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发展:快递绿色包装的法制规范研究

2024-05-04 23:06周瓒于游王昊王舒畅林婕妤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快递业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

周瓒 于游 王昊 王舒畅 林婕妤

摘要:“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到来,带动快递包装行业发展连年增速,但在其成为我国国内热门产业后,相关的环境问题也相伴而生,如快递包装生产总量大、回收效率低、环境不友好等诸多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顺应绿色转型的时代背景,结合历史经验与发展现状对快递绿色包装的法律规制进行动态梳理,参考学习国外快递包装的先进理论与实践方法,阐明应在循环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厘清快递包装绿色化发展的权利义务主体,将生命周期理论贯穿始终,旨在为快递绿色包装的法治化道路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

关键词:快递业;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17

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构成与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被快递包装废弃物所占据,并且其数量持续保持较大增幅。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日均业务量突破3亿件大关,揭示推动快递绿色化包装的紧迫性。但目前仍存在标准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等治理难点。

就如何促进快递业行业的绿色有序发展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这一问题来说,需要结合市场的自发特性,制定针对性方法以期提高快递包装中责任不明确、回收利用难等困境的解决效率。其中,亟须各方主体,如政府和消费者、相关企业以及引入的第三方组织积极采取具体举措来共同面对过量快递包装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这一现实问题。

1绿色转型道路下的现状:快递绿色包装的概述

1.1快递包装的概念

我国目前所执行的国家标准GB/T4122.1-2008中,对于包装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方法的操作活动。”换句话说,快递包装就是为了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确保其在进入流通环节后的每一步(包括储存、运输与购买)都保持完整性与相应的价值,这种保障将一直持续到其被交付给消费者后,即实现了它的使用价值。快递包装包括常规包装功能和远距离运输功能,通常在远距离运输中涉及到全国以至于全世界范围内的运输,保障所运输物品的价值在这种远距离运输中尤其被强调。

1.2快递绿色包装的概念

随着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包装与环境的关系也越发引人重视,快递包装在一定程度上对商品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其在流通中受到损毁与磕碰,同时也对环境有着有利的一面。如对于某些放射性、污染性的商品进行严格包装,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践行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理念。但是,对于快递包装的负面影响同样不能忽视。现阶段,对于快递包装尚未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法律规制,快递包装在当今的环境问题中占据很大一方面,如何最大化地减少包装废弃物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将资源物尽其用成了值得研究的方向,由此可以结合历史经验与发展现状对快递包装作出以下定义:“能夠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的适度包装。”即相较于传统快递包装而言,快递绿色包装更注重践行可循环发展理念。

1.3快递绿色包装的必要性

推动绿色转型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我国为建设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曾经为了追求“效率”“精致”而生产出的种种过度、无用的装饰和设计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侵害。在日益追求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今天,必须重新审视此前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推动绿色设计、无害包装,以此为环境清洁尽一份力。

(1)面临包装垃圾数量猛增需要绿色包装。随着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电商、网购等数字经济不断发展,随之而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亦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据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如果按业内每个快递包装0.2公斤的标准计算,2020年我国全年的快递共产生了1600多万吨的“天量”固态垃圾,相当于约1.5亿个成年人的体重。面临如此巨量的包装垃圾,发展绿色包装转型已然迫在眉睫。

(2)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需要绿色包装。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的发展要求,表示传统的过度、无用包装与国家大力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无法匹配,不满足当下我国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需要发展绿色包装,倡导循环经济。

包装废弃物一方面会给环境造成沉重负担,如包装材料中难降解的塑料、含有重金属等危害环境物质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经过焚烧或填埋又将释放出有毒物质长期存在于土壤、水流、空气中。另一方面,被污染的土壤、水流、空气在被人类利用时又将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打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需要绿色包装。近几年,包装中存在的不环保因素成为我国出口商品过程中遇到的较为频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为巩固自身经济优势地位,以制定国际环保公约、条款或出台环保标准等方式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到本国。因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大力发展快递绿色包装,将很可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之地。尤其在近几年,我国境外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为帮助我国电商产业走向国际,顺利打通贸易通道,必须在快递包装绿色化领域与国际接轨。

