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024-05-01 18:48周悦
科学之友 2024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周悦

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自身方面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自身的性格特点有一定关系。学生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有利于维持自身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生如果缺乏有效的人际关系,当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产生挫败感,无法释放自身的心理压力。同时,小学生在生理方面的变化也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教师和家长在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題时,应注意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学校方面

学校环境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习压力等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学生如果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处理好人际关系,可能会产生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另外,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老套、教育理念落后甚至缺乏良好的师德,这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甚至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

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积极作用。校园环境建设要考虑每一个组成元素,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最有利的空间。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相对忽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些学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预防并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

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其心理健康状态也是千差万别。一般情况下,成长在积极开明的家庭教育之下的孩子,其心理状态会更加健康,性格也会更加活泼开朗,这与家长的关爱和引导是密不可分的。在放任型、溺爱型或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某些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可能会变得自私自利、唯唯诺诺、冷漠孤僻。有的孩子原生家庭不完整或家庭幸福指数不高,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感到压抑,这会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社会方面

小学生的模仿意识强,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乏对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和书刊,这些不良信息会腐蚀小学生纯洁的心灵,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大量网络游戏的出现可能会使学生沉迷于游戏,侵蚀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情绪困扰,如焦虑、烦躁等。

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风气会影响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冲击较大。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异常的攀比心理,致使学生出现消极、不思进取的学习心理,甚至引起学生违法犯罪行为。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校要注重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调节自身情绪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合理预防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可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座谈会,让学生分享解决心理问题的经历和方法,引导学生们共同探讨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学校应定期组织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心理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营造愉悦学习氛围

学习压力过大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要注重“双减”政策的落实,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趣味性和重要性,改变自身错误的学习观。并且,教师要注重提高作业质量,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减轻学生作业量,避免作业量过大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同时,学校应创造更多形式多样的综合评价方式,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学校也可积极开展兴趣班、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缓解、释放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心理。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仅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是远远不够的,各学科教师也要注重挖掘学科知识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精彩的故事、名言警句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对待事物的科学进取的态度;在音体美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家校协同共育,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或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积极配合学校教师,向教师及时反映学生的异常行为和状态,预防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学校要定期组织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转变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合理利用微信、电话等渠道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和异常行为,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家长也要明确自身对孩子的教育职责,积极与教师沟通孩子在家庭当中的表现。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教师和家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采用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避免出现溺爱孩子、过度苛责孩子、放任孩子等现象,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家长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他们的情绪,预防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增加社会关注,营造积极的生活环境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教师更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弱化家庭成员缺失所带来的影响,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和心理。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政府也要为这些孩子提供一定帮助和支持。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世界中的各种娱乐内容会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沉浸其中,部分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容易沉迷于网络。并且网络世界中的某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相关管理机构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为小学生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建立家校合作共育机制,有效预防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社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推广与支持,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