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稻种植技术优势及有效推广策略分析

2024-04-14 12:28吴锋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吴锋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对于种植业的关注程度也进一步提高,水稻作为我国的一类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应用,因此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已成为学界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推广路径。

关键词: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本身属于一类绿色环保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进农业技术,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背景下,进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也更加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目前,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基层的推广仍有所不足,实际推广工作的开展也缺乏专业推广人才,这导致指导的效果始终较差,为确保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可以顺利完成,此类问题必须设法解决。

1 绿色水稻种植优势

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农业种植技术应用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通过对水稻进行育苗、栽培等工作,实现对田间水稻的合理化管控,调控所使用的农药与化肥量。为水稻产量提高与水稻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在应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后,水稻自身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有所提高,通过较为安全且规范性的技术应用,可以确保田间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从而达到规范田间管理流程的目标。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出现水土污染,达到提高病虫害抵抗能力的目标,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本身有着较强的抗旱能力,因此其对于水分的需求也有所降低,可以在保障产量的同时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1]。

2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基层推广不足

随着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此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得到了深度凸显,建立相对完善的农技服务推广体系也可以快速进行相关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但目前基层的推广机构并不普及,部分推广人员对于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较低,对于相关技术的应用也缺乏重视,故难以达到提高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了解与重视程度的目标,这导致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实际推广效果难以满足预期的技术推广要求。我国当前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对象与服务领域并不明确,因此难以根据农业人员的实际工作要求进行技术推广,而相对生硬的推广方式也难以吸引水稻种植人员,这对于这一阶段水稻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2]。

2.2缺乏专业型人才

现阶段的绿色水稻技术应用优势有所体现,广西壮族自治区本身便拥有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但在进行这一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实际的推广效果却无法满足全方面推广的要求,各高校的教育工作也因此缺乏实践,这导致实际的业务无法有效落实。部分农业高校虽开设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相关课程,但因缺乏实践,其推广效果无法达到预期,部分农技推广机构仍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因此难以吸引具有专业能力的农技工作人员参与到这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中,无法确保这一体系的工作处于稳定状态,无法构建出良性竞争机制,其始终处于懈怠状态。现有的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技术应用效果也无法持续满足技术提高后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此类人员开展培训,但培训仅注重技术方面的指引,不能提供技術应用以及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内容,无法调动起相关人员应用该技术的积极性,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效果无法满足其后期的应用要求[3]。

2.3农机农艺结合效率较低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各类先进农业机械的应用已成为提高种植效果的一类主要方式,为避免出现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脱节的情况,需要对各类农机的应用进行普及,但目前基层人员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水稻种植人员受到信任程度与经济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农机的应用始终保持怀疑态度,农技与农艺无法有效结合,相关的机械化育秧效果也有所下降,这导致水稻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有所下降,种植技术培训效果不佳与经济收入较少等均难以保证该技术的操作水平可以得到提高,因此无法将这一阶段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4]。

3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推广路径

3.1推广高产水稻适用技术

推广应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可以达到培养高产优质水稻的目标,在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农机插秧技术相关的宣传工作,借助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实现对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与整合,达到扩展推广渠道的目标,进而为相关培训工作的开展与产销模式的对接提供有力保障。构建起生产化的示范性生产基地。在进行高产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帮助地区内部人员了解这一技术的应用优势,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明确这一地区适用的水稻种植品种,为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可以通过水旱轮作的方式来进行绿色防控,达到优质栽培的目标。在广西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帮助农业人员了解科学施肥的重要性,避免传统施肥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情况,测量土壤中的元素含量,采用科学的施肥方式,可以将施肥效果进行提高,秸秆还田环节也可以根据专业化的操作要求进行调整。农机在高产水稻栽培过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此类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合理化应用,可以将绿色水稻的种植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与提高,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合理化应用,需要相应的农技设备支持。因此将农机的应用进行普及可以将这一阶段的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的应用节约了传统种植过程中的人力损耗,降低了劳动成本,并且通过对种植资源方面的调控,节约了水稻种植的成本,并保障了田间种植过程中水稻分布的合理性与规律性,实现了对稻田空间的合理化利用,这既避免了空间浪费的情况出现,又避免了种植密度过高而产生应用供应不足进而导致水稻生长效果不佳的情况。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将种子晾晒三天以上进行灭菌处理,而农业技术人员需要将此类技术的应用要求与应用意义进行讲解,开展农机插秧技术相关的推广工作,为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顺利推广提供有力保障[5]。

