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职业生涯规划融合发展策略分析

2024-05-04 03:15徐平刘培培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思想政治大学生

徐平 刘培培

摘要: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用人需求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复杂和严峻,有效地将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择业职业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文章通过总结并分析了思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及重要性,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大学生;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49

0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国内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深入,2023年教育部出台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通知,增强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等,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方面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深入,高校应当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把思政元素融入生涯课程,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育人功能,是突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专业背景、国家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理论知识、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效性,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性

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内部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就业方式、经济组成和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尽管专业知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不可或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还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对其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就存在诸多契合点:其培育对象一致,均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其培养目标相通,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其功能作用互补,“道德修养” 和“职业素养”本就相辅相成,两侧发力更能帮助大学生均衡、全面发展。

1.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大国工匠、感动中国等人物事迹,潜移默化的将责任意识、家国情怀植入学生内心,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个成功背后,都需要默默地付出,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的,空谈理想,不劳而获,是不切实际的,避免盲目的追求高薪职业、考研、转本、考公等,从而有效的规划自己的人生。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职场中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并引导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有更加清晰、理性和全面地认识。互联网时代,学生了解社会的途径增多,但是缺乏生活经验,难以客观、正确地认识现实情况,部分学生盲目自信或过度自卑,这些都不利于未来人生发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起正确的职业展望和目标。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帮助大学生从宏观层面上认识到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并从中获取信息、梳理自身的思考方向,在职场中保持长远发展的眼光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1.2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勤奋、负责、尊重他人等职业道德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和职业规范意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职场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职业规范,懂得如何处理职业伦理问题,增强职业道德的综合素养。这两方面的作用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在职场上保持职业道德良好形象,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积极维护职业道德,遵循职业规范,也是保证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作为一名优秀职业人士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

1.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實践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起到鞭策和督促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积极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挑战。创新精神可以促进社会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的最初动力,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使其在社会立足。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多数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咨询和指导,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然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临近毕业前夕仍会存在职业目标不清晰、慢就业、懒就业等现状。

(1)教学过程重理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和方法,承担课程教育的大多是专职辅导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按照教材设计,讲授自我认知、职业环境探索、职业决策的相关方法以及测评工具等内容,缺乏本土性研究、价值观引领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仅能单方面认识自我,初步了解职业环境,教学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其核心是进行价值观教育,若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将会培养出众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追求经济目标实现,导致学生难以将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相结合,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发展路径。

(2)课后指导不充分。大部分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公共基础课,课程开设时间通常在大一或者大三,大一阶段主要是做好启蒙教育,大三阶段更多的是为接下来的实习就业作准备,但是考试方式通常以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为依据,课程结束后,相关的指导就结束了,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期间,所以课后的跟踪指导更为重要,单纯依据职业生涯规划书作为考核依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于学生的实际帮助并不高。

(3)专业结合度不高。在大部分的教学中,缺乏专业针对性,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业要求,职业发展路径差距较大,脱离专业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难以提升专业认同度。尤其是面对一些被调剂或者所学专业并非自己所认可的学生,更是难以到达课程预期。结合专业、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行业、岗位,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升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进行目标选择时,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工作满意度也会提升。

3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提供思想引领和道德支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激励大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开阔视野和拓宽思路,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现存不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教育和课程教育有机融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双赢。为了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足,提出了以下几项具体应对策略。

3.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条件。第一,学校层面提高认知程度,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导教师从思想上、行动上认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加强理论学习,发挥研究精神,突出教育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育人为本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第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推动教师进修、邀请专家讲座、组织校企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第三,组建职业导师、专业教师、创业导师等多种身份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职业指导教师开展职业生涯理论教学,专业教师推相关实践教学和劳动教育,创业导师开展职业规划和创业实践指导,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3.2结合专业教育,丰富教学内容

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职业挑战和困惑是不同的,充分结合专业知识,优化教学结构,是到达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目标的主要路径。第一,依托专业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性格、价值观等特点,帮助学生理性认识自我,结合专业发现自身特点,梳理职业目标;第二,充分挖掘行业领域典型人物案例,通过讲述大国工匠、优秀校友等事迹,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职业规划教育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让学生理解个人成功与社会责任的联结,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通过组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校内学术科技活动等,在实践中让学生了解社会所需、认识国情社情、岗位要求、发展路径等,同时也能从中汲取职业发展的思想营养,制定符合目标职业所需的技能提升途径,不断完善提升自我。

3.3拓宽育人载体,优化考核机制

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构建教育平台,是实现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结合的有效措施。第一,完善课程平台建设,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考核机制不再单一依托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将模块教学前的问卷调查和教学后的问卷调查指标结果对比,从学生职业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劳动教育实践、创新创业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采用个人、组间互评和教师测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第二,开展相关职业体验活动,联合团委、学工等部门,共同开展“职业生涯体验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基层就业——我的青春故事分享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以赛促学,锤炼学生素质能力,通过榜样分享、朋辈的力量,讲解基层就业相关知识,鼓励更多的大学报名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第三,把握网络教育主渠道,利用好微信公众号、QQ群、抖音、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开设就业政策、招聘信息、职业规划咨询等专栏,便于学生有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同时发挥好媒体主阵地宣传作用,展示优秀的学生成长发展经历,激励广大学生向上、向善、向美。

3.4全程跟踪辅导,促进全面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本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教育过程应该是学生的整个大学时期,做好全程的跟踪辅导,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要融合在学生的不同阶段。新生入校起,就要做好入学启蒙教育,将思想政治与专业兴趣、自我认知等有效结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及发展方向;大二或者大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初步的职业目标已经形成,此阶段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素养,提升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等,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在提供就业指导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建立好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引导学生将个人规划与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转变,适应社会的竞争。第二,组建职业生涯咨询团队,为有困惑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立生涯档案,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大学期间,不间断地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尤其是毕业后仍未就业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提供就业帮扶工作,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升就业满意度。

4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形成了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高校要始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全程,重构原有的课程体系、不断创新挖掘新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自信、进行世界观、职业价值观教育,做好学生职业意识方面“心智”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不断调整修正,正确自我定位,把个体生涯发展目标融入整个国家、社会、民族等发展当中。

参考文献

[1]王珮桦.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6):68.

[2]苗蓝亓,许东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作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3):6566.

[3]谭晓斐,肖楠.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J].领导科学论坛,2017,(03):8889.

[4]劉秀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析[J].经济师,2021,(02):139141.

[5]刘梅月,刘冰,周刚,等.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3,9(13):175178.

[6]潘海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1415.

[7]周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04):6466.

[8]李姝慧,郭玉凤.心理资本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9):5764.

[9]卢远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互渗透探赜[J].成才之路,2021,(31):142144.

[10]杨秉瀚,曹斌.HR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的调查[J].就业与保障,2021,(02):154155.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思想政治大学生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