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下的“双碳”文本翻译探索

2024-05-04 00:24牛绿洲高鹏鹏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双碳翻译

牛绿洲 高鹏鹏

摘要:在全球围绕“双碳”目标进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双碳”技术文本的翻译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理论,结合COCA语料库,从语义、语篇两个层面对此类文本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索,从语义的角度,对行业的专业术语进行准确把握;语篇层面,注重目标文本的句式特点与篇章结构,符合目标语行业表达习惯,从而达到满足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双碳”文本;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32

0引言

沙濤、李群、于法稳(2022)发布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影响巨大。通过对源文本分析,译者发现可行性研究报告属于应用科技类文本,具有信息量大、逻辑严密等特点。吕娜 (2021) 通过评《英汉翻译技巧》一书,进行功能对等理论与科技文本翻译的契合性探索。

1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首先提出“动态对等”理论,所追求的是用最自然的语言来最大程度地呈现源文本信息。之后又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该理论以实现翻译的交际功能,读者的心理感受对等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尽量追求形式对等。

2“双碳”类文本研究

在“双碳”文本中,涉碳术语多,需要准确翻译;从表达方式来看,源文本分句(即流水句)居多。而目标文本,需句式精练,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可进行原文结构的调整,采用直译、意译、增译法等翻译方法,借助长句、被动语态、定语从句等翻译手段以实现译文的可读性、客观性。

3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双碳”类文本翻译

根据“双碳”类文本行文风格特点,在目标文本再现源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译者从语义、语篇两个层面剖析,以此来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对等与读者心理反应对等,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删减增补,以此达到舍形取神的目的。

3.1语义层面

3.1.1聚焦原文,精准翻译

在“双碳”文本中,官方的翻译直接采用即可;而有些术语新词,则是中国根据本国国情提出,多用四字或六字词语表达,强调对偶工整等。“在新词生成的背后,有着人类普遍的认知机制,这就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可能”邵斌,黎昌抱(2010)。译者借助COCA语料库,对此类新词的高频翻译进行分析,结合具体词汇语义,将其置于原文语义中。

例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Translation: The building of Chinese eco-civilization has entered the critical period,with carbon reduction as its key strategic orientation,promoting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reduction of pollu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and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thus to accomplish improvement of bi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quantitative change to quality.

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全面绿色转型”翻译时通过参照平行文本,查询中国术语库,采用直译的方法。其中“减污降碳”翻译,一方面注重翻译完整性,另一方面又力求译文的简洁客观性,符合科技英语表达习惯,根据句意,减、降可省译,均翻译为reduction。

例2:“十三五”时期是碳减排相关政策文件的主要形成期,这一时期减排目标逐步明确、减排范围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这也是中国碳汇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

Translatio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is a critical period that sees the documents about re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are mainly formulated,a period that witnesses gradually clearer goal for carbon reduction and more wide range that expands into every field,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scending of carbon offset index in China.

分析:该句主要是“碳汇”的翻译,译者通过查询COCA术语库方法,主要有carbon sink,carbon storage 及carbon offset的翻译(见表1),其中carbon storage总词频最高,在学术期刊中的使用量也最高。显然根据词频使用情况来确定“碳汇”翻译是不恰当的。文中指的是中国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来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offset本身有补偿;抵消之意。因而采用“carbon offset”的翻译用法。

表1碳汇英文翻译碳汇翻译总词频总文本词频学术期刊词频carbon sink985934carbon storage1176483carbon offset33286注:数据来源COCA语料库。

3.1.2适度转化,结构调整

双碳文本中存在隐含主语,多为并列句。反观英文,则需主语明确,主次分明。翻译应确定主语使句子结构完整;另使用加注法对句意进行补充说明,实现句意的完整传达。

例:有研究认为人均 GDP 达到2.2万美元时, 在统计意义上可实现人均碳排放达峰, 但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各国人均碳排放峰值和达到峰值的年份不同。

Translation: Some research shows that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f per capita can be achieved in statistics level once GDP of per capita attains $22,000.Yet the peak value realiz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in different years differs affected by uncertain factors.

分析:可采用被动语态的翻译,将原句的“在统计意义上可实现人均碳排放达峰”作主句,并使“人均碳排放达峰”作被动语态中的主语,这样使得行文客观,便于读者理解事实的发生原因、发现以及结果。

3.1.3聚焦背景,化虚为实

译者需充分了解翻译文本的背景知识,考虑文本所要传达的信息背景,进行上下文分析联系。在翻译中要指代明确,避免出现混淆、指代不明的情况,将源文本中隐含的知识化为实体。

例1 :从“双碳”目标经济学内涵来看,碳中和是基于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理论及 EKC 假说,由发展优先到建设 “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经济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Translation: To view“double carbon”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carbon neutrality) within the category of the target economics,carbon neutrality is based on economic growth,decoupling theory f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EKC hypothesis.And it requires that what China should do in realistic areas range from priority development to beautiful China,realization of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economics.

分析:“現实要求”前修饰的定语成分较多,若按原文结构翻译,则译文冗杂。将“要求”名词译为动词“require”,“现实”处理为状语 “in realistic areas”,并在从句中采用增加主语的方法“what China should do”,实现语义层面的对等。

例2:未来 40 年内,中国将开启经济社会的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而碳中和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并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中国必须自主探索相关路径,主动应对挑战并克服困难。

Translation: In the next 40 years,China will initiate green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ociety in all respects.While the carbon neutrality is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all countries,and none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could be borrowed from,so it is necessary that China explore its own way independently,actively facing challenges and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分析:“相关路径”是需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采用增译法“its own way”;在第二个意群中添加“so” 表示原文的一句到底处理为因果句使其条理分明。

3.2语篇层面

在实现译文的语意完整基础上,语篇的连贯性不可或缺,需厘清意群,梳理句子主干与分支;同时化繁为简,表达凝练。

例 :中国减排成效显著,2019 年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降低 48.1%,但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中国的碳减排工作遇到了转折点,需从产业到部门、 从国家到省(区、市)重新探索更为安全可靠的方案和路径,挖掘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的潜在机遇。

Translation: Carbon reductions in China has achieved great fruit for lowered 48.1% of carbon emissions in 2019 compared with that in 2015.However,the proceeding carbon emissions faced a turning point since the Carbon Neutrality goal was proposed,which requires that we need again explore scheme and pathway more safe and reliable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to capital,prefecture also municipality,tap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for industry upgrading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

分析:该表达是典型的流水句式,逐句翻译可读性不高。故将原句整合为两个意群,第一个为国内形势……降低 48.1%,整理为一个英语长句;并通过 “however” 衔接两个意群。

4结语

本文通过语义分析、语篇分析两个层面对此类文本的翻译进行剖析,认为应以准确翻译“语义”为首要任务,兼顾形式对等,灵活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使目标语读者接收到和源语读者一样的文本信息与感受,从而实现中国“双碳”话语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匡耀求,肖子茜,谢梦仪,等.术语 Carbon Storage 汉译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22,24(04):8695.

[2]吕娜.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探讨——评《英汉翻译技巧》[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6):1843.

[3]沙涛,李群,于法稳,等.《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01043.

[4]邵斌,黎昌抱.英汉“低碳”新词翻译以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J].中国翻译,2010,31(04):6771.

[5]谢旭升.《碳计价》科普视角下翻译策略与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2020,33 (04) :4346.

[6]赵佰儒,董珍.功能对等视角下科技英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J].有色金属工程,2022,12(09):174.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理论双碳翻译
“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谈中文电影名称的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