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花生产栽培

2024-04-12 03:17张增福高金丽
云南农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花农根茎植株

张增福,高金丽

(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办事处,云南 呈贡 650500)

1 种植概况

六出花(Alstroemeria aurantiaca),又名智利百合、秘鲁百合、水仙百合,原产南美安第斯山智利,石蒜科,六出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20 cm,叶多数,叶片披针形,有短柄或无柄,伞形花序,花10~30朵,花被片橙黄色、水红色等,内轮有紫色或红色条纹及斑点,呈贡区栽培花期9月至翌年4月。六出花在国内还处于引种阶段,在切花市场(昆明市斗南花市)占草花的1%,且品种单一,仅有金黄和粉红两个品种。2017年常州夏溪花展上出现几个蓝底白边复色品种,为几个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所有,只做切花销售,不做引种交流,同时少量的盆栽六出花也是切花品种。真正盆栽六出花在我国还是空白,有较好发展前景。呈贡区六出花栽培始于2005年,是斗南社区几个花农栽种于滇池沿线,面积4 hm2左右,以产量高、易管理深受花农喜爱。2008年环湖东路建设及滇池保护“四退三还”,六出花从环湖路以西退出移至环湖路以东种植,面积稳定在20 hm2左右。2013年9月,斗南社区集体土地实行一次性征补后变为建设用地,六出花被部分花农以每塘3~4元出售给本村在外租地花农,流转至气候温和的晋宁、安宁、宜良等基地种植,少部分交流至殷联社区、小梅子村邻边的梅子、江尾、雨花及半山地区三岔口、下庄一带。2016年由于产量少、需求大,小梅子村一农户实现亩产值7万元的可观收入。2018年小梅子村集体土地征补后,花农以每塘15元卖种,退出种植。随着呈贡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六出花生产以基地种植为主,本区零星种植为辅。

2 植物学特性

呈贡区栽培品种为金黄六出花,花金黄色。六出花具生叶的茎,顶端为花序,叶柄通常扭转并使叶面翻转,子房空而有中轴胎座,有6枚雄蕊,在花管喉部对称排列。两轮花瓣6片,外轮花瓣如蝶展翅,内轮花瓣为椭圆形并有似孔雀羽毛般的褐色斑点或斑纹。

3 对环境条件要求

3.1 温度条件

六出花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夏季需凉爽,怕炎热,耐半阴,不耐寒。生长适温15~25 ℃,最佳花芽分化温度20~22 ℃,如长期处于20 ℃温度下,可不断形成花芽而周年开花。如气温超过25 ℃则处于半休眠状态,呈贡区5—7月生长势减弱,花芽不分化。冬季不耐低温,0 ℃以下花蕾、顶叶受冻,需大棚种植或覆盖双层膜。

3.2 光照条件

六出花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日照60%~70%最佳,忌烈日直晒,可适当遮阴。冬季生长过程用补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并可产生更多的花枝(基地生产可利用)。补光从9月底至10月初开始,每天光照时间延长至14 h(光照强度3 000~3 500 Lux/m2),至11月停止补光,每天光照时间恢复至12 h。通过适时、适量补光可使六出花每年每平方米多生产50~100枝冬季高质量花卉,如果用8 000 Lux/m2的光照,产量会更高。

3.3 水分条件

六出花在生长期需充足水分,且高温高湿不利于茎叶生长,易发生烧叶和弯头现象。花后地上部枯萎进入休眠状态,应停止浇水,保持干燥待根状茎重新萌芽后再恢复供水。

3.4 土壤条件

六出花为肉质根系,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pH值6.5左右为好。地表水较高的田块,需作土壤改良或小高墒栽培。

4 栽培技术

4.1 栽培季节

呈贡区六出花栽培季一般选择每年的3—4月,2月14日情人节花朵采收完后,在植株未休眠前用分株繁殖,经过5—6月缓苗修复,7月初可发苗生长。

4.2 土壤整理

六出花栽培应避开连作,深挖暴晒土壤1个月左右,每亩施入牛粪4 000 kg、普通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25 kg均匀翻入土壤。栽培规格为30 cm×60 cm,墒宽依据花网宽度而定,要求墒面平整,土壤疏松细碎,无大垡子,墒间距50 cm,便于中耕管理和鲜花采收,基肥入土后大定植塘暴晒15 d定植。

