中增进交流互动,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实施任务驱动,更有利于引导和干预。一般来说,学习小组要在开学后的第一节组建,教师做好指导,尽量让学生自行组建小组,各小组设置组长,学习委员统筹各小组。另外,小组组建还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方面,学习小组的成员要求。在同年级不同班级中,一定要确保小组全覆盖,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6~8人为宜。组建小组时,要以学生自主意愿为基础自由组合,也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进行分组。组长的产生,由组员民主推选,主要职能就是统筹小组学习、分解任务、开展活动以及向学习委员、教师反馈学习情况。

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管理学习小组要借助线上平台,笔者建议使用学习通,这样有利于及时了解小组学习情况、完成任务情况,同时,还可以精准管理小组成员。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撰写报告等,提醒学生根据任务清单,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借助学习通还能对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推动评价的多元化,以为促进学生学习提供动力。

2.2开展任务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下的高职概论课中,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引导作用会协同发挥,特别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思想得到浸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不断提高。引导和组织学生全程、全员参与到任务驱动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前,设置“时事沙龙”任务。教师在引导学生执行该任务时,首先要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现状和日常表现,及时发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切入点”;其次,实施任务,要采取“学生组织学生”的形式,刺激学生学习动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将教材内容与时事相联系,充分发挥“时事”育人的功能。在执行这一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方面,“时事沙龙”任务每周确保至少一次,小组轮流主持开展,组长统筹安排,组员分工配合。就这一任务来说,组员主要选择时事热点、搜集整理材料、制作任务课件、课前讲解分享,完成任务的形式可以是讲解或是表演,也可以是小視频等。

教师方面,课前环节主要指导小组任务的完成,及时跟进任务分解进度,对学生选择的时事话题进行把关,同时对学生课件内容、讲稿内容进行查阅,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另外,学生完成任务后,除了学生自己总结以外,教师一定要点评,结合学生的选题,融入相关理论,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使学生思想得到启迪,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结合专题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小组备课、讲课。设置这一任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加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增强了价值认同;在授课过程中,锤炼了学生胆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下面听课的同学,注意力更加集中,对于同学的授课,主动配合,积极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而且对于漏讲的知识,及时指出,学生的获得感明显提升。这一任务,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和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教学内容中一个点,围绕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设计教学活动,制作课件,并自主推荐讲解人,熟悉资料和课件,以便上台讲解。  比如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中心任务分解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等五个子任务,在子任务之下再分解小任务,例如保障民生,可以分解为国家政策常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小任务。小组自主认领不同任务,按要求完成“备课”,并上台进行讲解。

对于教师来说,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将中心教学任务合理分解为5~6个子任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领相关任务。其后,根据各个小组的准备,或是参与某个小组的备课活动,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同时,对小组内负责讲解的学生进行培训,在教学方法上给予指导。在课堂讲解环节,及时优化讲解实践,点评小组讲解成果,梳理任务完成思路,深化学生讲解主题。

第三,开展链式问题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链式问题教学法,也就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打造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教学模式,提升高职概论课的理论性、思想性和亲和力,全面提质增效。通过链式问题的设置,师生协同互动,将之贯穿教学始终。具体做法:

将中心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后作为学习小组的任务,该小组必须完成。这样,以中心任务—子任务—小任务逐级逐层对任务进行分解,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中心任务,可以分解为“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从哪来”等四个子任务。分解子任务后,学习小组自主认领任务,然后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课堂上,由教师协调,各个小组讲解人逐一上台,根据自己小组认领的任务进行讲解,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各种形式的讲解,有的借助视频,有的使用FLSH,形式多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同时,作为高职学生,是民族复兴所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教师要从旁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论自己的职业规划,引领学生将自己的梦想放到中国梦中,以“大我”成就“小我”。在课堂结束,教师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殷殷嘱托,告诫学生要立志做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勇担时代使命。

第四,组织开展假期调研,书写调查报告。研学活动是深化思政理论课成果的重要路径。利用假期,开展调研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将所学思政知识用于指导生活实践。这样,思政小课堂就融进了社会大课堂。学生在社会调研中,了解了社会民生,主动认识了国情世情,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孕养了智慧,锻造了品格,提高了能力,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主动投身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使命感和时代感。这种社会调研活动时间跨度长、跨地域实施难度大、教师指导不易,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假期调研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学生层面,要组建暑期调研团队,实施全员覆盖,每组组员应在6人以下。在进行暑期调研以前,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指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调研主题,合理规划调研流程;然后开展假期调研,记录调研数据,及时做好分析;最后,结合调研主题撰写报告,提交老师审阅,完善报告,直到返校展示、评比。

教师层面,一方面是暑期调研的选题,教师要结合国家大政方针,分层设计多个假期调研主题,可以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比如自己身边的全面小康、“疫”后的生活、假期学生手机使用调查、假期学生打工情况调查等。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对学生开展暑期调研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利用学习通对学生的假期调研进行全程跟踪,定期联系学生,对暑期调研进行及时指导,特别是对学生在调研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另外,学生完成调研后,撰写调研报告,教师要对报告内容等进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

综上所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能提高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在教学实际中,其效果已经得到充分论证。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强化,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思政课中会发挥更大作用。在以后的实施中,如何更加巧妙地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提升教学的精细化程度,是学界需要面对的下一个难题。为此,笔者希望任务驱动教学在以后的高职思政课教中学能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4/26/con-tent_5286036.htm.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6,(30):129130.

[3]赵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12):9899.[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tnull_3939.html.

[4]沈爱凤,韩学芹.职业教育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应用[J].职教论坛,2016,(2):4649.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运用策略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高职思政课微课教学的误区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问题及对策
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讨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重要意义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