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策略研究

2024-04-14 12:28文静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

文静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鄉村振兴工作作为现代化发展的重心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为此,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积极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同时,在各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中,也需要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工作的适用性。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策略,从而全面推动当地的规划方案落实,并在宏观背景以及指导意见的双重帮助下,推动农村地区的建设与规划,切实提高农业技术及推广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

在近些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的阶段,因此,需要在未来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中,积极地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合理的转化,并对人力、物力以及各种资源的使用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调整。其次,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的转化与发展,还需要深入研究技术推广工作,与乡村战略振兴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1 基层农业推广

在我国现阶段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进程中,由于现代化起步较晚,技术推广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当下进行技术方面的推广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基层农业站、职业农民以及各种技术方面的示范分析。特别是需要在工程建设中,明确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指导等多方面的工作处理细节,这样才可以很好地进行基层政府联合农科院的工作处理,并进行各种建设环节的安排[1]。

1.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由相关负责机构进行处理。该工作的开展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在实际的技术实验处理当中,开展的农业技术培训目的性比较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的宣传与科技成果的使用,从而激发农户对于技术方面的使用兴趣,从而为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现状调查,在很多地区的农业推广技术工作中,相关机构的宣传工作主要集中在农业大方向的规划方面,同时利用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与技术培训的方式,形成了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区域。也就是说,在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发展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才可以发挥出服务体系的作用,为当地农业地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2]。

1.3 基层农业技术运用

我国在2018年全面开展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经过几年的地区建设,已经将农业科学成果转化率提升到了60%以上,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降低。

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

2.1 转化率低

在我国近些年的社会发展中,为了全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政策以及措施[3]。例如,在我国制定出的一些相关纲要与政策当中,具体指出需要积极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以及依靠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层农业的发展与建设中,全面强化积极性与技术推广的工作内涵,以实现对科学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处理。但在实际调查分析环节,很多农业科技成果与基层农业之间的情况匹配并不全面。另外,在相关技术的转化过程中,大多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作经验,无法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融合处理,这导致很多技术的使用并不合理。

2.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合理

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开展中,很多技术的使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进程中,基本上是以基层政府部门为主导,在不同地区的推广中,农业技术的发展相应地是基于当地的行政政府区域进行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定级与划分。在基层农业站员工的编制、工资以及各个层级的推广机构的工作当中,存在着基层政府工作与统一管理不协调的问题[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过程中,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工作始终要通过基层政府部门基于本地区的宏观发展,进行相应的分析。在基层政府工作的进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工作内容,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协同,同时在推广人员的编制和工资的设定方面,都需要符合工作体系内容。其次,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农业推广要求进行分析,做好人员的规划工作,才可以顺利完成工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指导与管理工作并不全面具体的问题,这就导致无法实现对经费预算的合理使用,基层农业技术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5]。

特别是在职能性方面,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环节。我国很多基层地区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使得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受到直接的限制和影响。在基层农业技术发展中,需要积极引入更多的技术人才,将其技术全面运用到农业的未来发展与规划中。对我国很多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受到系统专业教育的农户所占的比例不足5%,尽管对农户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技术培训,他们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不高,无法对农业技术进行高效的认知与掌握,这对后续工作开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无法实现系统性的技术培训。

2.3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

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地区技术推广的限制性因素,需要明确支撑方面的结构细节,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与处理,对工作进行细致分析。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很多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一定的问题,甚至有些地区的建设工作开展受到直接影响。这就需要结合政府部门工作的细节,积极利用招聘的方式,吸收更多类型的农业院校以及高等人才,这样才可以很好地满足农业院校人才引入方面的需求。另外,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中,缺乏充足的资源支撑,这也是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限制性问题。

2.4 农业技术推广资源不足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资金的使用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部门的拨款,但是这样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特别是进入到新时期之后,农业地区的发展需要的资金与资源更多,单一的资金来源会导致日常办公、资源使用、研发费用等各个环节都面临着资金方面的限制,很多地区的建设与管理面临着风险,无法顺利开展工作。特别是对于乡镇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其无法得到充足的资源,一些情况严重的地区甚至无法得到技术方面的推广经费。

2.5 农业技术推广覆盖面不足

在基層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很多技术的使用与当地生产发展情况并不相符。虽然我国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农业生产示范地的建设,但是实际上区域设置所收到的成效并不全面。在未来农业示范项目的工作开展中,要结合未来发展的情况,进行相关农业技术的分析与处理,同时对科技成果和技术方面的资源进行合理化处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障种植面积的合理性,强化对种植区域的把控。因此,推广覆盖面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未来农村地区的发展,也相应地会在普及以及运用环节出现一定的问题。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策略

