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护航留守儿童成长

2024-05-01 14:11葛彩云尚燕萍
科学之友 2024年4期
关键词:德育校园心理

葛彩云 尚燕萍

校园欺凌的危害

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

对学生而言,校园欺凌是最直接的危害,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学生正处于全面成长的阶段,其年龄段特征决定了他们需要成人的关爱与保护。对于施暴者而言,他们不仅会对受欺凌的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同时自身也有可能因此受到伤害。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受欺凌的学生不会主动向家长或教师寻求帮助。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留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积极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充分的保障。对于欺凌事件中受到伤害的学生,必须立即妥善处理伤口,并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同时,必须全面、深入地调查、评估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要高度重视小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及时介入调解,化解矛盾,防止事态升级。

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

对于欺凌事件,必须采取迅速且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坚决防止其再次发生。若学生长期受到欺凌,将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深远影响,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为性格扭曲孤僻、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喜欢独处,无法正常与他人交流。此类情况将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产生不利影响,并对班级和学校的整体氛围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处理欺凌事件必须严谨、及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环境良好。学生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塑造阶段,对于校园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施暴学生常常胆大妄为,缺乏正确的道德判断,这使得对他们的纠正变得极为困难。

校园欺凌现状

校园欺凌现象比较普遍

据调查,农村校园欺凌现象比较普遍,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日常教育教学遇到的普遍问题。本课题组在景泰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学校中,每八名学生中就有一人遭受过欺凌,这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破坏校风。

欺凌程度有轻有重

校园欺凌不仅会出现在大同学和小同学之间(学生之间的欺凌),还会出现在师生之间(教育方式的欺凌)。学生之间的欺凌带有随意性、习惯性,通常是语言辱骂、肢体冲突,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群体对个体的欺凌,严重阻碍了弱势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方式的欺凌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不当体罚或者言语上的夸大学生的错误,随意惩罚,同样会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学校道德教育不全面

在农村学校中,教育思想对于塑造学生的三观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农村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尚显不足,对师德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全面融入德育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难以凭借自身的认知应对问题,容易引发校园欺凌。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校园欺凌涉及诸多因素,本课题研究假设欺凌者骄纵蛮横、妒忌,被欺凌者孤僻、敏感、懦弱,旁观者冷漠、自私;家庭教养方式有误、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结构残缺;学校管理松懈,不能有效监控校园内的违规违纪现象,重智育、轻德育,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师德下滑;社会不良风气与现代媒介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等。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因素,采取不同的预防策略。

校园欺凌的原因

行为学派认为,相比女生,男生更活泼好动,更喜欢打闹,这种理论使得人们认为在校园欺凌中男生欺凌女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但课题组调查发现,男生与女生在校园欺凌事件上没有差异性,这可能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

通过观察发现,在众多校园欺凌事件中,女生倾向于对被欺凌者实施言语伤害,男生则易对被欺凌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言语伤害往往对被欺凌者的心理造成深远影响,可能导致其性格偏颇。女生在欺凌过程中,经常利用语言暴力,通过孤立和威胁等手段加剧对被欺凌者的伤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受家族关系影响,这种孤立可能持续几年甚至更久,给被欺凌女生造成长期的心理压力。通常,大家族的学生可能欺凌单门独户的学生,利用家族背景威胁和恐吓。

校园欺凌事件对受害者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身体上的伤害,还包括心理上的伤害。我们应高度重视校园欺凌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发扬健康的校园文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对于涉及家族关系的欺凌事件,应该加强社会监督和管理,打破家族势力对校园环境的干扰,保障每个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从根源阻断校园欺凌

多关注农村学校德育工作

德育为首,德育要早,农村学校也不例外。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随着德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育已变得轻而易举,如通过一个简单的视频电话,便能向孩子传递善良的理念。

多关注农村单门独户家族子女

在农村,大家族子女难以理解单门独户家族子女受害者的感受。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德育小组活动构建同伴关系,克服门户偏见。大家族子女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应避免通过家族群体优势处理矛盾,要学会平等待人,以此逐渐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家族式欺凌行为。

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与善良理念

大多数受到欺凌的学生在综合实力上处于不利地位。施暴者极少会通过公正、公平和善良的方式解决问题,往往采用暴力手段对待弱势群体。这种行为体现了他们缺乏平等意识和善良理念。因此,家长和教师有责任共同清除不良等级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和善良理念。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欺负别人还是被别人欺负而不反抗,都是缺乏平等意识和善良理念的表现。

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应开展德育活動,使校园充满正能量,使人人有爱心,人人讲团结。在学生心中播撒善良的种子,使校园欺凌远离学生,端正校风,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良好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养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部分学校对于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注不足。教师往往采用指导性的说教方式或从道德层面进行教育,在心理疏导方面存在不足。学校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加强与班主任及家长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此外,还应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心理,以合理有效的方式释放和化解不良情绪,摒弃暴力情绪,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学校与家庭应携手合作,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努力实现校园零欺凌的目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营造非暴力的家庭氛围,教导子女避免欺凌行为,通过身教言传,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提升他们的非暴力沟通能力。

在防止校园欺凌方面,我们需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政府部门需发挥其职能作用,制定与执行相关政策;社会组织应利用其专业优势,为相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个人可在日常生活中传递关爱与温暖。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温馨的成长空间,使其能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让我们携手并进,为每个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农村小规模学校校园欺凌现状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之成果(项目编号GS[2020]GHB1078)

作者单位|葛彩云,甘肃省景泰县喜泉镇喜集水小学;尚燕萍,甘肃省景泰县喜泉镇北滩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校园心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