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地区九叶青花椒丰产栽培

2024-04-12 03:17张华雄郑富琼陈连梅
云南农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盛果期花椒

张华雄,郑富琼,陈连梅

(禄劝县农业农村局,云南 禄劝 651500)

禄劝县乌东德镇地处金沙江南岸,九叶青花椒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 667 hm2,是云南省2023年认定的“一村一品”青花椒种植专业镇,青花椒产业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春末夏初一直无有效降雨,2023年海拔1 500 m以下种植区青花椒产量较往年下降了60%左右。总结提炼干热河谷地区丰产栽培技术,为当地九叶青花椒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势在必行。

1 生物学特性

九叶青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常绿小乔木,自然生长株高3~4 m,果、枝、叶、种子均有芳香气味。树皮黑褐色,上有疣状突起,树干上长有尖锐刺。叶片长椭圆形,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片数9叶。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单性或杂性同株。蓇葖果,果皮有疣状突起,果实绿色,老熟果实大多为红色。种子圆形或半圆形,黑色有光泽。九叶青花椒属浅根性树种,耐旱怕涝、喜温喜光,土壤pH值6.5~8,年均气温10~20 ℃均可种植。日均气温8 ℃可开始萌芽,花期最适温度16~18 ℃,果实发育适温20~25 ℃;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不少于1 000 h、年降雨量不低于700 mm;荫蔽条件下生长、结实均较差。椒树萌芽力强,隐芽寿命较长,能耐强度修剪。定植2年后进入初果期,定植3~5年分枝大量增加,一般6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鲜椒1 000 kg以上,植物学寿命30年,经济寿命20年左右。

2 选种和育苗

2.1 种子准备

九叶青花椒属于自花授粉植物,生物特征稳定。挑选10年以上生长健壮、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花椒树作为采种母枝,有利于保证青花椒品质和椒园管理。9月待花椒种子完全成熟后采摘,储存在通风、阴凉、干燥房间内3~4 d,待大部分果壳裂开再置于阳光下晒干,筛出种子,10月前完成播种。种子用碱水浸泡2 d脱脂,反复搓洗种子表面的油脂,直至种子表皮颜色呈灰白色,捞起用清水清洗干净,拌上草木灰准备播种。

2.2 播种及育苗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苗床,提前深翻整地,施入基肥,土壤整平起墒,一般墒高30 cm、墒宽1.2 m。按每亩10 kg种子的标准均匀撒播,墒面覆盖1 cm厚的细碎腐质土,再盖1层松针或碎草,搭遮阳网遮阴及防霜冻。播种后浇水保持湿润,15 d左右开始出苗,及时中耕除草,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次年2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上袋,培育至10月可以移栽。出苗标准为苗高50 cm以上、根茎粗1 cm以上、根系发达、枝芽饱满、无病虫害。

3 移 栽

3.1 选地和整地

九叶青花椒根系喜肥好气,沙壤土和中壤土最适宜花椒生长发育,沙性过大或极黏重不利于花椒生长,要求土壤肥沃、pH值7~7.5生长结果为最好,可满足花椒健壮生长和连年丰产的要求。花椒喜钙,在石灰岩地区生长特别好,因此种植花椒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坡耕地,忌选择排水不良的平地、洼地。用带状方式整地利于通气排水,沿坡地等高线盘山设带,带宽1.5 m、带高25 cm。可用挖鱼鳞坑法整地,也可在梯田中穴状整地,规格80 cm×80 cm×60 cm。

3.2 栽植模式

(1)栽植时间。秋季栽植最佳时间为花椒叶片变黄快要落叶时,即10月至11月中旬,此时苗木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地表蒸发量与苗木蒸腾量很小,而地温尚高,利于苗木根系生长,只要秋季墒情较好,此期植树效果极佳,来年生长量比春季栽植效果要好得多。春季栽植一般在3月上中旬。无论秋季栽植还是春季栽植都要抢墒移栽。

(2)栽植密度。椒园栽培常因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一般土层深厚、质地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保障冠幅而增加产量,栽植密度应小些,多采用3 m×5 m的规格,每亩栽植45株。土层较薄、质地较差、肥力较低、气候干旱的地块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3)栽植方法。栽植前按计划的密度确定栽植点,按点挖塘,树塘规格为80 cm×80 cm×60 cm。挖塘时表层30 cm土壤与深层土壤分开堆放,表土与腐熟农家肥混合后先回填,穴施农家肥100 kg。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略高于地面为宜,要保持苗木根系舒展。定植后留40~50 cm定干,栽后浇透定根水,用1.2 m2的地膜覆盖在树盘上。

4 水肥管理

4.1 施肥管理

把握好正确施肥方法和施肥时间是实现九叶青花椒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应“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因时制宜”,注重“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看树施肥”的原则,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施肥应撒施或穴施在树冠投影处,不能将肥料堆施在树干基部,避免烧根且不利于肥料的吸收。密植椒园可在行间浅施。应根据椒园树势、种植密度、土壤肥力、土壤保肥情况及气候条件差异性调整需肥量,施肥标准应当以根、茎、叶及果实实际情况确定,以减少肥料投入和经济损失。

(1)促花壮芽肥。施肥时间为开春气温回升时的2月中旬。此时芽体开始萌动,对碳、氮养分需求量较大,根系具有一定的养分吸收能力,化肥施用量占全年的15%。盛果期椒园亩施纯N 2 kg、P2O51.5 kg、K2O 2 kg。

(2)壮果肥。施肥时间为首花期结束转入果实膨大期时的4月中旬。此时果实发育进入营养积累过程,根系活力强、吸收能力好,对碳、磷、钾、钙元素的需求量非常大,化肥施用量占全年的30%。盛果期椒园亩施纯N 6 kg、P2O53 kg、K2O 3 kg。