3.1 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在我国进入到新时期之后,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始终以基层政府工作为基础,在后续进行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进程中,需要明确工作重点。首先,加强农业技术需求调查和识别,及时掌握农民的技术需求和难题,引导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方向和内容,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当加强农业技术成果的筛选和评价,建立科学的农业技术成果评价体系和标准,对农业技术成果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环境性等进行全面的评价,筛选出符合农业发展规律和农民需求的农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技术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其次,可以加强农业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成果示范推广的机制和平台,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开展农业技术成果的现场示范、培训、咨询、辅导等活动,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农业技术成果的快速推广和应用。设置专门的推广渠道,加强项目资金审批管理,项目专款专项使用,这样可以强化对于不同工作环节资金的管理能力。同时,要加强农业技术成果的保护和激励,完善农业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政策,加大对农业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登记、申请、授权、维权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保护农业技术成果的创新者和推广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后续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强化工作水平,并制定出符合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方案,并推动当地科技成果转化分配机制的落实,这样就可以提升科研人员在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推广方面的积极性。

3.2 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下,技术推广需要基层政府发展农业教育、科研以及农业方面的协同化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分属不同的系统体系,在未来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的技术普及程度。在基层政府工作中,需要利用在当地建立示范基地以及对相关体系的完善处理,确保基层政府农业技术发展保持较高的效率。在后续技术的普及与处理过程中,联合当地的经营主体机制,同时构建一个完善的基层组织方案,这样就可以在未来发展阶段强化技术推广的力度。例如,可以利用建立基层服务端的方式,将基层的一些龙头企业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基础环节,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并搭建基层技术体系,将市场需求当作技术推广的目标与基础。最后,要积极强化未来农业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同时强化农业先进技术的运用,从而解决一些常见的农业技术推广问题。

3.3 创新财政支持形式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始终要以当前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对各种公益性工程进行合理化的资源调整。完善的资源供给体系可以确保基层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在该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主要是以当地基层政府部门为主体,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投入,建立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占比和比重,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运行和发展需要。特别是政府的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多渠道资金的投入机制,对于后续的工作进行合理化分析。一方面需要鼓励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机构,积极与当地银行部门进行合作,同时也要强化利用各种类型的融资与投资的方式,为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3.4 拓宽农业推广技术覆盖面

在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基层政府需要吸取其他方面的工作经验,全面完善财政工作,强化示范点的先进性。在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基层政府要发挥出引导与管理的作用,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现状,拓展农业推广技术的领域和范围,涵盖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储运、销售等,满足农业产业链的各个层次和环节的技术需求,促进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和优化升级。在农业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中,很多技术的使用需要得到全面的培训,培训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十分重要,因此就要扩展不同地区的资金渠道,同时丰富资金的组成,确保技术推广工作具备充足的资金。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技术推广过程中的成本量,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率,这样才可以很好地保障农民对于农业化生产的定价权与议价权,从而全面提升农户的社会地位。

3.5 打造多元化互联网服务体系

基层农业的技术发展始终要结合互联网服务体系,强化与当地的沟通与联系。在推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建立电话服务站、移动信息服务站以及在线服务平台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在具体实施工作中,大量信息技术被引入,要积极利用多元化的技术方式,加强对不同工作内容的覆盖与处理,在后续进行互联网技术的分析与营销中,进行服务型内容的指导与帮助,帮助农户可以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到农业新技术的价值,并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这样才可以高效率地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3.6 完善推广机制

在农民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需要结合农业发展现状,将农村地区现有的农业培训与处理方式作为重要的落脚点,为农户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引导。例如,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农业种植现状,向农户介绍各种技术,对其培训农业新技术的应用理念,涉及理论基础和实践这两个方面,从而让农户可以立体地了解到新技术所带来的农业价值。其次,工作人员是直接决定农业技术发展与推广的关键要素,因此就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地提升其自身的技术水平,这样才可以吸引并留住农业院校高级人才,改变基层工作人员的人才结构,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最大化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为高效完成推广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基层地区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更加重视。农业技术推广规划要符合我国乡村地区战略发展的规划内容,实现对技术推广工作的宏观把控,解决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培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要求、问题及建议[J].中南农业科技,2023,44(05):143-146.

[2]徐芬.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与改革的思考[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05):134-137.

[3]郭润霞,任小兵,王乃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种子科技,2022,40(24):139-141.

[4]侯应霞,朱晓燕,鲍瑜.新时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能力素养及知识更新需求——以湖北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1):372-377.

[5]莫雪香,徐锦玲,李丛希.广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激励机制视角[J].南方农村,2022,38(06):12-16+25.

猜你喜欢
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如何优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关于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