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灌南县水稻新品种安全性测试简报

2024-03-05 02:31张增环吴云贾玉书惠峰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灌南县株型结实率

张增环 吴云 贾玉书 惠峰

(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云港 222500)*为通信作者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水稻的产量提高和 品质改良,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农田种植模式以稻麦轮作为主,水稻种植面积约为40 000 hm2[3]。在此背景下,为筛选出适宜灌南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从而促进灌南县水稻产量稳步增长,笔者于2022年在李集镇新民村(灌南明州谷物种植有限公司)对12个水稻新品种进行了安全性测试,并对各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生育期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及来源

参试的12个水稻新品种均通过审定,且均为常规粳稻,试验品种由育种单位及种子经营企业提供,具体见表1。

表1 试验水稻品种名称及来源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李集镇新民村(灌南明州谷物种植有限公司)进行,试验田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前茬作物为小麦。试验设1个水稻品种为1个处理,每处理重复2次,每小区面积为1 000 m2。

1.3 田间栽培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

播栽方式:采用水育秧、手栽育秧两种方式,播种日期均为5月14日。

肥水管理:6月11日每667 m2施用复合肥40 kg(N∶P∶K=28%∶0∶7%,质量分数,下同)作基肥,7月3日每667 m2施用尿素15 kg 作返青肥,7月18日每667 m2施用尿素10 kg 作分蘖肥,8月3日每667 m2施用复合肥(N∶P∶K=18%∶12%∶10%)20 kg 作穗肥。

病虫草害防治:7月10日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虫剂,促苗情转化及兼治稻蓟马、二化螟等害虫;7月30日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兼治稻纵卷叶螟等,8月18日(水稻破口期)第1 次综合防治病虫害,8月25日第2 次综合防治病虫害,9月1日第3 次综合防治病虫害,具体施用药剂为苯甲丙环唑、三环唑、甲维茚虫威、吡蚜酮、稻瘟灵、芸苔素内酯、戊唑醇磷二氢钾等;7月16日化除杂草,并进行3 次人工除草。

1.4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秧田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试验田温光条件好,有利于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

大田分蘖期:6月底至7月下旬,试验田温度高、雨日少,有利于水稻形成有效分蘖。

穗分化至抽穗期:8月2日—15日,试验田遇连续高温天气,导致部分参试水稻品种出现高温热害,结实率大幅下降。

灌浆成熟期:试验田平均气温低于往年,昼夜温差小,导致水稻籽粒灌浆慢,千粒质量低于往年,成熟期延迟。

1.5 调查项目及方法

1.5.1 生育期及主要性状

试验期间,调查记录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并调查分蘖特性、株型、穗层整齐度、籽粒饱满度、后期叶片转色情况等[4]。

1.5.2 穗期高温热害对结实率的影响

依据水稻的结实粒数可判断水稻受高温热害的影响。穗期高温热害对结实率的影响分级为:与品种栽培说明介绍的结实率相比,降低幅度≤1% 为“无”,降低幅度为1%~<5%为“轻”,降低幅度为5%~<10%为“中”,降低幅度≥10%为“重”。

1.5.3 产量及产量结构

水稻成熟前,调查3个点,每点面积为1 m2,调查每点内的穗数,换算成每667 m2有效穗数;每小区随机选3个点,每点取1穴,测定每点的总穗数和总粒数(实粒数),计算平均每穗实粒数;每小区随机从3个位置各取1 000颗水稻籽粒(去掉杂质)进行称重,求出总质量后再求平均值,计算千粒质量;每小区实收面积为66.7 m2的水稻,换算成每667 m2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植株性状

