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本翻译方法探究

2024-05-04 23:06曹如水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翻译技巧

曹如水

摘要:隨着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在各类精尖技术方面的交流研究也随之增多。在中国走向世界前沿的同时,整个社会都对科技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科技类文本日益增多,而对于此类文本的翻译更是近年来的炙手问题。科技文本由于其特殊性使得翻译此类文本存在诸多困难,对于专业术语和杂糅句式的处理仍值得研究。本文以一篇翻译实例为参考,从术语和被动句、长难句三个角度浅要分析科技文本的翻译策略,为翻译界业内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汉科技翻译;翻译技巧;被动句;长难句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22

科技类文本从广义上可分为专用科技文本和通俗科技文本,其中包括会议纪要、说明书、科普类文章等。不同于文学类文本更倾向于情感的充分表达,科技类文本的词汇句式更加精确、简练。近年来,对于科技文本的研究数不胜数,葛迪,曹弘对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在词汇方面,科技文本的格式较为固定与正式,且缩略词由于书写更为简洁所以使用更为频繁;在句式方面,大量使用被动句和非谓语动词,且复杂的专业性长句居多。李春红在其文章中简述了翻译科技文本的难点和应对策略,她认为,精通英语并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是正确理解原文的前提,科技翻译更注重准确传达出原作的内容,用众所周知、使用频繁的术语进行翻译。李伟曾提出,面对专业术语时,可采用音译、解释、引申翻译等方法;在翻译被动句或长句时应先分析原文的语法和逻辑,在厘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后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语言翻译。

在日常生活中,科技类文本和我们息息相关,而对于此类文本的准确翻译是为重中之重。以往对科技文本翻译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参考,本文将从词汇和句式方面浅要探讨科技文本特点及其翻译方法,更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科技文本中常出现的典型词汇类别和句式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适应现代科技文本的翻译方法。

1科技文本特点

1.1词汇

由于大多数科技文本都与学科类科普性文章相关,因此,在此类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与学科相关的专业术语。科技术语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普遍所见的词汇,专业性更强且简洁明了,这使得科技类文章中的缩略语和复合词相较其他类型文本居多。针对不同的所属类别,每个科技术语也会在汉译时产生细微的差别。有的术语在日常生活和特殊情况下的释义全然不同,对于此类词汇在进行翻译时需要仔细甄别是否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

1.2句式

不同的文章类型体现出的惯用句式也不相同,文学类文本常为记叙文,句式简单,更注重词汇的推敲选择;而科技类文本多描述普遍真理且专业术语性强,“旨在准确无误、科学客观地传达科学研究成果,要求用词简洁准确,语法结构严谨,信息全部字面化”。因此,文章内容为避免带有主观色彩更具有客观性。为了满足客观表达的要求,被动语态常常更多出现在科技文本中,据国内外语言学家研究统计,科技类文本中在使用动词时,被动语态的应用频率为30%。运用被动语态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事实,从而避免主观臆想的现象,还可以使文章中的实验数据或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性。

基于不同的表达方式,英文多为复杂连贯的长句,中文则是短小相组合的短句。“因此,英语句法结构常被喻为‘大树参天,枝繁叶茂,而汉语句法结构是‘碧波万顷,层层推进,这也体现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由于科技类文本多为专业性著作,含有众多专业性概念,所以在内容表达上使用复合长难句的频率相较其他文体更多。

2科技文本翻译策略

2.1术语及缩略语的翻译

在对术语和缩略语进行翻译时,译者应确保词义的准确性,根据词义和目标语的惯用表达形式进行翻译。“理解与表达贯穿科技术语翻译的整个过程,而科技术语误译的根源之一就是源语言理解出错或目的语表达出错”。在术语翻译方面,常见的有音译和意译两种。音译法是将所需翻译的科技术语根据其发音转换成类似发音的中文汉字。音译法“一般用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存在语义空白的情况下翻译不可能直接从形式或语义入手,此时音译是主要的翻译手段”。如今我们常见的音译成中文的外来词有很多,例如:tank—坦克、clone—克隆、calorie—卡路里、gene—基因等。而意译的使用更为频繁,对于单词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译,对于合成词和缩略语来说就是将词中可以拆分的单词根据分别的释义结合起来,然后根据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序进行翻译,例如:aircondition—空调、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shorthand—不足等。科技文本需要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用词方面要达到准确无误、表达精简。因此无论是对于术语或缩略语的汉译,译者都应当先在专业术语库中进行审校,并参考每年更新的表达方式和释义的使用频率后,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译法。

