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工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及应用

2024-05-04 02:10王元慧
职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文化自信思政教育

■摘 要: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本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探讨如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以期取得更有温度、更接地气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医基础理论;文化自信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专业课教师往往把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放在首位,从而忽视思政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的入门课程,是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现状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生学习中医药类课程的基础,其中包含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方面的内容,其理论独特、抽象深奥,难以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说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把其概念解释清楚,学生不易掌握中医理论知识点,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育意义

(一)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

中医学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气象、天文、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成就,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文化的兴趣

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要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文化的热情。

三、中医基础理论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

中医基础理论融汇了古代众多哲学思想,吸收了古代天文、气象等多学科的重要成就,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蕴含的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辩证观念等,都是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要以课程内容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为核心,精心挑选与思政元素相匹配的课堂教学知识点,在进行课程内容教学的同时,渗透思政内容,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引领巧妙结合,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要避免生搬硬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受中医文化的精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中医文化的兴趣。

四、中医基础理论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挖掘思政元素

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的全面梳理,找到每个章节所对应的思政元素,如绪论中阐述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医德医风、文化自信、社会历史责任感等;哲学基础中阐释的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等;经络体现出来的民族自豪感;体质体现的树正气弘美德的道德观;病因、病机体现的和谐发展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养生与防治原则体现的未雨绸缪、唯物辩证观念、大医精诚、社会责任感等。

(二)开展思政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以小组合作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思政元素与课堂内容有效结合,在教学内容中层层渗透思政教育。比如,在让学生讨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学著作、人物及其贡献时,分别以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和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为例进行思政教育。李时珍深入民间,多次向农民、渔民、樵民、药农请教并躬身实践,上山采药,他深入实地做了大量必要的考察,倾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历经近30载,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该书对明代以前的药物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通过李时珍的案例,引导学生提炼出严谨治学、意志坚定、工匠精神等思政要素,并向学生的学习生活慢慢渗透。唐代大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以此引导学生讨论其名言体现出的医家的高尚思想品质:孙思邈不光看重医术,对他来说,医德更重要,他主张作为医者,必须要对病人一视同仁,做到无欲无求,不能根据病人的身份而有所偏差。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自己肩负着“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责任,尊重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为先,同情、关爱、尊重、保护和真诚善待病人,一视同仁,爱人如己,时时处处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是医者从业立术的最根本的职业道德。在学习脏腑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角色扮演五脏六腑在人体中承担的各种角色,体验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都召唤着中医发挥特色功能,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让学生明白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以及使命,从而引导学生认真学好中医基础理论,争做合格的中医药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五、讨论

在融入课程思政之前与融入课程思政之后,分别从课程内容、授课形式、专业认知、综合素养等方面了解学生在融入思政教育前后的变化与收获。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专业课堂的“隐形思政”功用大有可为,通过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都有明显提高,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现在课堂气氛不仅活跃,而且学生都是乐在其中,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加牢固。在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求真务实、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伴随思政元素的融入,學生在医德仁术、同情、关爱、尊重、保护和真诚善待病人等职业素养方面,变得更有担当,更接地气。课程思政教育模式让课堂变得更有温度,学生更有动力,人生更有目标。

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课程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以期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凌.思政元素融入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5).

[2]王玉英.课程思政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11).

(作者:王元慧,深圳鹏城技师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中医基础理论文化自信思政教育
高职高专针推专业《中医基础理论》的说课设计
“冬病夏治”浅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应把握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