4.3 分株定植

六出花有横卧地下的根茎,茎上育生肉质根,贮存水分和营养。在横卧根茎上育出许多隐芽,当外界条件适合时,横卧根茎在土壤中延伸,同时部分隐芽萌发,直到长成花枝。分株繁殖就是利用根茎上未萌发的隐芽,当根茎分段切开后,刺激隐芽萌发成新的植株。植株分栽前要求母株土壤疏松,相对湿度60%左右,不干不湿。分株时割出植株上部,减少水分蒸发或栽后倒伏,后将植株挖起(尽量避免碰伤根系)轻轻抖动周围土壤根茎3~4苗带3~5芽苞植入定植塘内。

4.4 水肥管理

植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以后视土壤及天气情况约7 d浇水1次,直至发出新苗。前期管理为露地种植,雨季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根系腐烂引起植株病死或生长不良。新苗长至3~5 cm时每亩追施尿素10 kg + 磷酸二氢钾3 kg增强植株抗逆性,8月初植株长至30~40 cm时每塘追施0.5 kg油枯 + 50 g狮马牌复合肥,9月中下旬用1∶3人粪尿灌沟促发植株旺盛生长,10月初上棚作保护地栽培。每亩浇施复合肥(N∶P2O5∶K2O = 15∶15∶15)50 kg,之后15 d浇水1次,盛花期后按比例浇水肥1次,立春后隔10 d浇1次清水直至采收完毕。

4.5 中耕及大棚管理

六出花大田管理分两个阶段,从定植至10月初为露地栽培,10月初至翌年3月为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管理可降低高温光照带来的夏眠,保护地栽培可提高棚温集中上冬花,安全越冬,露地栽培正处于昆明地区高温多雨阶段,要及时开沟排水,避免沤根,定期薅除杂草,解决植株与杂草争夺营养或通风透光问题。雨后天晴时中耕,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10月初气温下降后要及时覆膜,遇低温冷害时盖好内棚,晴天9:00棚边掀起90 cm,17:00及时盖棚,保持夜温不致过低。立春后气温回升,背风大棚一面白天夜间开启,保持花枝硬度及直立性。

4.6 支架拉网

六出花茎秆高度可达1.5 m以上,必须及时搭架拉网以防倒伏。栽培上采用宿根栽培。植株长至10~15 cm高时必须及时搭架拉网。两边桩头可用废旧钢管脚手架入地40 cm、出土1.2~1.4 m作桩头固定。尼龙网格间距15 cm×15 cm,绷3层,各层网格要求网眼相对、平整。每隔3 m墒面两边用竹竿辅助固定。底层网格距地面20 cm,中层网格距地面40 cm,上层网格距地面60 cm,并随时检查加固。

4.7 修除弱枝,理顺花箭

六出花萌芽率极强,要及时修除弱枝,弱枝过多影响下部通风透光,降低叶面光合作用,且弱枝不易花芽分化形成花蕾,开春后茎秆上部长粗,自重过大倒伏在花网上,影响正常花枝生长,对不入网眼的花箭要在晴天理顺入网,动作轻缓,减少折断花头形成空秆。

4.8 病虫害防治

六出花长势强盛,抗逆性强,主要虫害有蚜虫,病害有真菌性叶斑病、灰霉病,同时水分大、气温高时易徒长,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 60%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40%敌力脱乳油1 500倍液综合防治。

5 采收包扎

六出花采收期较长,当年9月至翌年3月均可采收上市。冬花采收时气温较低,1枝花上有2~3朵小花初开时适宜采收。立春后气温回升,花苞鼓起,着色完好或1枝花上有1朵小花初开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力拉扯,不用剪刀,防止残存下段挤占生长空间。采收后理齐花头,留70 cm花秆剪齐,20枝为1扎捆扎,根部橡筋多围捆扎,花头下5 cm再用橡筋套好,按40~50扎1捆用编织袋捆好后放入30 cm清水中浸泡3~4 h可装车交易出售。

猜你喜欢
花农根茎植株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花农》:弦歌未止,薪火相传
《花农》:一个美丽的童话——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花农》的笔记体叙事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如果根茎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