2.1.1 生育期

由表2 可知,参试水稻品种的齐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均有所不同。

表2 各个试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情况调查

2.1.2 植株性状

‘苏秀852’:株高、生育进程适中,株型较紧凑,整齐度一般,穗型中等,后期熟相好。

‘苏秀8608’:株型紧凑,矮秆早熟。

‘南粳66’:株高适中,株型紧凑,食味品质优,抽穗、成熟期稍迟,排粒密。

‘淮稻40’:株高、生育进程适中,抗病抗倒,长势稳健,长相清秀,熟相好,穗大粒多,灌浆快。

‘泗稻23 号’:成熟期、株高适中,抗病抗倒。

‘宁粳12 号’: 成熟期、株高适中,分蘖力强,抗病抗倒,穗型中等。

‘新丰5号’: 成熟期、株高适中,分蘖力一般,抗病抗倒,穗型中等,稳产性好。

‘扬粳3012’:矮秆早熟,株型较好,抗病抗倒,中等穗型,国标二级优质稻。

‘连粳20 号’:抽穗、成熟早,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后期熟相佳,抗倒性较强。

‘润农17’:株高、生育进程适中,抗病抗倒,长势稳健,结实性好,产量三因素协调。

‘连粳307’:矮秆早熟,株型较好,抗病抗倒,中等穗型。

‘明粳816’:成熟期、株高适中,穗型中等偏大,产量三因素协调,稳产性好。

2.2 穗期高温热害对结实率的影响

据试验期间调查,穗期高温热害发生较重的品种(即与品种栽培说明介绍的结实率相比,结实率降低幅度≥10%)为‘扬粳3012’(63.1%)、‘苏秀8608’(68.2%)、‘南粳66’(68.6%)、‘连粳307’(80.3%),穗期高温热害发生中等的品种(结实率降低幅度为5%~<10%)为‘连粳20 号’(80.3%)、‘泗稻23 号’(82.0%)、‘宁粳12 号’(82.7%),穗期高温热害发生较轻的品种(结实率降低幅度为1%~<5%)为‘淮稻40’‘苏秀852’‘新丰5 号’,穗期高温热害未发生的品种(结实率降低幅度≤1%)为‘润农17’‘明粳816’,即结实率未受影响,抗热害能力表现突出。

2.3 产量及产量结构

由表3 可知,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淮稻40’,每667 m2实际产量为761.0 kg,最低的品种是‘扬粳3012’,每667 m2实际产量为277.0 kg;每667 m2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是‘南粳66’,为27.1万穗,最少的品种是‘新丰5 号’,每667 m2有效穗数为17.3万穗;每穗总粒数最多的品种是‘淮稻40’,为177.2 粒,最少的品种是‘扬粳3012’,每穗总粒数为83.4粒;每穗实粒数最多的品种是‘淮稻40’,为155.0 粒,最少的品种是‘扬粳3012’,每穗实粒数为52.6粒;每穗空秕粒数最多的品种是‘南粳66’,为39.3 粒,最少的品种是‘润农17’,每穗空秕粒数为10.0 粒;结实率最大的品种是‘润农17’,为92.0%,最小的品种是‘扬粳3012’,结实率为63.1%;千粒质量最大的品种是‘新丰5 号’,为25.8 g,最小的品种是‘南粳66’,千粒质量为22.0 g。

表3 各个试验水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结构

3 结 论

开展水稻新品种安全性测试可以有效控制水稻品种在当地的推广风险,降低因品种推广不当而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从而加快水稻新品种的安全高效推广[5],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意义重大。本次水稻新品种安全性测试可得出以下结论:‘苏秀852’‘润农17’‘明粳816’可在灌南县扩大种植,‘南粳66’‘连粳20号’可在灌南县作为优质食味稻进行推广种植,‘淮稻40’‘宁粳12 号’‘新丰5 号’可在灌南县作为机插秧搭配品种进行栽培,‘苏秀8608’‘泗稻23 号’‘扬粳3012’‘连粳307’不建议在灌南县扩大种植。

猜你喜欢
灌南县株型结实率
灌南县依托“智慧平台”做好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灌南县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江苏省灌南县“两相和·汤沟酒”全国诗词楹联大赛获奖作品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