2绿色发展道路下的挑战:快递包装的规制问题

2.1责任主体亟须厘清

(1)责任规定不够细致。在对于目前我国颁布的相关法律条例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绝大部分是措施类的规制与建议,缺乏对于惩治的具体规定。导致法律文件在快递包装绿色化发展的现实应用中,存在指导性有余,强制性不足的情况。如果相关包装供应企业、电商物流企业并未遵守快递包装的绿色规定,进行追责时根本找不到责任主体,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制约。以目前发展势头良好的电商平台为背景,在责任追究条文缺失的现状下,一方面平台方面缺乏引导性的绿色包装指导意识,另一方面快递企业缺乏法制规范与平台的行业规则引导,欠缺助力快递包装绿色化发展的外驱动力,将进一步加剧目前快递包装对于环境的污染,如在实践中包装因投入流通后的损坏而无法进行循环使用。

(2)涵盖环节不够全面。如今,快递包装行业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设计到包装、消费,乃至回收。在可循环理念下,对于每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都应给予极大重视,稍有不妥即会对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发展产生影响。基于此,对于快递包装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要厘清责任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这也正是目前的法制规范所欠缺的部分。如回收环节方面,对于相关快递企业和消费者的回收责任并未予以明确规定,尤其是消费者方面。实际上,回收环节是整个产品包装生命周期可循环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绿色包装法律规制的涵盖面尚未包含整个环节,包括政府、平台、企业和消费者在内的各责任主体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责任體系,各主体所处地位、利益出发点与所追求的目标存在较大不同,形成协调一致、贯穿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规制体系是可循环理念有效落实的必然之策。

2.2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1)缺乏专门针对绿色包装的法律立法。要实现对快递绿色包装的监管,就要有针对包装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具体环节的监管机制,监管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法律法规等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但是,目前我国缺乏针对快递绿色包装领域的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法规中具体规范性法律少,《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中的规定大多属于原则性规定,多采用“促进、可以”等具有鼓励意味的表述。虽然可以表达出我国鼓励发展绿色包装的倾向,但是缺乏具体的措施和指导,对绿色快递包装行业的发展推动力度较弱。另一方面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庞杂且效力低,《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等行政性文件,由于内容庞杂且自身效力的局限,对快递绿色包装的监管所起到的作用不大。而一些法律文件不具备时效性,与现实的包装发展情况不相匹配,针对目前典型的原材料选取、可循环处理等问题的处理缺乏具体指导意义,导致地方性管理条例缺乏普适性与实施性,无法针对快递包装绿色化发展中的问题环节进行有效规制,实际上企业的自主决定权仍然很大。

(2)标准化制度不完备。推动快递绿色包装的落实,需要完善快递包装设计、生产、应用和回收标准。虽然我国针对快递行业制定了《快递服务国家标准》等国家标准,但其中与快递包装相关的内容并不完善,在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标准。在快递打包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仅依靠打包工人的主观判断和产品的价值来确定包装方法和材料,大幅增加了资源浪费的可能性。这种标准化制度不完备导致快递业内包装标准的片面性和不统一性,也导致在监管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标准这一缺陷。

2.3配套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目前有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这些规定普遍是对于快递包装的绿色发展进行单一规制,缺乏配套措施的建设。快递绿色包装自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与自益性特征,与市场的自发性相对冲,考虑到这一点,借鉴部分经济法学原理,引进激励政策是落实快递绿色包装的可行举措,也是对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有效柔性补充。另外,我国目前主要是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管理规制体系为主导,缺乏第三方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引入除政府与企业的第三方机制,既切合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也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回应。以德国为例,其在绿色包装实践中取得的良好成效是离不开DSD回收系统的建立,其在设计和运营上的理念值得借鉴。

3完善我国快递绿色包装的法律规制建议

3.1细化主体责任——落实法律规制的必然要求

快递保障的绿色化发展离不开主体责任的落实,应整合分散的快递绿色包装物法律法规,补全主体责任义务细则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和消费者等各方主体在回收快递包装方面的义务,对于各个主体的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的说明。

同时,要明确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进行法制框架的顶层设计。在主体责任细化方面坚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核心下,明晰权责统一标准:推动落实快递企业、电商平台的绿色包装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以及消费者的回收责任。构建多元主体,发挥协同效应,从而助力破解司法实践中的追责困境。从预防端到回收端,以法律的形式将快递包装的整个产业链涵盖其中,有序填补生产端至回收端流程中的责任漏洞,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闭路循环规制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尤其要重视消费者在回收环节中的作用,将回收端与再生产端紧密衔接,真正做到可循环理念的有效落实,有序填补生产端至回收端流程中的绿色化标准漏洞,为健全快递包装可循环法制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3.2实现法制监管——进行绿色治理的长效之策

