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雄激素影响血管内皮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04-26 18:00邹和德陈文康赵家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4年7期
关键词:睾酮雄激素内皮

邹和德,陈文康,赵家有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700)

性激素平衡维护着男性健康,尤以雄激素最为关键[1]。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血管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鳞状上皮细胞,不仅是血液与组织间的生物屏障,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合成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舒缩[2]。VECs损伤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变化,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勃起功能障碍等[2-4]。雄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等组织,因而雄激素可调控VECs稳态和病理过程[5-6]。雄激素降低会损害血管内皮结构与功能,出现内皮卷曲、粗糙、黏连和断裂,抑制一氧化氮NO合成,引起血管舒张功能下降,导致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勃起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发展[7-9]。补充雄激素能够修复内皮损伤[7],但如果超生理量补充,其内皮保护作用则消失。更有研究表明,补充睾酮反而会降低循环NO代谢物水平[10-11]。因此,探索雄激素影响VECs的效应和内在机制,对于防治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此问题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调节炎症反应

炎症是导致VECs受损的重要细胞和分子机制之一[12]。雄激素水平降低可引发炎症反应,补充雄激素能逆转炎症反应,减少VECs损伤。FREEMAN等[13]研究表明,与年轻健康大鼠相比,老龄和去势雄性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家族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2和IL-1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γ水平升高,补充雄激素后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一项临床研究亦表明,睾酮治疗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性功能减退男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和IL-1β水平,提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14]。体外细胞培养研究表明,雄激素能减少TNF-α或脂多糖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 MCP-1)、TN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以及细胞分化抗原CD40、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释放,抑制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 NF-κB)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当同时加入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比卡鲁胺培养时,其抗炎作用受到抑制[15]。这表明雄激素能抑制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且由雄激素受体介导。但黄明学等[16]研究显示,生理浓度睾酮能够降低内皮细胞MCP-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加入芳香化酶抑制剂后此作用减弱,而芳香化酶能将睾酮转化为雌二醇,表明睾酮在VECs内也可转化为雌激素发挥作用。但有也研究表明,补充雄激素也可能损伤VECs功能,上述研究结果的矛盾可能与内皮细胞来源、供体性别、给药途径、性别相关的多信号通路有关[11,17]。

2 调节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参与损伤VECs[12,18]。一般情况下,细胞内氧化应激与自噬保持相对平衡,基础自噬降解细胞内受损物质,保护细胞完整,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过多过度激活自噬时,将引起细胞自噬死亡[19]。线粒体自噬是细胞自噬形式之一,由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等通路调控,可吞噬受损的线粒体,限制ROS产生,减少细胞损伤,但当ROS过量产生超过细胞自身抗氧化防御系统时,将损害线粒体功能,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2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过量的ROS,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之一,可引起蛋白质及核酸变性,具有细胞毒性。研究表明,雄激素缺乏小鼠主动脉组织的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导致细胞线粒体DNA损伤,提示雄激素水平下降引发的氧化应激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20-2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NADPH)氧化酶是ROS形成的主要来源,雄激素水平降低会刺激该酶p47phox、p67phox和gp-91phox亚基表达,激活氧化应激,损害细胞间链接和促进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VECs在阴茎组织的延续)凋亡,而补充睾酮可通过鞘氨醇-1-磷酸受体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FOXO3a信号通路,抑制ROS产生,保护内皮细胞功能[22]。过氧化氢H2O2可损伤VECs结构,促进细胞衰老和抑制细胞增殖能力,睾酮能够改善H2O2损伤作用,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减弱其保护作用,表明睾酮可通过转变为雌激素,作用于雌激素受体发挥抗氧化效应[23]。雄激素也可通过雄激素受体调节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SOD、过氧化物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但有研究者认为此调节作用受内皮细胞自身氧化还原状态影响,呈现双向性[24]。有研究报道,超生理浓度雄激素会刺激小鼠体内和体外培养VECs中NLRP3炎症小体产生,促进半胱氨酸蛋白酶-1、IL-1β和线粒体ROS的产生,损害血管舒缩功能[25]。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 NLRs)家族成员参与对病原体和炎症疾病的免疫反应,NLRP3炎症小体作为其典型成员,可能为超生理量雄激素VECs损害作用的有效靶点。以上研究或许可解释雄激素对心血管疾病的争议作用,也提示临床使用应注意剂量规范。

