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作业设计

2024-03-24 11:27陈芬魏琼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题是大蒜我会

陈芬 魏琼

语文作业设计应紧扣教材,重视多元融合,并运用恰当的方式对作业进行评价。语文作业一般可分为基础巩固类、运用发展类和拓展实践类三种类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组合不同类型的作业,并在课前预习、课中辅学或课后练习中灵活呈现。

一、基础巩固类作业

教師在设计基础巩固类作业时既要注意作业的基础性,又要保证必要的难易比例,使作业结构合理。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识字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发现偏旁之间的关联”。遵循单元整组作业设计的原则,笔者设计如下基础巩固类作业。

第1题是“我会连”。笔者用学习任务单出示没有一一对应的香煎豆腐、凉拌菠菜、炸酱面、烤鸭的图片及文字,要求学生连线。

第2题是“我会写”。笔者用学习任务单出示“谊、邓、烧、财、闹、茄、团、蛋”等汉字,要求学生按照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的结构特征,将以上汉字分类,并填写在相应的田字格中。

第3题是“我会查”。笔者用学习任务单出示“灶、焰、烫、煲、熏、煦”等要查的字,让学生在表格中填出每个字的部首、除去部首有几画、在字典中的页码后,仔细观察这几个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4题是“我会填”。用学习任务单出示如下文段及词语,让学生选词填空(只填序号)。文段1:“一走进零食铺子就会闻到一股      的味道。里面的小零食真好吃!有     的话梅,有     的牛轧糖,有     的鸭脖(bó),有     的红枣干,有     的棉花糖,真是让人垂涎(chuí xián)三尺啊!”相应的词语有“①辣乎乎、②香喷喷、③酸溜溜、④甜津津、⑤脆生生、⑥软绵绵”。文段2:“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相应的词语有“①扫墓、②贴窗花、③赏月、④赛龙舟、⑤看花灯、⑥登高”。

这些基础巩固类作业契合识字单元特点,从认、写、查、用四个层面切入,关照全体学生。第1题“我会连”牢牢把握教材中对会认字的要求“在课文中会认,换个地方还会认,不要求书写”,让学生将菜名与图片对应连线,检测学生对本单元要求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有趣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认字兴趣;第2题“我会写”落实规范书写汉字的学习目标,其设计不仅关注了单纯的“写正确”,还考查了字形结构、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书写要素,强调除了写正确,还要尽可能写得端正、美观;第3题“我会查”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部首查字法后的巩固练习,选择了《中国美食》课后练习题,将查字典巩固练习与本单元“发现偏旁之间的关联”这一语文要素有机结合,通过动手与动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学习目标;第4题“我会填”依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关联的情境,侧重考查学生积累词语的情况与理解词语的能力,这也是本单元需要落实的学习目标。

二、运用发展类作业

运用发展类作业主要指向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文字的运用、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以及阅读技能、方法、策略的掌握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人”,语文要素是“读好长句子,根据信息作推断,联系生活学习表达”。针对《端午粽》中的“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了解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和同学说一说”等学习目标,笔者设计的以下分层作业可以体现运用发展类作业设计的弹性和丰富样态。

1.学词语,用词语

今天的午餐,你都吃了什么呢?请用今天学过的词语(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说一说食物的颜色,还可以把你最喜欢的食物的味道说给同学听一听,交流一下自己品尝美食后的想法。

2.勤动手,学表达

把课文读给长辈听。看长辈包粽子,也可以自己学着包一次粽子,一边做一边描述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包的。可以先听长辈说,再自己学着说,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

3.画一画,讲一讲

听老师或家人讲一讲端午节的来历,把你听到的故事画下来,再和同学讲一讲。

4.我是粽子代言人

假如你是一个粽子,该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呢?偷偷告诉你,可以说说自己的样子、颜色、用什么做的、味道如何,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来历。

这四项作业的设计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体现了从语言文字的积累到语言文字的梳理再到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设计思路。每项作业的设计都指向“联系生活学习表达”,但能力层次有区别:第1题侧重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第2题侧重朗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3题侧重语文与艺术学科、社会学科的融合,第4题侧重综合能力。第2~4题的呈现形式都是“说”,但难易程度不同:第2题是读课文原文,尝试动手操作;第3题是听别人说,自己学着说一说;第4题是自己收集信息,组织语言来说。以上作业表现形式丰富,体现了不同维度的学习要求,兼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可依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有选择地完成。

三、拓展实践类作业

语文拓展实践类作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着力体现探究体验型、社会实践型、学科融合型、长周期项目型等多元的作业样态。此类型作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贴近儿童,以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为描写对象,表现周围世界的五彩缤纷,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感受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拓展实践类作业。

大范围观察作业是校园采风活动。学生需走进校园、走过花坛、走向绿叶与暖阳,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致、人物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小范围观察作业有两项。一是短期观察——水果大战。学生通过看、闻、摸、尝等方式,全方位地感知自己喜欢的某一种水果,并向同学介绍这种水果。介绍中,学生要比一比、评一评,看谁介绍得更精彩。二是长期观察——大蒜成长记。“大蒜成长记”作业体现了多学科融合。第一项是体现科学、劳动与语文学科融合的作业“种植大蒜”。教学本单元前,教师提前两周让学生种大蒜,水培、土养皆可。学生需了解种大蒜的科学小知识,从挑选种子到选择培育器皿,再到悉心栽培与观察,亲自体验大蒜种植劳动,见证大蒜生根、发芽、生长的过程。第二项是体现美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作业“绘制观察图表”。学生需举起相机,拿起尺子,画出表格,填上日期,配上精美的照片,一点一滴地记录大蒜的变化。

最后一项作业是完成本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学生需结合近期的观察经历,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这些作业涉及不同的观察内容,融科学、劳动、美术、语文于一体,趣味性很强。

(作者单位:武汉市蔡甸区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题是大蒜我会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减法中填数
我会分辨
我会玩
防病抑咳话大蒜
地理考卷上的选择题
越玩越聪明
一道高考题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