目前我国有关快递绿色包装的法律规制较为分散,法律规制的层级不同,对于同一内容可能存在不同的规制现象,应用起来较为混乱。同时,快递包装的标准化制度缺失也导致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快递包装法律建设的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下面将从制定统一标准和加强监管追责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对我国现行法制监管的调整从多个角度提出建议。

(1)制定统一的绿色包装标准。针对快递包装环保问题,借鉴欧盟《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指令》的绿色包装技术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和技术现状制定更具体的规范。从立法层面明确绿色包装的各项标准,包括规格、重量、尺寸、设计和材质等,纳入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包装生产企业严格控制材料大小、重量,优先选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可考虑设立许可条件,只有符合绿色标准、生物降解能力和污染物排放等要求的企业才能从事包装生产。同时,国家绿色包装标准也将规范产品设计,要求遵循环保、简约和实用原则,以最大程度减少材料使用。

(2)加强对各环节主体的监管追责。在快递包装绿色化进程中,政府须加强监管。产品生命周期应涵盖责任的延伸,推动环保设计、标准生产和行业规范化。政府应当施行适度惩罚,强化公众监督,普及环保理念,并公开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信息。鼓励并落实包装回收,以履行环保责任。通过这些举措促进企业自觉开展绿色包装生产,确保产品环保合规,从而推动整个快递包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健全配套设计——环境保障与经济收益结合

完善配套设计是完善我国快递绿色包装法规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健全配套设计。

(1)实行绿色税收制度。税收作为新兴经济的产物,对引导中国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对纳税人、征税主体、征税程序、税收收入归属和使用等要素,都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确保规范执行绿色税制,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切实做到应税尽税。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包装物对环境的危害直接关系到它的多少。所以,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把包装的环境税设计成数量税,即以包装污染物排放量乘以适用税率为计税金额。

(2)实行包装物抵押金制度。事先收取一部分费用作为抵押金,用于生产、销售或使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产品包装物。若后期行为主体有回收或归还行为,则向其返还费用。若没有回收或归还行为,那么这些预付金就会被用来作为成本来處理那些包装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抵押金制度,促使企业和消费者对处理和循环利用包装废料这一环保和节约资源的目标更加重视。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消费者应当适用押金制度,商家也应适用这一制度。另外,绿色采购政策也在推广之列。根据日本实施绿色采购制度的情况,不难发现: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会影响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因此,我们要选择符合政府采购环保要求的包装制品供应商,以及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包装制品。当然,绿色采购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法律法规制度的配套与保障。因而,相关立法应对政府作为绿色采购主体的地位作出明确规定,健全配套设计,并对其相关职责、绿色采购标准、绿色采购产品目录以及必要的监管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最终以政府的绿色采购激发市场需求,推动社会化的绿色消费理念。此外,推广绿色包装标识、建设绿色包装补贴制度、建立包装分类回收制度等,也是完善我国快递绿色包装法规体系的重要手段。

4结语

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快递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对消费者也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带来的包装绿色化改革已初见端倪,成为我国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发展既具有传统包装的特点,又具有与绿色转型背景相结合的新特点,如何使快递包装顺利进行绿色化过渡,需要政府、平台、快递企业、消费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快递包装行业的良性长远发展。虽然当前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瑕不掩瑜,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与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其所具有的发展空间与环保潜力一定会为我国的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薛思瑶.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快递包装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长安大学,2021,(04).

[2]郑克俊,张惠娴,曾华声.快递包装回收与再利用的激励机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06).

[3]刘释.快递包装绿色化法律建议[J].大陆桥视野,2022,(07).

[4]达明晖.快递绿色包装的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20,(05).

[5于璇.快递业绿色包装法律制度研究[J].中国包装,2023,(01).

[6]李勇建,邓芊洲,赵秀堃,申进忠,王军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绿色供应链治理研究—基于环境规制交互分析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20,(5).

猜你喜欢
快递业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
绿色包装设计探讨
混合式教学在《绿色包装》课程中的应用
绿色包装提高产品竞争力
我国快递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快递业的发展研究
云物流模式对快递行业的影响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