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筛选田间试验初报

2024-03-05 02:31施圣高陈谊君魏丽左军赵厚亚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二化螟试验田悬浮剂

施圣高 陈谊君 魏丽 左军 赵厚亚

(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海 202183)*为通信作者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虫害之一,发生时呈聚集分布,主要蛀食水稻茎秆部位,在分蘖期发生时,常导致水稻出现枯心、枯鞘,在孕穗、抽穗期发生时,常导致水稻出现虫伤株、白穗,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2]。近年来,受水稻种植结构调整、国庆稻种植面积扩大以及秸秆全量还田等因素的影响,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营水稻田的二化螟发生范围逐年扩大,发生程度也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3]。当前,化学防治仍然是水稻二化螟的主要防治措施[4-5]。在此背景下,为筛选出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较好的药剂,笔者于2022年6月在水稻一代二化螟发生期,开展了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筛选田间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的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2QB9 田块进行。试验田排灌设施齐全,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前茬为冬翻地。供试水稻品种为‘上师大602’,于2022年5月10日播种,播种方式为机穴播,除了试验设计的药剂施用不同以外,水稻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如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均保持一致,且与当地常规水稻生产相同。供试药剂为20%四唑虫酰胺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南京惠宇农化有限公司生产)、10%阿维菌素悬浮剂(江西纳农新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依据药剂施用不同设5个处理,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试验为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处理区面积为333.33 m2。试验分别于6月13日和6月24日施药1次,其中,6月13日为第1个蛾峰后6 d[6月7日出现第1 个蛾峰,最高蛾量为90.0 头(蛾量为6个诱捕器的平均值,下同)];6月24日为第2个小蛾蜂后10 d(6月14日,最高蛾量为41.0 头)。药剂处理区的施药均采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次每667 m2药液喷施量均为40 L,清水对照喷等量清水。施药时,试验田保持3~5 cm深的薄水层,且施药后保水3 d。

表1 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的施药方案

1.3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第1 次施药当天(6月13日),试验田天气为阴转晴,东南风3 级,最高气温为23 ℃,最低气温为19 ℃,平均气温为21 ℃。第2 次施药当天(6月24日),试验田天气为多云转阴,西南风4 级,最高气温为30 ℃,最低气温为24 ℃,平均气温为27 ℃。两次施药前后6 h 内试验田均未遇下雨天气。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施药后,分别于第1次施药后7 d、第2次施药后14 d,目测调查各处理区水稻是否有药害现象发生。

同时,分别在第1 次施药后7 d、第2 次施药后14 d 进行枯鞘率调查,每处理区平行跳跃式随机调查5 个点,每点面积为0.11 m2;在第2 次施药后14 d对每处理区进行残留虫口数量调查。同时,计算防枯鞘效果和杀虫效果。计算公式:枯鞘率=(调查枯鞘数÷调查总株数)×100%;防枯鞘效果=[(对照区枯鞘率-处理区枯鞘率)÷对照区枯鞘率]×100%;杀虫效果=[(对照区施药后残留虫口数量-处理区施药后残留虫口数量)÷对照区施药后残留虫口数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田水稻二化螟监测结果

试验田水稻二化螟监测结果见表2。

表2 试验田水稻二化螟监测结果

2.2 药剂安全性

据田间目测调查,在第1次施药后7 d和第2次施药后14 d,各药剂处理区的水稻均无药害现象发生,水稻叶片生长情况与清水对照区的水稻叶片无明显差异,表明供试药剂在本试验施用量下均对水稻生长安全。

2.3 药剂施用效果

由表3 可知,在第1 次施药后7 d 调查,各药剂处理的防枯鞘效果均在75%以上。其中,处理(4)的防枯鞘效果最好,达94.38%;处理(1)、处理(2)、处理(3)的防枯鞘效果差异不大。在第2次施药后14 d 调查,除了处理(4)之外,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枯鞘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处理(4)的防枯鞘效果最好,达98.74%,显著高于其他各药剂处理;其次是处理(2),防枯鞘效果为64.89%;处理(1)的防枯鞘效果为52.76%,与处理(2)间差异不显著;处理(3)的防枯鞘效果最差,为35.67%,与处理(1)间差异不显著。杀虫效果从高到低依次是处理(4)、处理(1)、处理(3)、处理(2)。

表3 不同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水稻具有一定的防枯鞘效果,且施用2 次的防枯鞘效果优于施用1次。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且药剂安全性较好,在越冬代水稻二化螟蛾量高、蛾峰期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能有效控制二化螟的发生。综上所述,在崇明区水稻生产上防治水稻二化螟时,第1 次防治宜每667 m2施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2 g,在第1 次施药后10 d 左右,宜每667 m2施用10% 阿维菌素悬浮剂25 mL+24% 甲氧虫酰肼悬浮剂40 mL 再次进行防治,即可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的发生。

猜你喜欢
二化螟试验田悬浮剂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众说港大深圳医院“试验田”
思埠康尔 微商+直销的试验田
最高法巡回法庭实实在在搞改革——司法改革“试验田”精耕一年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