3 影响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

雄激素可调节VECs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EPC)增殖与凋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可诱导内皮细胞分裂与移行,抑制细胞凋亡。CAI等[26]研究表明,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 DHT)能刺激内皮细胞VEGF和细胞周期蛋白基因表达,促进VECs增殖。睾酮和DHT能结合一种膜雄激素受体锌铁调控转运蛋白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 PI3K)/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通路,促进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和细胞增殖[27]。此外,雄激素前体脱氢表雄酮可结合G蛋白耦联雄激素膜受体,磷酸化Erk1/2,活化的Erk1/2快速核移位,进而磷酸化转录因子核p90核糖体S6激酶,促进细胞增殖[28]。魏俊秀等[29]研究表明,脱氢表雄酮亦可通过Erk1/2和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发挥促内皮细胞增殖和抗内皮细胞凋亡作用。EPCs促进受损VECs再生是内皮修复机制之一[30],而雄激素可促进EPCs增殖。FORESTA等[31]研究表明,与健康者相比,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循环祖细胞(progenitor cell, PC)与EPCs数量明显降低,睾酮替代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循环PCs和EPCs数量,一项临床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32]。EPCs广泛表达雄激素受体,睾酮通过雄激素受体发挥作用,促进PCs和EPCs增殖、迁移和集群,修复受损的内皮[33]。LIU等[34]研究结果与之相符,DHT增加了EPCs的增殖活性和黏附能力,其可能机制是DHT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LAM等[35]研究同样表明,DHT通过VEGF及其受体和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EPCs增殖和血管新生。雄激素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修复受损部位内皮。睾酮能通过雄激素受体和Rho相关激酶2途径,促进内皮细胞膜突蛋白表达,进一步推动肌动蛋白纤维与细胞质膜产生联系,形成特殊膜结构,促进内皮细胞移位,修复受损处血管内皮[36]。但有体外实验证明,超生理水平的睾酮可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37]。ERK是多种促增殖信号转导的关键节点与通路,Rho/ROCK是血管生成重要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对调控细胞存活、营养代谢、生长、增殖、凋亡等具有重要作用,这三者可能是以上雄激素发挥促增殖、迁移及黏附作用的重要途径[29,36,38]。

4 调节血脂代谢

雄激素可调节血脂代谢,影响VECs功能。低血清雄激素水平是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基本特征,此类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给予性功能减退男性睾酮替代治疗,可改善血脂代谢,降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39-40]。另一项研究显示睾酮替代治疗可升高HDL-C,其变化与上述几项研究不符,可能是由于该研究中患者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更为复杂[41]。HDL-C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内皮细胞保护作用[42],睾酮替代治疗如何影响其血清水平值得进一步探究。归崎峰等[43]开展的动物研究表明,雄激素水平降低导致雄兔血清LDL-C、TC、TG升高,HDL-C下降,补充睾酮纠正了血脂紊乱,同时修复了受损的动脉内皮细胞,促使VECs排列规则,趋于平滑,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这证明雄激素可调节血脂代谢保护VECs。血脂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途径抑制VECs产生NO,降低其增殖、迁移和对血管舒张剂的反应性,促进其衰老、凋亡和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性,最终造成VECs功能紊乱[44]。VECs表面表达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可促进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电负性低密度脂蛋白,进而损伤内皮功能[45]。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促进VECs表达ICAM-1和VCAM-1,促使免疫细胞黏附损伤血管壁,亦可通过Rho/ROCK通路抑制内皮eNOS/NO途径,高密度脂蛋白则具有相反的有益作用[42,44]。因此,雄激素与血脂代谢及其在VECs调控中的作用需持续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此外,RUAMYOD等[46]研究表明,雄激素可作用于VECs细胞膜雄激素受体,增强细胞小电导和大电导Ca2+激活的K+电流,升高胞内Ca2+浓度,并认为Ca2+浓度升高增强了eNOS活性,促进NO合成与释放,最终介导血管舒张,表明雄激素可影响VECs内外离子交换。

5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雄激素通过结合雄激素受体发挥大部分生理作用,也可转化为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影响VECs功能,其主要途径为调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以及血脂代谢,具有复杂的调节通路,如PI3K/Akt、ERK、Rho/ROCK、NF-κB、eNOS/NO通路等。生理浓度雄激素可发挥VECs保护作用,异常水平雄激素将对VECs产生损害作用。男性体内雄激素绝大部分由生殖腺(睾丸)合成与分泌,是决定男性特征的最重要物质,VECs遍布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雄激素可影响VECs功能,而VECs损伤是心血管、糖尿病并发症、慢性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起始因素,提示生殖功能或许是影响整体健康的关键。同时,VECs损伤是勃起功能障碍危险因素[47],VECs参与组成血睾屏障,其损伤会影响生精小管与睾丸间质物质交换,导致生精障碍,提示雄激素与VECs关系对男性生殖健康亦十分重要。本文以男性雄激素切入,梳理雄激素影响VECs的作用机制,持续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丰富相关疾病治疗方法与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睾酮雄激素内皮
浅谈睾酮逃逸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高瞻治疗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的临床经验
运动员低血睾酮与营养补充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正说睾酮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两个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家系中AR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