以笔者所选的文章为例,在拿到一篇文章时应该先去确定文章所属的类别,笔者所选为一篇讲述燃烧后碳捕获研究的文章,因此属于科技文本。确定文章类别后应大致浏览全文并找出文章中的专业词汇进行查询与审校,确保文章的专业性,以免产生歧义。在对术语进行筛选时要注意术语应用的所属类别,不同的适用范围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应当注意术语的使用频率和年限,部分术语由于时代变迁和各种因素会随着时代变化改变其表达方式,所以要紧跟时事,注意官方发布的术语表达变化。

例1:However,if the solvent being used is not set to be compatible with the chosen membrane material,several changes like structure,porosity,permeability,and affect in mass transfer in the membrane are noticed (Favre and Svendsen 2012).

译文:然而,人们观察到,如果所使用的溶剂和膜原料之间不能兼容时,会导致许多如结构、孔隙度、渗透性方面的变化及其对膜中传质效果的影响(Favre and Svendsen 2012)。

本例选自一篇化学类科技文本,其中对于下划线中的术语在进行翻译时会产生选词问题。在电力学类名词中常将其翻译为“质量传递”,冶炼学类名词中翻译为“物质传递”,而物理化学类名词中则译为“传质”。针对例子中的文本类型,译者最终选择了“传质”这一译法。所以不难发现,根据词汇的所属类别不同,参考的翻译结果也会有所区别,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前应先把握好文本的类别,再筛选同类别的惯用译法进行翻译实践。

例2:Moreover,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the overall CO2 emission from 1990 to 2006 increased from 21 000 Mt to 28 000 Mt,respectively.

译文:此外,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从1900到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21000吨涨至28000吨。

对于像例句中的首字母缩略词常使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将首字母展开逐词翻译。在进行逐词对照翻译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本句中的“IEA”,在对“agency”一词翻译时可译为国际能源“署”和国际能源“机构”,但在查询二者使用频率后最终选择使用次数频繁的“国际能源署”。在对首字母缩略词进行翻译时也常常会出现简写的情况,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北约”就是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写而成,还有“国际奥委会”也是由“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简写后的结果。

2.2被动句与长难句的翻译

2.2.1被动句的翻译

英文与中文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中文多使用人称主语句,而英文多为非人称主语句,且当英文原文中出现非人称主语句时常为被动句。所以在将此类含有非人称主语的被动句译为中文时应当首先考虑中文的惯用表达方式,找到剧中的隐藏主语,再将句式由被动改为主动。

例3:However,many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o tackle this warm situation; none was successful so far in eliminating the alarming situation.

译文:然而,即使人们采取了许多替代技术去应对这一严峻现状。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技术可以成功解决这一令人担忧的问题。

在英译汉被动语态时常常不使用“被”字,所以第一种方法是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但这种方法有时会弱化原文对被动内容的强调性,所以要分情况斟酌使用;第二种方法就是用其他词代替“被”字,这样一来既没有改变文中所强调的内容,又更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例如将“被”字改为“受到”“为……所用”“可以”等。例中采用了第一种翻译方法,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原文主语为“many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但在改被动为主动转换语序时就会出现问题。不同于文学类文本,非文学类文本更强调表达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而当非文学英语文本中使用的主语涉及事实、方法、功能等一类客观事实时,使用被动语态往往更能显现其客观性。英文句子中多将无人称主语句和被动句同时使用,但中文往往要将句式主语表达完整,并将被动句转换为主动句来表达。由于英文多为非人称主语句,所以译为中文时会缺少句子成分,联系上下文后我们可以添加相应的泛指词汇“人们”作为主语,让文章更加通顺完整,从而让目标语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2.2.2长难句的翻译

长难句中句式复杂,多为各类从句和时态交织而成,常出现的有定语从句、被动语态、名词性结构、介词短语等。科技文本的句法因此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结构复杂,层次纷纭;连环套接,难解难分;穿插过多,脉络难寻;语序颠倒,结构变形”。事实上,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差异显著,采用一对一的逐词翻译往往会使译文生硬晦涩,令人费解,有时甚至背离原文意思,翻译时需采用各种弥合手段,分译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为使译文更加通顺达意,所拆分的语言单位必须是在结构或语义上可拆分的,且在拆分后并无蛇足之感。

例4:To attain optimum mass transfer and efficient heat control,Shuaifei Zhao et al.experimented membrane evaporation technique and succeeded in recovering the 32 MJ m-2 h-1 of heat flux and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the membrane evaporation system has tremendous potential in energy saving (Zhao et al.2015).