(3)催芽肥。施肥时间为大量果实采收前半个月的7月上旬。此时枝条逐渐老化形成花芽,根系发育及吸收能力都较好,适量的氮、大量的磷和钾元素使用对促进枝条老化,促进花芽形成和分化发育具有很好的效果,化肥施用量占全年的40%。盛果期椒园亩施纯N 5 kg、P2O55 kg、K2O 5 kg。

(4)越冬基肥。施肥时间为雨水落脚前半个月的10月中旬。此时一定量的养分补充能提高树干养分贮存量,促进来年枝条和花芽发育,增强冬季抗逆性,化肥施用量占全年的15%。盛果期椒园亩施纯N 2 kg、P2O51.5 kg、K2O 2 kg、腐熟农家肥2 t。

4.2 水分管理

九叶青花椒栽培对水分管理要求严格。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干早少雨,如萌芽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新梢生长期等无有效降雨,应加强抗旱管理,适时灌水。种植密度较低的盛果期椒园采用树盘灌溉方式较为经济,也可以采用多种保水措施。九叶青花椒也十分怕涝,必须高度重视田间排水。地表积水较多时要及时排水。平时应提前修筑好排水沟,防止暴雨天气或洪涝灾害。

(1)生物覆盖。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用麦秸、谷草或杂草覆盖树盘,厚度15 cm左右,便于土壤保墒。覆后在上面撒少量土,以防火灾或被风刮走。

(2)地膜覆盖。春季降雨量不足时在树盘下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压紧、中间留透风口,便于增温保湿。

(3)穴塘灌水。若萌芽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新梢生长期4个关键时期无有效降雨,分别在对应期间沿树冠边缘,对称性开挖2个30 cm×30 cm×20 cm的灌水孔穴,每穴一次性灌水15 kg后生物覆盖或覆土。

(4)椒园浅耕覆盖。旱情严重时对椒园土壤浅耕3~5 cm,再用秸秆或杂草覆盖树盘20 cm厚,可结合穴施灌水进行。

5 整形修枝

九叶青花椒生长速度快,发芽率高,具有较强的发枝能力,容易造成树冠稠密,内膛光照不良。整形修剪是获得花椒高产、优质的主要措施之一。合理整形修剪可使骨架牢固、层次分明、枝条健壮、光照足、通风好,减少营养浪费,提高坐果率,保障优质高产。

5.1 修剪时间

采收至次年春季发芽前均可修剪,挂果期椒树结合果实采收修剪最好。此时修剪不易萌发徒长枝,比较有利于积累养分、促进花芽分化和缓和树势。

5.2 修剪树形

(1)自然开心形。一般在定植后修剪,主干50 cm,留3~5个主枝,每个主枝留2~3个侧枝,便于树枝最大限度获得光照,提高产量和质量。

(2)丛状形。多用于从根部或颈部抽长出多条枝条的植株,或是穴植长出2~3株的植株,这种植株在生长期要将过密、过多枝条剪去。

(3)圆头形。一般用于主干明显,主干周围分布过多主枝,主枝上又有很多密集小枝的植株,对双展开树型修剪十分合适,即从植株四周、树冠内修去多余大枝,并修剪去主枝上的小枝,保障植株的通风和光照。

6 病虫害防治

九叶青花椒常见病虫害有蚜虫、天牛、蜘蛛等虫害和煤污病、锈病等病害。应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主要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和绿色生态。

6.1 农业防治

加强椒园管理,增强树体抗性,破坏病虫害发生条件。结合果实采收及时剪除病虫枝,清除地面枯枝落叶,冬季用石硫合剂涂刷树干,2月上旬用石硫合剂清园消毒。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中微量元素肥,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

6.2 物理防治

利用对光、色、波的趋性诱杀害虫。1~1.5 hm2悬挂1盏杀虫灯诱杀蛾、蝶、粉虱和金龟子等害虫,4 — 9月每亩悬挂诱蚜板20~30张诱杀蚜虫和粉虱。

6.3 生物及化学防治

保护七星瓢虫、捕食螨、寄生蜂等害虫天敌,加强对花椒病虫害的监测预测,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食叶害虫用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防治,食叶幼虫用10%吡虫啉或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枝干害虫用2.5%溴氰菊酯喷施,结合人工捕杀防治。煤污病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锈病在发病初期喷施1∶100波尔多液,严重时间隔10 d再喷施1次。

7 采收与贮藏

7.1 采 收

果实6月起在果皮油泡呈白色时就陆续采摘,过熟采摘后果皮呈紫红色,影响品质和销售价格。采摘应选择晴天,雨天采的花椒味淡,易变质。采收时从果穗果柄处整穗采下,轻放在采果筐内,不要挤压,不能乱丢,以防压破果皮上的油泡,油泡一旦破裂,受椒油影响果皮呈现黑色,影响果实色泽和品质。

7.2 贮 藏

摘下的花椒以10~15 cm厚铺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晾2~3 d,应每天翻动2次防止发热,选择晴好天气1 d内晒干,可保障花椒色泽最好,品质最佳。为节约成本大批量采收时可用烘干机干制。干制后花椒将果皮与种子分开,果皮用透气性较好的袋子保存,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鲜贮花椒首先是按大小品质分级,同时剔除病虫果、畸形果,清洗干净后再放入冷库保鲜冷藏。

九叶青花椒

猜你喜欢
盛果期花椒
山地盛果期劣质枣树改接换优关键技术
我国古代的玫瑰:花椒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国内花椒产业进入低谷期
芮城花椒好味道
阿克苏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冬季修剪技术
摘花椒
花椒泡脚好处多
油茶盛果期施肥技术研究
花椒盛果期丰产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