3.2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在进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对于最终的推广进度与推广效果均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在基层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基层人才数量仍有所不足,因此需要通过适当的培训工作,强化这一阶段的培训效果,通过农技推广与技术服务的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力度。根据广西地区水稻种植的要求,将培训的内容加以调整,可以达到强化这一阶段培训效果的目标,较高的培训频率可以将这一阶段的培训强度进一步提高,虽然现阶段的培训工作仍存在不足,但合理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起到推广技术应用效果的目标。此外需要面向农户与农业生产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在针对农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大量的农业人员自身的技术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培训工作的开展效果存在极大的漏洞,无法快速将各类语言所表达的内在含义进行传达,因此相关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转变表达方式,并通过图片与视频进行传授,提高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另外,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将传授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可以积极带领农户参与绿色水稻种植技术体验,实现对培训效果的调控,明确我国的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开展方向,确保各信息更新的快速与有效性。不定期组织培训也可以确保农业人员将自身的技能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更新信息内容、提高培训频率的目标,使其可以更广泛地覆盖,保证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顺利完成。在产销对接的模式下,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发展农业经济与落实水稻绿色种植技术的一类主要方式,对于实现我国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参照绿色食品产业理念,构建绿色产业模式,实现产销对接。为确保农业种植人员可以顺利应用绿色农业技术,以产销模式进行对接,构建出绿色食品产业形态和绿色产业订单,借此来达到提高农产品收入的目标。其通过联合产销的方式,构建出农民、合作社、工厂联动的协作模式,这既能为农民的销路与经济收益提供保障,又提高了农民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模范带头的作用,将推广的效果进一步强化与提高,实现了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并达到了优化推广效果的目标。

3.3构建示范基地

为提高农业人员对于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信任程度与运用积极性,可以通过构建生产示范基地的方式,将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合肥市为确保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可以得到有效推广,在庐江县等地共建设30多个绿色水稻种植区域。在此区域内,通过全程记录的方式进行去杂作业,按照绿色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对所用种子类别进行筛选,减少各类化肥与农药的用量,通过各类农机设备的使用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带动全县水稻达成增收这一目标。安徽省的农业种植人员在意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后,也主动参与到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活动中,起到了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绿色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养鸭等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合作社构建示范区域,形成绿色致富,也可获得更好的发展效益。构建参观与示范基地可以快速明确绿色水稻养殖与绿色水稻生产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对于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认知程度,农机推广人员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快速了解相关内容,利用相关平台开展与科研以及教学相关的问题,结合其实际的技术要点进行讲解,了解实际的技术应用要求。明确生产示范基地负责人员制度要求,实现产销结合的技术发展。构建绿色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可以起到带动作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使大量的合作人员可以快速参与到示范基地的推广工作中,加快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3.4提供扶持政策

根据广西地区的水稻种植特点,提供相应的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扶持政策,可以将技术推广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发展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已成为推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一阶段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通过相关的扶助政策提供一定的支持,实现绿色农业发展。通过相关机构的政策构建实现对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进而达到强化宣传效果的目标。构建一体化网络杂志可以达到强化宣传效果的作用,在推广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体化网络杂志的建立,实现对农业种植技术的拓展,与传统的农业期刊相比,更具深度的绿色水稻种植技术需要进行相应的传播与推广,部分收视率较高的农业节目与农业频道中,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均可以借此得到宣传,新旧媒体的结合可以强化宣传效果。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有效避免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水稻产量、优化水稻质量的目的,因此相关部门在构建帮扶政策的同时,需要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使农机的应用可以更加普及,保证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应用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均得到进一步提高。

3.5拓宽推广渠道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水稻种植结构中自给率较低等因素会导致绿色水稻种植的基本理念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需要根据各地区的需求状态与绿色水稻种植要求,将水稻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将现阶段的水稻现代化培育技术加以运用,达到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目标。可以在其中引入因地制宜的种植理念,将这一阶段的水稻种植质量进行提高。在宣传相关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传统媒体中的杂志、报纸与电视等平台突破媒体中存在的局限性,提高其传播效果。因此可以在农村区域联合地方部门创立微信公众号,建立微信群,并在微信群中对采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应用效果较好的人员进行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借助公众号等途径快速解决各类种植人员在种植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在微博等平台积极更新技术与理念,针对各季节的高发病害给予播报,并根据天气变化进行提醒,确保可以达到水稻高产这一目标,使种植人员可以熟知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理念与应用要求。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水稻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也会有所提高,并且绿色水稻种植过程中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这也顺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新旧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模式开展推广工作,各类种植人员也可以准确认识到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而为我国绿色生态的发展提供保障。绿色水稻种植人员在认识到这一技术的应用优势后会自主推广,从而为这一技术推广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时代发展下的一項必然要求,进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也更为满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此类条件因素的影响下,推广高产水稻的实用技术,进行相关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拓宽推广渠道,构建相应的示范基地,为这一阶段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顺利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宇荧,李后建,傅新红.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对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基于70个县的控制方程模型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22(10):114-131.

[2]崔莉.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路径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种子科技,2022,40(17):45-47.

[3]姚茂锦.贵州山区水稻种植技术与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06):179-181.

[4]周永丽.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效益策略分析[J].新农业,2022(11):13-14.

[5]孙小成,吴晓峰,杨秋生.绿色水稻品种‘隆两优3463在永州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7,31(04):441-442+445.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兰坪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