译文:赵帅飞等人为达到最佳的传质效果和高效的热控制,对膜蒸发技术进行了实验,并成功回收了32 MJ m-2 h-1的热通量。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膜蒸发系统具有巨大的潜力 (Zhao et al.2015)。

在对长难句进行翻译时首先要通读整句,分析出句子的基本结构、时态和成分。例中主语为“Shuaifei Zhao et al.”,谓语为“experimented”,“to”引导了目的状语从句,“and”连接两个复合句,“that”引导一个宾语从句。

在解决长难句翻译时,分译法是解决长难句翻译困难的方法之一,当句子结构过长时,译者应当根据逻辑结构将句子拆开分译,例如本例中“therefore”前后构成了明显的因果关系,由于句子过长,所以可将“therefore”前后拆为两句话,这样既有利于译者简化译文,又使读者更容易了解原文的上下逻辑关系。著名翻譯理论家纽马克先生曾在书中提到,好的译者应该“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

变序译法在中英语序结构不对应时可以使用,面对难以理解的长难句时,找准主语和修饰成分是关键,汉语和英语由于所属语系不同,所以在句子的表达方式上也有所差异,这就使得变序译法比直译使用更为频繁。中文常先描述事实再得出结论,而英文则先评论再描述事实,例如:We warmly welcome the president′s visit,这句话的翻译为:我们对总统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因此在英汉互译时要注意语序的变化,灵活改变修饰语和主语的位置。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译者,无论面对哪种类型的文本都需要秉持客观的态度,清楚翻译的每篇文本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文本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对于科技文本的英汉互译,译者需要先对所译文本的学科类型进行调查研究,并了解此学科的基础知识。好的译前准备工作离不开对专业词汇的悉心研究,科技类文本含有大量專业术语,因此做好译前词汇订正是翻译内容严谨的关键。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忠实于原文,选择适合的翻译原则进行指导,将直译意译相结合,力求译文的通顺性和流畅性。总的来说,译文应当至少符合以下3个要求:“叙述逻辑清晰,技术内容准确,汉语表达”。

如今,社会对于翻译的需求与日俱增,各行各业为做到提升技术和专业水平都需要学习各国的优秀内容,从而增加了翻译行业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各类新型科技题材文章不断涌现,译者对以往的翻译方法在吸收学习的同时也应当不断与时俱进,多研究创新技巧来适应当今社会的新题材新文本。在此大环境下,笔者认为,译者应不忘初心,不断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对每一篇译文秉着专业负责的态度跟进,才是达成一篇优秀译文的起点。

参考文献

[1]葛迪,曹弘.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与翻译技巧初探[J].现代交际,2020,(05):70+69.

[2]李春红.科技文本翻译中的难题及应对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326327.

[3]李伟.英汉科技翻译特点及其翻译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170171.

[4]姬建伟.从英汉句法差异看科技文本汉译英的翻译策略[J].海外英语,2018,(10):107108.

[5]李庆明,孙琳.从认知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103.

[6]张宜民.横纵理论与科技术语翻译选词问题[J].昆明学院学报,2017,39(05):123127.

[7]王博.英语科技术语翻译策略新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05):134136.

[8]武峰.2011.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9]孙新法.谈科技英语长句的理解与翻译[D].中国科技翻译,2008,(4):1011.

[10]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22.

[11]于建平.科技英语长句的分析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0,(3):15.

[12]武学民,金敬红.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长难句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1997,(04):2629.

猜你喜欢
翻译技巧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预设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海事英语汉译技巧例析
英—汉翻译技巧在艺术英语文献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特色经济词汇翻译特点及技巧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材料化学专业英语中长难句翻译技巧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